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十周年时,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出版,继引发美国轰动后在世界范围内也掀起了轩然大波,这本被译为十几种文字书里屡次提到一个叫徐梦秋的人,称他是“红军第一位历史学家”。

长征七十周年纪念时,许多缅怀长征精神的人也多次提及这个名字,这个在长征路上大放异彩的“红色历史学家”受到中央前所未有的关怀和照顾,毛主席多年来对他的挂念从未放下。

只是这么一位备受重视的中共重要领导意志极其不坚定,背叛革命后又在全国革命胜利前夕请求重新加入解放军。由于清楚他和中央领导的交情,徐梦秋的请求被送到了毛主席面前,毛主席在那份文件上面批示了9个字,给徐梦秋的行为作了最终定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

徐梦秋出生于1901年的安徽寿县,由于家庭守旧的原因,徐梦秋从小就被送到私塾读书,直到1911年家中破产,徐梦秋和家人一起经历了人情冷暖,内心的叛逆情绪和偏激也被激发出来。

1920年和1921年,徐梦秋先后辗转了两个学校,都因为学习用功、为人开朗而当上了学生领袖,但也都因为带头反抗校长而被开除。

两度被学校开除的经历没有磨灭徐梦秋内心“济世救国”的热情,他告别家人来到当时风云变幻的上海,准备从这里寻求他的救国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年代的旧上海

1923年夏天,徐梦秋听说于右任、瞿秋白、邓中夏等人要创办上海大学的消息,迫不及待地报名入学,并因为此前丰厚的文史积累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

徐梦秋的外表看上去就是个瘦弱的书生形象,并未在上海大学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但他内心对参与国家政治的向往十分火热,入校不久就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因极大的热情在一个月后转为正式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

组织的鼓励让徐梦秋干劲十足,他在这年冬天和曹蕴真等人一起回到寿县的小学任教,并创办了安徽第一个党组织,借教书之名宣传革命思想。

可惜徐梦秋的热情没过多久就冷却了,志不在教书的他认为只有富人才雇用得起自己,而不愿与穷人打交道。于是他找借口向组织申请回到上海大学读书,疯狂地用文史知识来填补自己。

1924年冬天,黄埔军校在上海大学招生,徐梦秋骨子里的参政想法又蠢蠢欲动,准备和同学们一起投身行伍,杀敌立功。可惜没等他报名成功,徐梦秋的父亲又病重,徐梦秋只能返回家乡尽孝,从而错过了参军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埔军校招生宣传

随后,徐梦秋被派到安庆组建基层组织,吸收了一批共青团员,并准备把他们发展成党员。这时五卅运动爆发,徐梦秋专门带领这20多位新入团的年轻人参与游行,切身体会了革命活动的激昂。

从上海被派到广州后,徐梦秋再次燃起了进入黄埔军校的希望,然而组织认为他在政治工作方面十分出色,便让他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师担任政治部主任,徐梦秋的军校学习梦第二次破裂。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全国范围内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都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情压迫和残害,广州和上海等革命思潮涌起的地方尤甚。徐梦秋恰巧因病住院,得以躲过反动派的追捕,却也因此错过了8月的南昌起义和之后的广州起义,再次丧失从军报国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一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后,大多数中共党员都撤离了广州,上海的党员们也转入地下工作,徐梦秋和组织的联系被切断,只能化名为“孟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做校对员,伺机和组织取得联系。

在此期间,徐梦秋身后的文史底蕴发挥了作用,他在工作之余甚至出版了几本历史通俗书籍,如《朱元璋评传》等,这也成为他日后被称为“红色历史学家”的一项根据。

同组织取得联系后,徐梦秋这个“文化人”被选中到苏联的劳动者大学学习,并于1930年8月学成回国。次年抵达江西苏区后,徐梦秋就因为资历和学历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的秘书,足见中央对他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委会的印章

1933年10月,红军大学在瑞金成立,徐梦秋还成为学校的政治部主任和戴笠政治委员,负责给营级以上的干部如韦国清、张爱萍等人上课,由于徐梦秋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他教授的《马列主义辩证法》甚至吸引了很多如刘亚楼、苏振华之类的高级学员来旁听。

文采斐然的徐梦秋在苏区一向被尊为高级知识分子,带着眼镜、身形瘦弱的他看上去就是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而留学苏联的经历更为徐梦秋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荣耀,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红色中华》用头版刊登了徐梦秋歌颂胜利的长篇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梦秋

虽然从未实际操练过,徐梦秋对时政、文史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却很深,也很得毛主席的赏识。两人时常就马列主义和政治思想促膝长谈,有时谈到深夜都不肯停下来。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王明的“左”倾思想导致了红军大规模的失败,被称赞为“有魄力,讲效率”的徐梦秋也被调到了红一军团担任政治部主任,和林彪、聂荣臻一起工作。

只是长达一年的反“围剿”战争没能取得胜利,红军也被迫踏上长征之路,也是徐梦秋的人生转折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长征爬雪山

1935年9月,红军抵达甘肃,继而转入陕北作战,徐梦秋却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挫折——他的腿在长征途中被冻僵,长期得不到救治的情况下已经坏死,即使进入夏天也没能缓和,最终只能截肢。

延安的外国大夫马海德亲自操刀截掉了徐梦秋的双腿,徐梦秋成为延安文职领导中唯一一位留下重大伤病的人,因此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对他的关怀也超出了一般的同志。

