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报道说,这名被派遣到美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官员,隶属于美国国务院的“中国事务协调办公室”,他将负责“监控中国的活动”,以及推动建立所谓不依赖中国的半导体和其他重要商品的供应链。

通俗一点说,这就是美国担心日本在帮美国对付中国的事情上不尽心尽力,所以派来一个“专职的监军”。毫无疑问,美国向驻日本大使馆派遣监控中国的官员,以及其驻日大使的行为,都表明美国正在加紧利用日本对中国进行遏制,同时试图把日本牢牢的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让日本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棋子。

面对这一情况,中方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有多名相关人士透露,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近期很可能访问日本。中日双方正在就此事进行沟通。

报道还说,这将是刘建超自2022年就任部长后首次访问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这其中,日本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一个关键变量。目前看上去,右翼的岸田文雄政府显然是更倾向于美国,其此前的种种行为和表态,也都流露出要协助美国围堵中国的意味。但与此同时,必须要指出的是,在该地区,中国也拥有自己的优势。

一方面是美国毕竟位于太平洋对岸,距离日本很远,而西太平洋地区是中国的主场。这个主场优势的突出体现就是解放军陆军、空军、火箭军,可以凭借依托大陆的地理优势,对西太平洋地区实现全覆盖式的远程火力打击,进而取得军事上的整体优势。

相反,美国虽然在西太也有诸多驻日本的军事基地,以及像关岛这样的大型海上军事基地,但军事基地毕竟不是本土,能够部署的武器装备和军事力量是相对有限的。这种背景之下,中美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力对比就发生了翻转。

通俗一点说,就是美国在西太,打不赢中国。军事实力是外交的保障和底气,中国在西太地区逐渐扩大的军力优势,实际上就等于是中国在西太地区外交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中国来说,基于日本在历史上侵略过中国的罪行,中日之间的关系本身就很复杂,说白了,双方不可能真的建立深度互信,尤其是眼下日本右翼势力复苏,军国主义又有抬头的背景之下,中日之间的关系想要保持的特别好,那是不可能的。不仅是日本不会这么选择,中国事实上也放不下防备。然而,中日无法建立真正的战略互信,跟中日随时可能翻脸,是不同的概念。

眼下美国为了在中国周边破坏我们的发展环境,牵制中国的发展,极力的怂恿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的盟友,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而中国又正值产业链升级的关键时刻,并不想跟美国在此时摊牌。

这种背景之下,中美两国的博弈很大程度上就是影响力之争。影响力之争,不仅要在我们占据优势的地方争,比如东盟、中东、非洲这些地区,中国影响力正迅猛提升,美国处于招架乏力的状态。

同时,也要在我们处于劣势的地方争,比如欧盟、日韩等国家,就是深度被美国操纵,而且随着中美竞争日趋激烈,美国也在有意识地试图削弱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