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是个屡创新词的地方,指鼠为鸭,提灯定损之后,又创造指豚为鱼

近日,中央督查组在暗访江西一码头时,看到有非法施工船只放任油污污染湖面,油污中有一头小江豚,正在拼命挣扎。

当地一位同志对督察人员说:“绝对不可能是江豚!它只是条大青鱼。”

督察人员说:“怎么可能是大青鱼,这么明显的江豚特征,需要立刻救助。”

在忽悠不了督察人员后,这位同志又说可能是黑鱼或者水濑。反复询问后,该同志才承认是江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鄱阳湖的保护修复工作一直是江西和国家重点项目,而鄱阳湖的面积每年却都在缩减,现状令人触目惊心。

央广网锐评:鄱阳湖生态环境问题多发的背后,也反映出了当地相关部门对环保的漠视和不作为,以及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江豚又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作长江生态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江豚仅生长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据统计,2022年至2023年鄱阳湖内就发现有5头江豚死于渔网和鱼线缠绕,占这两年已统计死亡江豚数量的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红线不仅仅是人类对生态文明坚守和追求,更是当代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和担当。

生态红利不仅可以造福一方百姓,也会让一湖清水润泽万物生长,生态环境修复好,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而现状呢,江西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舆论漩涡,无论国人如何大声呼喊,依然装作听不见。当地人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