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子既是最复杂的商品,也是价值最难解读的产品。

怎样讲好产品价值?既是地产人天天要练的基本功,更是当下赢得竞争的关键点。

对此,我有一些思考:

1. 什么是产品?房子是最复杂的商品。

想要讲好房子的产品价值,首先得搞明白什么是产品。

对于这个想不明白,自然无从传递清楚价值。

产品?就是营销4P的当头一P。

教科书这么说: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这里面一个关键词:产品是一个组合。

因为是组合,所以显得格外复杂,因为,不同客户对组合的不同成分,喜好权重不一样。

你更看重户型有没有4个卧室,我刚生娃,更喜欢楼下的大滑梯。

千面佛遇到了千面人,置业顾问得像一个超级AI。

能随时匹配到位,就是有效传递;自说自话的,就是失败沟通。

2. 这个复杂,其实有章可循。

遇事不决问教科书。

《营销管理》说的明白,产品这一个大P,其实可以分为三个分支:产品,服务和品牌。

对于到商品房,就是:

产品:地段、户型、景观、建材、规划、层高、楼层、日照、防水、隔音、精装等等,硬的东西。

服务:营销服务、物业服务、售后服务,可以具化成售楼处卫生间的姨妈巾、案场摆放的老花镜,进门小姐姐的甜美微笑,置业顾问大包大揽的售后承诺等一切软的东西。

品牌:档次感、调性、逼格,具化为楼盘的案名,广告公司的文案和设计、售楼处的美轮美奂、香薰等一切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

我称之为:一软,一硬,一空。

这就是产品组合的三个层面。

这么多年下来,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最后一个层面,空。

早在入行之初,红鹤老大李雪淞就有过一段名言——做房地产广告与其他广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要有对大宗商品的尊重感。

言下之意:业主花了这么多钱,你得让他有面子。

在这一方面,大家往往觉得自己做得很好:

售楼处,样板间,示范区,金钱堆砌的美超越景区。

广告语,广告画面,大词好到名人发博吐槽:地产广告不说人话。

业内忽略的是:因为品牌是“空”的属性,看不清,说不明,所以,一旦在局部有半点迟疑,之前所有的努力就会化为乌有。

比如:打了半年的传世大宅,忍不住的一次95折降价促销,就会让之前的广告调调毁于一旦。

天下乌鸦一般黑,直到后来的阿那亚,麓湖给大家打一个样,看这个“空”的部分——人生可以更美,作为一个楼盘的主魂,应该如何去维系和塑造。

3. 讲好产品价值,功夫在说话之前

如上所述,产品的价值探究到极致就是三个维度。

要想讲好,功夫在讲好之前:

客户到案场之前,你传递给他的楼盘信号是啥?硬软空三个维度分别什么感觉?

客户到达案场之后,潜移默化接受的信息是啥?

案场就是一个道场,没有人开口,但到处都在说话。背后是操盘手的功力和判断力。

动作似乎都会,操盘手的法力却有云泥之别。举一个小例子说明:

案场会有很多文案:

一些案场直接血红血红的促销信息,带来的效果是啥?客户还没开口,就知道如果相中了要使劲砍砍价。

超市里的货架边,农夫山泉旁边就摆着娃哈哈,但两家都没有销售员在场,只能用“618,买一瓶送一瓶”大牌子自己吆喝。

可是,我们是售楼处,不是超市。

我们的案场没有别的楼盘的户型图,客户来都来了,也不会扭头就走,产品喜欢上了,你还有置业顾问去给他最后惊喜,何必上来就大声吆喝:我打折了,我降价了。

如果要传递活动氛围和限时感,是高明的手法,但文字的背后永远要把握:客户是想要占便宜,而不是买便宜。

文案传递出的感觉是占便宜还是买便宜,决定了这个细节是否合格。

还是文案这个小细节:

我见过的最好的表达,来自万科烟台的一个项目,在海边,售楼处旁边的围挡上,用很长字,写了两句:

