5月21日,有消息称,北京某小型公募基金公司拖欠薪酬。对此,有媒体记者向该公司内部人士求证获悉,该公司5月的薪资已经拖欠约一周时间,原本是每月15日发放当月薪酬,但本月至今未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人士表示,不久前,公司内部进行了小范围通知,主要原因是近年来行业不景气及公司业绩不佳,这次欠薪波及全公司,现在还不知道会拖欠多久。同时,去年的年终奖也一直没发,目前已有人在关注求职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金融业的人力部门应该迎来了超级忙碌的状态。听说,这两年降本增效已经刻进了金融行业的DNA里面,降薪潮又要开始了!

这几天从中j的降薪25%,到“公募基金限薪150万”,金融民工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这不仅是一场金融行业的薪酬调整,更是宏观经济走势与行业未来的重要信号。

先说一下中金这个事,这两天,外网都在传中j已经出了降薪方案了。底层员工底薪普遍降幅25%,硕士生从3.8w降至2.85w,本科生更是降到1.8w。

其实中金过去几年人均薪酬都在降,23年比起20年减少了快一半。

最近限薪传闻都是央企控股基金公司传出来的,说是基金经理限薪120万,我记得几个月前还说限薪300万,上限下降的幅度都能感受到降薪的味道了。

限薪这一话题近来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政策的推行并非由官方直接主导,而是更多源于公司内部的规定与决策。

尤其是近期,关于限薪的传闻主要源自于央企控股的基金公司,它们在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型基金公司,多数也是央企或国有控股企业,其决策和行动往往对整个行业具有示范效应。

因此,如果限薪这一传闻属实,并且得到了头部基金公司的积极响应和率先实施,那么无疑将为整个行业树立一个明确的标杆。这样一来,其他小基金公司或许也会纷纷效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是否跟进这一政策。

综上所述,限薪政策虽然并非官方强制执行,但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不容忽视。头部基金公司的表态和行动,无疑将对整个基金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小公司不想跟进也难,如今基金降佣这个事也传得有声有色,十有八九都会落地了。

从大环境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从去年开始陆续下降,而基金公司佣金收入最高的就是从权益类基金来的。

综合自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