当时的延安缺衣少粮,中央特别批准徐梦秋享受特殊待遇,每个月的肉蛋和粮食供应超过中央的所有领导,小灶和医生也随时为他准备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梦秋在延安

鉴于徐梦秋的行动不便,毛主席便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带领丁玲、成仿吾等人主编《红军长征记》,这也是后来红军长征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纪念长征胜利的文章总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他。

毛主席亲自给全国参与长征的部队发电、写信,向他们征求长征的纪念品,不拘于文件或者照片、奖章等形式。西安事变后,红军和编辑部前往张学良部队所在地,只留下徐梦秋在延安进行统一编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梦秋

期间,徐梦秋还和丁玲、李克农等人一起成立了“中国文艺协会”,徐梦秋在党史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也在根据地广泛传阅。

1937年,徐梦秋准备前往苏联疗伤,却在途中听到苏联正在进行“肃反”的消息,便打消念头,就地留在了新疆的迪化。当时的新疆省主席盛世才同中共一直很亲近,徐梦秋化名为“孟一鸣”担任了中共新疆省委组织部长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世才

后来毛泽民和陈谭秋相继到新疆工作,分别担任新疆财政厅厅长和八路军办事处的负责人。中共在新疆的工作展开得如火如荼,新疆的统一抗日战线也被拉起来,掀起了新疆人民的抗日热潮。

徐梦秋还担任了教育厅厅长,为新疆学员院的百来名学生讲课,他还邀请了许多进步人士到新疆学院授课,杜冲源、茅盾等人都是徐梦秋的座上宾。不过新疆的文化普及工作太匮乏,徐梦秋还给毛主席写信索要了一批书报、讲义,在新疆进行“新文化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旧时的报纸

1941年4月,徐梦秋听说苏联的风波已经过去,再次打算前往苏联安装假肢。经过苏联医生的检查,徐梦秋被要求到德国进行手术,没想到刚走到苏联边境,苏德战争就猝不及防地爆发了。

在莫斯科停留了半年后,德国法西斯已经攻进了莫斯科,整个苏联的群众都被调动起来进行反抗,身有残疾的徐梦秋无法在战乱中容身,只能再次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斯科保卫战

没想到回到新疆后的徐梦秋再次遭受变故,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和宋美龄亲自到新疆督促盛世才进行“清党”活动,盛世才审时度势,认为苏共和中共都自顾不暇,便倒向了蒋介石一边,于1942年策划了“四一二阴谋暴动案”,污蔑徐梦秋、毛泽民等人企图在新疆谋反。

盛世才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折磨,毛泽民和陈谭秋在老虎凳、铁钉子、烙铁的折磨下坚贞不屈,坚定共产党人立场,遭受了一年的折磨后被残忍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谭秋从容就义

然而徐梦秋直接在敌人的刑具面前屈服了,不仅发布了脱党声明,还出卖了一起在新疆工作的同志们,承认了盛世才捏造的所谓“暴动谋反”。徐梦秋的妻子得知后便同他提出了离婚,可惜仍然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着,作为伺候徐梦秋生活起居的佣人。

只是徐梦秋等人被捕的消息全部被封锁,延安的中央机关始终不知道他们的消息,直到1943年1月才从共产国际的同志口中得知这一变故。中央立即给重庆的周恩来发报,请他设法营救出来徐梦秋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在重庆

1944年5月,林伯渠到重庆和国民党谈判,谈判条件中要求国民党释放全国各地在押的共产党员,毛主席还特意嘱咐他要“重点营救徐梦秋”,对徐梦秋早已叛变而毛泽民、陈谭秋等人牺牲的事情一无所知。

同年秋天,盛世才也被蒋介石调走,新疆省政府主席换成了他的亲信,徐梦秋则被任命为军统局的特研组长,授少将军衔,从新疆搬到了重庆磁器口的军统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统局旧址

不过徐梦秋叛变革命在先,国民党的人也不敢信任他,加之徐梦秋身患残疾,他每日只能苦闷地呆在家里读书看报,极少参加国民政府中的活动。

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解放军和国民党部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正义决战,并在1948年11月取得初步胜利。这时候的蒋介石已经开始筹谋自己战败后的退路,改名为保密局的军统却直接抛下了徐梦秋,令他自寻生路。

徐梦秋惶惶不可终日,先后从南京到福建又到上海,最后隐居在老家安徽,提心吊胆地流浪了大半年。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二野司令员刘伯承成为南京军管会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伯承

消息传到徐梦秋耳中时,徐梦秋觉得自己可以凭借昔日的情谊重新在人民政府中谋得一官半职,便来到南京公安局找到了周兴。周兴不知如何处置徐梦秋这个高级犯罪人员,便先稳住他,把消息传递给了刘伯承。

刘伯承当即电告中央,很快就得到毛主席的回电,上面只有9个大字:立即将徐犯捉拿归案。妄图带着劣迹斑斑混入革命队伍的徐梦秋被南京市人民政府逮捕,关押在老虎桥监狱,对徐梦秋的罪行进行审判过后,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最终于1976年病死,高开低走的人生也因此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梦秋

徐梦秋入党后从未受到党内的苛刻对待,与国民政府的谈判中特意把释放徐梦秋作为政治条件之一,可见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对他的器重。只是徐梦秋自己贪生怕死,趋炎附势,最终断送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