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灯灯最近正纠结,要不要辞掉现在的工作,全职考编。灯灯毕业五年了,先后干过三家中型互联网公司,一直没能面进大厂。当然,现如今她也对大厂祛魅了,考上深圳的体制内岗位,是她现在的最大心愿。

灯灯在深圳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前,父母就在她耳边念叨“考公”二字。那会儿她还没遭受过毒打,一心想进入鹅厂这样的高大上公司,“去街道办窗口盖章”,这么闷的事儿她想都不想。

最近两三年,灯灯的想法变了,做互联网运营,好像跟“窗口盖章”没啥区别,还没早没晚,24小时在线。去年公司有一轮裁员,她躲过去了,但年终奖到这会儿还没兑现,办公室里最近又在传裁员。今年她28岁,再过两年,她不晓得自己还能不能在互联网行业找到工作。

灯灯也想过,开个便利店、甜品店、咖啡店,或者搞搞跨境电商,可细细想想,她又没这个胆量,父母也未必肯出钱给她干。无论是家楼下,还是公司楼下,大部分店铺不都是三个月一换。跨境电商,自己又一窍不通。

灯灯的爸爸老邓,老说她心浮气躁,不踏实。

灯灯不以为然,老邓当年要是踏实,能辞了老家县城的公务员岗位,跑来深圳,干业务经理,跟人合伙干外贸,开装修公司……折腾来折腾去,生意虽说都是小打小闹,钱也确实赚到一点,回到老家,也是别人眼里的大老板。说白了,谁比谁差啊,还不是老邓年轻时候,赚钱更容易。

在深圳,这样的家庭并不少见。父母是90年代放弃铁饭碗,南下淘金的“下海”一族,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他们凭借胆识和汗水改变了命运,给孩子们创造了更高的起点。

而作为子女,深二代们似乎又背负着一种压力,他们无法超越,或者说无法延续父辈的“成功”。

时代不同了,90年代,那是一个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到处孕育着新机遇,敢想敢干就有无数可能的年代。而如今,发展从高速进入平稳期,机遇的门槛越来越高,孩子们身处的环境越来越卷,这里不再是冒险家的乐园,胆子越大,可能意味着试错的后果越严重。无论是父辈,还是年轻的子女们,都希望更稳妥一些,比如选择考公上岸。

下海与上岸,一对相反的动作,两个相背而行的时代标签,浓缩了两代人的命运与选择。如果你生活在深圳,无论是下海的父母一代,还是考虑上岸的子女一代,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你们家庭里的两代人,在不同的时代环境里,如何做选择?

同时我们也在做“下海与上岸,深圳两代人不同选择”的选题,如果您有兴趣分享相关经历,欢迎与编辑(微信ID: hxx20180026)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