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一上班,农行平阴东阿支行来了一位六十多岁的客户。一进营业厅,她就急急忙忙走到大堂经理面前,要求提高银行卡转账额度和掌银汇款额度,大堂经理热情地接待了她,并把其引至一旁的经理室。

经询问,该客户姓宫。大堂经理耐心地询问其提高银行卡转账额度的原因,客户自述是朋友借款临时使用,要求立即解除对其银行卡的限制并提高额度。大堂经理见客户说话支支吾吾,表情闪烁不定,便提醒客户警惕网络诈骗,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反诈知识宣传。经过再三询问,客户终于吐露转款真相,说是汇款是用来购买某保健品。

听到“保健品”三个字,大堂经理高度警觉起来,经客户的同意,大堂经理查看了客户的“保健品”群的聊天记录。果不其然,发现保健品经销商和她的聊天记录内容存在着不当引导和虚假宣传,大肆吹嘘其疗效,并步步设套,多次诱导阿姨转账的情况。大堂经理确定宫阿姨陷进了“保健品”骗局,并提醒阿姨立即停止对其转款。宫阿姨有些不耐烦,一再强调医院治不了她的病,只有这款保健品才有疗效。大堂经理再三劝阻,阿姨就是不信。网点负责人周主任了解到情况,一并对老人进行了耐心的安抚,列举了最近农行网点遇到的几个类似的保健品诈骗案例,并向阿姨说明了骗子惯用的套路和话术,同时向宫阿姨细细宣传反诈知识,随后周主任帮阿姨下载了反诈APP,并教她识别诈骗套路和如何防范。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和宣传,宫阿姨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被保健品骗局洗了脑。她庆幸农行对她的银行卡进行了限制,又幸亏遇到两个农行年轻人,这才让她避免了损失。

周主任和大堂经理协助客户把微信的骗子删除拉黑,退出保健品微信群,又拉黑了骗子的电话,宫阿姨连声道谢。随后,东阿支行立即将此案例在全县农行系统进行了通报,通知全县各网点共同协防。

服务见真情,守护显真心。农行济南平阴支行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健全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用心守护好客户的“钱袋子”,并一直秉持坚定的反诈专业素养和职业责任心,践行社会责任,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