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在蒋经国大力提拔下,62岁的郝柏村出任了“国防部”参谋长,这位台军统帅由此成为国民党二号人物。

环球人物杂志的记者采访郝柏村时,意味深长地询问道:“蒋介石和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丢掉了大陆,是这样吗?”

面对记者的询问,郝柏村反驳道:“蒋氏父子在大陆没有资产,在台湾也没有,如果说贪污,每个政权执政久了都会有……”

作为台湾的“第一军事强人”,郝柏村与蒋介石父子的观点一致,即坚持“一个中国”和“反对独立”的原则不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军事强人、台军统帅

1919年7月,郝柏村在江苏盐城出生,在姐姐和哥哥相继夭折后,郝柏村成为了家中的长子,并艰难地度过了童年时代。

16岁时,郝柏村顺利考入常州中学,由于家境贫困,懂事的郝柏村不得不放弃就读高中的机会,转头参加了军校。

郝柏村只身一人来到南京,报考了不收学费的黄埔军校,在通过初试和复试后,郝柏村成为黄埔军校第12期的学员。

然而,郝柏村在黄埔军校的时间非常短,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黄埔军校的教学步伐加快,郝柏村被迫提前毕业。

1938年,在黄埔军校第12期学员的毕业典礼上,郝柏村聆听了蒋介石发表的抗日爱国讲话,内心深受触动。

毕业之后,郝柏村像其他黄埔学员一样,获得了为期10天的假期,离家三年的郝柏村终于返回了家乡,全家人一起拍了全家福。之所以要在探望父母期间拍照,是因为郝柏村即将前往抗日战场,生怕不能活着回来,郝柏村意味深长地说道:“要正式参军了,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回故乡,还是要留个念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柏村似乎是一位预言家,发自肺腑的感慨一语成谶,离开故乡六十一年之后,郝柏村才得以返回魂牵梦萦的家中。

第一次上战场,郝柏村就身负重伤,炮弹爆炸的弹片刻在了身体内,这代表荣誉的特殊勋章,跟随郝柏村将近70多年。

广州战役结束之后,郝柏村奉命前往贵州炮校进修,在校期间,郝柏村结交了“贵人”顾祝同,这为他的军旅生涯带来一缕春风。

顾祝同是蒋介石的嫡系心腹,一直在国民党政坛核心游走,曾是国民党“国防部”的参谋总长,手中的权力非比寻常。

解放战争期间,郝柏村在顾祝同身边担任随从参谋,国民党部队在大陆彻底溃败后,郝柏村跟随蒋介石定居到了台湾。而郝柏村自参军以来,不仅屡立战功,还凭借顾祝同老乡的身份,得到顾祝同和蒋介石的大力提携,由连长一路攀升至将官。

由于在军界的表现不凡,郝柏村先后被送入大学和军事学院学习,后来又前往美国军事大学留学,成为了一名闻名海内外的猛将。

1958年,金门炮战发生之际,郝柏村因为防守小金门有功,荣获了勋章和旗帜,还被提升为金门防御部队的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年后,郝柏村得到蒋介石的重用,成为了总统府的侍卫长,郝柏村也因此走进蒋氏集团的核心,逐步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到了七十年代,郝柏村先后在第一军团和国防部内担任要职,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又委派郝柏村出任陆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长。

此时的郝柏村已是台军中的佼佼者,蒋氏父子的大力扶持,不仅让郝柏村炙手可热,身价百倍,还为郝柏村铺平了政治之路。

为了回馈蒋氏父子,郝柏村不遗余力地为蒋家效力,在后来返回大陆时,郝柏村还特意为蒋介石的母亲扫墓。

当时,为了彰显对蒋氏父子的忠心,郝柏村又重游了蒋介石的故居和工作地,回想起昔日的往事,郝柏村几度潸然泪下。

然而,蒋经国也并非完全信任郝柏村,尤其是在“郝家班”成立后,蒋经国便开始尝试分散郝柏村的权利,避免军队过度集权。

蒋经国先是纠集一众国民党元老,四处围堵“郝家班”的成员,后又指派蒋纬国组建国家安全议会,来遏制郝柏村大权在握的情况,蒋经国甚至还有意提拔薛岳,表示对“郝家班”的不满。

1985年12月,在台湾举行的“政治高尔夫球赛”上,“郝家班”的成员已经是其中六分之一的政治势力。

不过,作为台军中叱咤风云的人物,郝柏村依旧是较为核心的治军人物,因为无人可以替代,蒋经国也不得不留有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