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时至今日,牵动着全球人的心。中东这个火药桶,在1982年结束的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再次被点燃。

这次冲突其实算不上是巴以之间爆发全面冲突,因为只是加沙的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的战争。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正统法塔赫,其实与以色列并没有冲突。

所以说,这次战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了加沙地区。这地方有210万人,面积却只有365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呢?很多人说这里人挤人,其实咱们可以做个对比。

咱们澳门地盘不算大吧?32.9平方公里,差不多加沙的十分之一,居住着68万人左右。换算一下,澳门的人口密度超过了2万人每平方公里,而加沙是5千多人每平方公里。大家自行判断。

不管怎么说,加沙地区的确是被以色列围住了3面。除了陆地上与之接壤的两面建了8米高的围墙外,还在海上加强了围堵。

但加沙并不是水泄不通的地方,他们和埃及还有一面是接壤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只要埃及开个口子,拯救当地的同胞,岂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吗?就算不放人进来,吃的喝的医疗等方面的物资,总可以提供一些吧?

所以说,解决这次巴以冲突的一个突破口,极有可能在埃及身上。大家都是阿拉伯同胞,又是紧挨着的邻居,没理由不伸手帮一把吧?因此我认为埃及应该主动承担相关责任,避免出现人道主义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及是阿拉伯国家中综合实力靠前的国家。

阿拉伯国家,大概有4.5亿人,主要分布在埃及、沙特、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约旦等国家。其中埃及就独自占了1亿人口。

当然了,人口不是决定综合实力的关键。沙特的经济水平就远胜埃及,沙特的年GDP总量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而埃及还不到4000亿美元。

不过沙特因为太有钱了,所以普通人根本不愿意打仗,请来的雇佣兵,基本就是混日子领工资的,所以说沙特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强。能自保就不错了,更别说通过军事力量插手巴以事务了。

埃及就不同了,这是一个曾经全民动员对付英法两国的国家,曾经顺利地赶走了英法列强,在阿拉伯国家中,基本是独一份的存在。所以说埃及的军事水平其实很强。

此外,埃及是经历过推翻君主,建立共和的这个过程的。

在纳赛尔的带领下,埃及于1952年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建立了一个标准的现代文明国家。反观阿拉伯其他国家,沙特、约旦、卡塔尔、科威特、巴林、阿联酋等,目前依旧是君主制,相当于是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的弊端是,一旦企业遇到危机,员工们不可能把企业当成自己家一样来守护,需要老板家族独自承担外来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埃及曾经担任过阿拉伯联军的带头大哥。

纳赛尔时期的埃及,绝对是阿拉伯世界的最强王者。由于他带领全国击败了英法联军,夺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因此阿拉伯各国纷纷为埃及马首是瞻。

其中叙利亚、北也门,更是在1958年主动申请加入埃及,组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当然了,由于纳赛尔过分偏袒埃及人,1962年三家就分道扬镳了。

从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一直到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埃及一直都是阿拉伯联军的领军人物。他们人口多,兵力充足,战斗力也强,威望也最高,自然当仁不让。曾经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给予以色列异常沉重的打击。

所以说,埃及还是有潜力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军者。只要他们愿意承担这副担子,该民族的复兴说不定还有希望。

埃及紧靠着加沙,随时可以放人进来,也可以出兵支援。

这是其他阿拉伯国家,都不具备的地缘优势。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是接壤的!所以说,加沙并不是网上传言的那样,被以色列四面包围。

至少加沙的西南这一面,是和自己的埃及同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埃及愿意,随时可以将大批同胞安置在西奈半岛的某个地方,让他们暂时躲过战火。当然了,前提是哈马斯愿意让这些人暂时离开。

即便当地人没法直接离开加沙,埃及也能转运一些物资进去,或者直接出兵相助。所以说,埃及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掌握一定主动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埃及为啥不肯这么干呢?

第一,埃及不愿得罪以色列。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惨败后,埃及丢了西奈半岛,叙利亚丢了戈兰高地,巴勒斯坦地区的加沙,更是全部落入以色列之手,直到2005年以色列才将其还给巴勒斯坦。阿拉伯联军近乎于土崩瓦解,纳赛尔更是因此抑郁而终。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终于挣回了面子。

但6.1万平方公里的西奈半岛,还在以色列手里。知道战争不能解决问题后,埃及的话事人萨达特,主动与以色列握手言和,为此以色列特地在1982年将西奈半岛还给了埃及。

西奈半岛可是2倍巴勒斯坦地区的面积,这地方要占着,多少以色列人都住得下。所以说,埃及也感受到了以色列的诚意。自此,埃及开始采取不结盟态度,再也不愿意带领阿拉伯联军对付以色列了。

虽然过去了40来年,可埃及的态度似乎没有转变。他们不愿意为了哈马斯,轻易惹怒以色列。当年卷入战争,是为了赶走以色列人,从而自己夺取巴勒斯坦的部分土地,结果成效很不明显,如今再无端地将自家民众卷入战争,明显划不来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埃及觉得加沙对他们没有价值。

国家态度就是这么现实,甭管多少大道理,有没有利益价值,才是问题的关键。其实1947年,联合国就决议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一起建国了。

为啥以色列在1948年建国了,巴勒斯坦没有呢?其实完全是周围几个阿拉伯国家在捣鬼。他们打算自己吃掉巴勒斯坦的土地,你们要是建国了,那他们吃什么?所以埃及、约旦、黎巴嫩等国,坚决反对巴勒斯坦建国。

结果把事情给耽误了。

当时埃及还占据了加沙地区一段时间,不过在第三次中东战争过后,加沙就落入了以色列之手。现如今,加沙这个烂摊子,对埃及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

埃及有地中海沿岸,有苏伊士运河,加沙并没有特别吸引埃及的地方。所以埃及何必为了这块鸡肋,得罪以色列呢?更何况这块鸡肋里还有200多万需要安置的难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埃及担心出现约旦过去的麻烦。

1964年的时候,在阿拉法特的带领下,巴勒斯坦成立了巴解。这也是1988年巴勒斯坦建国的基础。

毕竟巴勒斯坦本地也需要自己的力量,不能完全依靠周围的邻居。万一阿拉伯联军获胜,而巴勒斯坦没有自己的主心骨,那巴勒斯坦岂不是要被邻居们瓜分干净了吗?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巴解无处可去,只好带着十多万难民跑到了约旦。约旦哈希姆国王好心收留了他们。结果他们却在约旦反客为主,不仅要灭了国王,还要取代哈希姆家族,成为约旦的主人。

而且他们定居在约旦期间,总是劫持国际航班到约旦,搞得约旦国王也是头大啊:兄弟们,咱家庙小,你们换个地方吧。

于是乎,巴解就被约旦赶跑了,过程还是挺惨烈,大家自行搜索。他们到了黎巴嫩以后,又开始打算控制黎巴嫩。不过黎巴嫩的情况复杂得多,这里面集团林立,原本大家相安无事,他们一来,直接导致了黎巴嫩内部矛盾爆发。一个好好的东方小巴黎,直接被打成了筛子。

埃及也担心啊,万一把哈马斯这帮人放进来了,他们打算颠覆自己的统治该咋整呢?就算不颠覆,他们万一占着西奈半岛不肯走,又该咋整呢?别好事没做成,还惹来一身骚的。

那么你觉得埃及此时此刻该不该出手呢?作为昔日阿拉伯世界的一哥,作为和加沙紧挨着的邻居,埃及有没有义务帮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