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年轻人为啥愿意花几千买一个捏捏#

#有卖家因制作捏捏致身体不适闭店#

话题登上热搜

这种被称为“捏捏”的慢回弹类解压玩具

在年轻人中爆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于以前的解压玩具大多使用记忆海绵,如今的“捏捏”用的多是硅胶类材质,有着糯叽叽的手感,可塑性更强,且外形酷似各类美食,因为又好看又解压,受到不少年轻人追捧,尤其吸引年轻女性“入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压必备”:

捏捏在年轻人群体中爆火

“一入捏坑深似海,‘捏捏’简直就是解压必备。”不久前,因为偶然刷到抖音直播间的开箱视频,“95后”周迪便立刻迷上了这类玩具,当天就下单了好几个,到现在还会去追相关博主的开箱和店铺出新。

周迪对记者表示,日常工作需要经常性地看电脑、用鼠标,“捏捏”既能作为办公桌摆件,又可以在工作疲倦时缓解手腕和心理上的压力。“有时候工作推进不下去,需要放空的时候,就捏两下,那种慢回弹的感觉很解压。”

“入捏坑2个月,已经买了50多个,根本停不下来。”杭州的小唐今年3月入坑“捏圈”,以前就很喜欢手办、公仔的她,一开始被各种“捏捏”可爱、逼真的外形吸引。

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捏捏”,就能看到近百万条相关笔记。不少网友称,买“捏捏”已经花费了上千元甚至上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卖家制作“捏捏”身体不适闭店

网友也开始担心安全问题

然而,在“捏捏”的风潮之下,不少网友也开始担忧它的安全性。

“买了一堆‘捏捏’,香精味道很大,拿甲醛仪器简单测了一下,直接超标,这两天不仅疯狂长痘,还得了结膜炎,不知道是不是和‘捏捏’有关。”一名博主说道。

评论区也引发了不少网友讨论,有人称,“做‘捏捏’的过程超过三小时就很不舒服”,也有人表示,一些“捏捏”外面的PVC包装袋可能有质量问题,“我基本上捏半个小时就会头痛”。

此外,记者还发现,有“捏捏”卖家因制作“捏捏”导致身体不适而选择闭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位“捏捏”博主和玩家发出警示

记者咨询了一名卖家,“店里的‘捏捏’都是食品级硅胶做的,但是不可食用,建议放在袋子里玩。”

另外,据读特新闻报道,近日,深圳沈先生反映,孩子在网上购买了几款名为“捏捏”的玩具,在玩的过程中散发出浓烈的刺鼻气味,经过测试该玩具甲醛严重超标。

“当时就觉得这个玩具的味道很不对劲,类似装修时胶水和油漆散发出来的味道。”沈先生表示,幸好发现及时,对孩子进行了劝导,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测试前后数据显示,甲醛浓度上升近80倍。

专家:“捏捏”容易滋生细菌

长时间用解压玩具可能有心理依赖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知名消费者行为学专家王丽丽表示,网络上有很多关于该类产品甲醛超标、TVOC含量超标等讨论,因为该类产品的销售渠道非常多,国内鲜有非常有名的生产厂家入局,因此相关的监管可能要进一步加强。

还有专家指出“捏捏”容易滋生细菌。多数解压玩具都是和手直接接触,容易粘上灰尘和杂物,又在手里捏来捏去,容易滋生细菌,长期接触还容易引发疾病。

此外,在心理方面,有医生表示长时间使用解压玩具可能带来心理依赖。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红莲说,仅仅通过一些解压玩具来缓解压力,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时间长了可能还会有心理依赖。实际上对注意力的集中,反而还会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来源:人民网科普、广州日报、新闻晨报、央广网、钱江晚报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