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谭琪欣)在经历去年一年的大面积涨价之后,今年部分常见中药材又迎来新一轮的涨价,“比黄金还疯狂的白术”连续多日登上社会平台热搜,引发业内、患者多方热议。

截至5月21日,根据中药材天地网监测数据,200种大宗药材中,白术的价格年涨幅位列第一,其中产自河北安国的白术价格年涨幅达到536.36%,目前一斤白术价格在140元—180元/公斤之间浮动,已经达到近五年来最高点。

“常用药材年涨幅超过100%的情况并不常见,但这两年中药材流通市场一直很反常,往年到5月一般已经进入淡季,而这两年一直是‘淡季不淡’。参考去年的行情,今年这一波涨价的趋势可能要到10月-11月下游药厂集中采购药材的阶段结束后才会真正下调。”某国内上市中药企业质量负责人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农户正在筛检杂质。李桂兰摄

不仅白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对比发现,白芍、猫爪草、通草等常用中药材的监测价格年涨幅均超过100%,其中,常用于养血调经的白芍市场价格一路走高,从去年同期的20元/公斤涨至目前的80元/公斤左右。

为何部分中药材价格走势如此反常?上述企业质量负责人解释,中药材本质上还是农产品,供应情况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天气、种植成本等影响,比如今年大宗药材的主产地安徽亳州就因为倒春寒导致大批的中药材减产,其次,旺盛的市场需求也影响了定价,“据我们了解,这里的市场需求不一定是真实理性的市场需求,从2022年底开始就有部分投机的商户通过大量囤货,推高价格,经历了去年的大面积涨价后,今年下游的中药饮片企业也开始有了囤货意识,于是价格一涨再涨。”

多家医药企业的产品原料涉及白术、白芍等,中药材价格的上涨是否会影响下游中成药企业?

为缓解成本压力,部分药企选择调整产品售价。佛慈制药近日发布公告称,鉴于原材料以及生产成本上涨等原因,公司决定即日起对主营中成药产品的出厂价进行调整,平均提价幅度为9%。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会资深专家、专家组副主任刘红卫此前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药材价格的暴涨暴跌,最终危害的是整个行业。“种植户如果因为价格上涨而跟风,很可能因为种植面积过大迎来价格暴跌。而如果中药材价格快速上涨,对药企的中成药供应也是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