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估抗癌新药的有效性时,一般是以总生存期。在过去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抗癌药的要求——临床试验的总生存期有显著改善。然而监管机构越来越依赖疗效的替代指标,比如疾病进展(无进展生存期)和肿瘤缩小(缓解率)。这样做的好处是缩短了临床开发的持续时间,可以加快药物获批给适合的患者使用。

使用替代性指标批准抗癌药的效率是杠杠的,大量的抗癌药被加速批准上市。但其实只有三分之一的新抗癌药有改善总生存期的证据。当然现在的临床试验准许患者病情进展后交叉进入治疗组,此外患者从临床试验出组之后的治疗也不同,这些都是会影响总生存期数据。刚刚在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刊登了一项研究,调查最初根据不成熟生存数据批准的药物,在后面批准后的生存数据。包括本文的标题也是文献的表述的,癌度与大家一起看看这里有什么信息。

参考文献刊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刊例图

一、不是每一种获批的抗癌药都能改善总生存期

2001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美国FDA向223种癌症药物适应症授予了上市许可。其中44%的适应症仅仅在单臂研究或剂量比较临床研究里获得证据。在至少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124种抗癌药的适应症里,23%的药物没有测量总生存期数据。在以总生存期为终点的95种药物适应症里,42%获得了批准。

39个生存数据不成熟药物适应症获批后总生存期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9个生存数据不成熟药物适应症获批后总生存期数据

如上面的图示,在FDA最初批准的药物适应症的时候,以总生存期为终点的95种适应症中,有39种药物适应症(占比41%)的生存数据不成熟。在生存数据不成熟的39个药物适应症里,31个药物适应症用于治疗实体瘤,8个适应症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39种药物的3种获得FDA的加速批准,其中4种适应症用于辅助治疗。

在经过上市授权后至少4.3年的随访,39种药物适应症的38种修订了标签。关于总生存期的额外数据显示,38种适应症有12种具有统计学显著获益。成熟数据显示24种适应症的总体生存率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这些结果总体还是很让人惊讶。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二、讨论和启发

什么是最好的抗癌药?对抗了肿瘤并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期。但是这里也有滥竽充数的可能性。不是每一个批准的抗癌药最后都能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期。在患者花费高昂药物费用的时候,可能治疗产生的效果并不是特别明确。

这个稿子给咱们什么启发?可能的知识点是不要在治疗的时候钻入牛角尖。比如咱们准备使用一款抗癌药,假设这药物国内没有但是需要高价在海外购买,那么患者用上这个药物就“必须”一定得有效吗?或者是一定能够大幅度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其实任何药物都不是100%的患者100%的起效,此外也可能这个加速批准的抗癌药物不一定真是那么管用。也许我们和主治医生沟通,使用常规的治疗措施也能获得病情的控制,并不是越贵的越好!了解学习国内外肿瘤的诊疗知识进展,欢迎大家联系癌度医学加入相关的社群交流学习。

癌度与吉因加的“基因检测人人可及”公益计划正在进行中,最低3000元检测几十个用药基因,为患者的靶向治疗保驾护航,欢迎私信癌度咨询。

参考文献:

Huseyin Naci, et al., Overall survival benefits of cancer drugs initially approved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on the basis of immature survival data: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Lancet Oncol.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