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六部门联合开展质量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为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建圈强链作用,促进构建“4567”龙江现代产业体系,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商务厅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底,争创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缺陷产品调查协作基地、国家和区域服务质量监测评价中心、国家标准验证点、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质量认证示范区各1个,争创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3个。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130个、线上平台13个。建立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个、省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1个。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5个,建设质量提升培训基地5个,新增首席质量官600名以上。

《实施意见》部署了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点线面协同提升。确定开展质量联动提升的产业,“一链一策”制定质量联动提升方案,明确质量提升目标、路径和措施。充分发挥相关政府部门组织指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专业机构技术支撑作用,组织实施重点领域攻关项目。着力构建覆盖全链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体系,健全合格评定体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一致性管控。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打造质量技术和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二是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建圈强链效能。从夯实产业链计量基础支撑、强化标准稳链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产业链检验检测供给能力、提升认证质效服务产业链高端化4个方面,细化工作落实举措,全面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三是发挥质量政策激励约束作用。培育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和质量强县(区、镇),推广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和质量提升典型案例经验模式。注重政策激励引导,促进公平竞争、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积极争创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基地和创建缺陷产品调查协作基地。四是着力完善工作联动机制。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对链上中小微企业实行“点对点”帮扶。推动建立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构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13+80”网络体系。

省市场监管局还同步部署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工作,选取哈尔滨市电站锅炉制造、齐齐哈尔市重型数控机床制造、大庆市油田装备制造、鸡西市石墨新材料生产、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食品生产5条产业链为试点进行先行先试。(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