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奉贤区奉浦街道不少小区门口,多了一排排像快递柜的充换电装置,居民通过手机扫码,30秒内就能在小区门口为电动自行车换电,既方便又安全。

今年以来,奉贤区牵头公安、消防、城管、市场、网格等职能部门力量,开展“电动自行车、代步车进楼入户充电专项排查整治”。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今,奉贤区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9起,同比下降47.06%;累计清零电动自行车消防隐患1311处,查处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违规停放等行政案件13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奉贤一小区电动自行车露天停放点。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下同)

停车难?多部门联动新设停放点

奉浦街道下辖19个居委、48个居住区等,居民电瓶车保有量在1.2万辆以上,此外,过境或换乘等临时停靠的也有1万辆以上……对于电动自行车“不安全充电、不规范停放”的整治难度,奉浦派出所所长唐杰心知肚明:“光靠我们所里40余名警力来整治数量庞大的电动自行车和排查各小区的安全隐患,肯定不行。”

奉浦派出所辖区秋月朗庭小区有高层建筑也有低层楼房,老旧小区和新式小区面临的问题在这个小区集中体现,也是奉贤地区电动自行车整治工作的“缩影”。

“刚开始,派出所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增派警力、物业工作人员、街道平安志愿者、楼组长等加强巡逻、宣传、告诫,主动将楼道内乱停放的电动自行车推至停车点,但收效不大,经常反复。”秋月朗庭小区的社区民警王依超坦言,这些举措只能治理电动自行车违停、违充等问题,但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居民“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

“小区建设时只设置了210个充电停车位、700个无充电停车位,这与小区内1400辆电动自行车的实际使用量存在巨大的‘供需矛盾’。”物业经理吴守林袒露难题。

为此,奉浦派出所提请奉浦街道会同应急管理、城管召集居委、物业公司、小区业委会开展协商,逐步增加地面停放点,小区先后完成了4处绿化带改造硬化,并通过搭建临时雨棚的方式,增设7处电动自行车临时停放点,增加停车位200余个。随着停车位紧张的问题得到缓解,秋月朗庭小区电动自行车入楼入户乱象明显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奉贤一小区电梯里,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会报警提示。

充电难?已完成20处换电柜布点

“嘀嘀嘀!电动自行车禁止进入楼道、电梯……”家住上院小区的李先生下班回到小区,刚一坐上电梯,就听到报警声响起,电梯门也一直合不上。同时,小区消防控制中心也同步触发了梯控报警装置,物业人员通过电梯广播提醒李先生:“本小区电梯安装了电动自行车梯控预警系统,识别到您将车辆推进电梯,请将车辆停放至集中停放点,请您配合!”

随着梯控系统在高层小区的引入安装,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的问题得以缓解,不过,还有不少居民选择将新国标的三元锂电池拆下来拿到自己家中充电。因为三元锂电池较以往的铅酸电池更轻便,梯控系统无法识别、阻止居民带电池回家充电。

对此,奉浦街道牵头引入了“共享换电”试点,提出在公共区域设置“安全可靠、更换便捷、占地面积小”的共享换电柜,以此作为集中充电点的补充。“各电池仓的灭火材料,应更符合锂电池燃烧特性,能够快速灭火;充电柜的布置点位,应背靠不燃材料,避免引发连锁效应……”治安支队消防条线负责人周杰对建设单位给出整改建议,不断增加换电柜和点位的安全性。

“今年4月至今,街道已完成20处换电柜布点,200个电池仓,最高可覆盖800余人次。”奉浦街道社区管理办主任田俊介绍,下一步将逐步完成300-350处换电柜的布点,计划可覆盖用户1.4万-1.6万人次,基本覆盖街道现有电瓶车保有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奉贤一小区门口的换电柜换电池十分方便。

有隐患?“打防管控”治标更治本

“改装电动自行车,更换电压超标的蓄电池,除了违反法律的规定,还会产生安全隐患,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勿擅自改装电动自行车……”4月以来,奉贤交警部门对道路上行驶的非标电动自行车开展“一告知、两询问”,明确告知 “驾驶拼装、加装、改装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是违法行为,并询问是否知晓改装蓄电池的危害和改装途径,对获得的200余条源头线索移交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溯源追查。

根据交警部门提供的违法线索,4月28日,奉贤警方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对星火开发区一自行车厂开展联合执法,抓获涉案人员5名,查获伪劣电动三轮车95辆,摩托车发动机、电机、轮毂、电池、充电器等配件1000余件,涉案总金额1000余万元。

此外,治安支队消防条线民警还专门组织美团、饿了么、顺丰、京东等重点行业网点负责人开展专题培训100余次,覆盖外卖骑手、快递人员5000余人次,督促公司加强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管理,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特约通讯员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