山说,六百年云聚云散,不蹉跎。

海说,两千年潮起潮落,不可说。

配合上山海景色,顿感这别墅气韵深远。

若是在户外或者单页上主打这句标题,定无此效果。

4. 为什么没有销售说辞公司?先放下自以为是的傲慢感

地产行业,干活的都可以外包给乙方。

时代慢慢在变,有关于讲好产品价值这个环节的两类乙方公司:

广告公司,正逐步沦落为设计公司。

代理公司,正在逐步被甲方自销团队取代。

现在有装修公司、设计公司、软装公司、沙盘公司,有短视频公司,有软文输出公司,甚至有区位图制作公司。但为什么,没有专门写销售说辞的公司?

答案可能是:

会说的不会写。

会写的不会说。

又会说,又会写的总监和领导不愿意写

还有就是:

写的东西说不出来。

写的东西说不完整。

写的东西客户不听。

写的东西只是摆设。

最重要的环节,就莫名其妙成了最不专业的环节。

宁可5万月费做设计,不愿5万请人写说辞。因为:这么简单的事,还需要请人?

可是,案场真的没有比这个更难的事。

所以,想要讲好产品,有内功,也要放下自以为是。

不可能是总监在办公室里,根据自己的理解敲出一份自认为满意的说辞,扔给置业顾问执行就可以。

当然更不能扔给策划、广告公司的文案或者销售经理来做这个活。

5. 想要讲好产品,也不能光盯着产品

只盯着自己的产品,永远讲不好产品价值。

必须一只眼盯着自己,一只眼盯着客户,还要有余光去看着竞品。

销售为什么不售待见?因为大部分时候,他们一直在做一个连自己也讨厌的事情:强行推销。

不是你说了,对方就能听到,更不是你说了,对方就能听懂。

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喋喋不休,客户不可能被打动,狼性,激情、毅力,猛追不舍,这些蠢笨的招式,在真正的销售面前不值一提。

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思考、探求需求,顺着客户的需求,用自己的产品去提交解决方案,是讲好产品的不二法门。

6. 罗列卖点不是本事,组合才是

把客户装在心里,就可以讲好了吗?

还不够。

全行业都在遵循一种讲解:品牌、区域、沙盘、样板间、房源、价格、逼定。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自己是一个客户,就能感觉到一台复读机在旁边在做输出,一大堆美好的形容词,附着在一个个卖点上,像一颗颗瓜子扔进我的脑子里,一会是铝板,一会是指纹密码锁,一会是国外设计师,一会是写满诗歌的小树牌。

听懂了吗?

懂每一个字。

记住了吗?

只记住了我想记住的:价格,户型和首付款。

组合完美的卖点,就像音乐,是有层次的,大珠小珠落玉盘。

组合不善的卖点,就像混凝土里的石子,把客户的脑子搅成浆糊,出门就一个感觉: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多。

7. 讲全卖点不是本事,讲出感觉才是

说辞一定要讲完吗?

卖点一定要讲全吗?

徐悲鸿的万马奔腾,有去画一万匹马马?或者一千匹?或者前面10匹后面点点点点?

恰恰相反,只有8匹。

卖点要讲全,不然就罚款吗?

最好是讲全之前,先讲出感觉,讲出感染力更重要。

从业生涯对此最有感触的是13年去烟台,我们一行4人,龙湖的一个置业顾问,在梦幻的示范区中,说3句就会傲娇的带出我家龙湖四个字:我家龙湖怎样怎样,我们龙湖怎样怎样。

听她讲完,我作为一个踩盘人就有一个冲动:我去入职龙湖还来不来得及?

一句话总结产品的复杂是因为顾客的复杂,但剖析下来,产品不外一硬,一软和一空三个层面。看不见的空很重要,盯着客户很重要,形散神不散很重要,讲出感觉更重要。来源:程三条,本文已获授权,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