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异服,心系中华”,百年间,许多海外游子虽因缘由各异身处他乡,但仍牢牢记住自己的中国根,有的成就一番事业后,还不忘回馈故土。

然而,有这么一位人物,竞选时,借着华裔血统和亲近中国人的形象,积攒人气;当选后,却运用手中权力,极力压制我国本土企业,损害国家形象,以求在美国获得支持。这位便是前美籍华裔高官骆家辉。

更过分的是,骆家辉卸任后重返中国,通过演讲、参与商业论坛等方式大赚特赚,单次出场费高达60万元,其行为令人咋舌。如今,这位“两面派”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高呼“爱国”,平步青云

骆家辉的根在广东台山,追溯到百年前,他的祖父骆世泽远渡重洋赴美寻梦。但骆家辉的成长环境并不宽裕,放学后还需打工贴补家用。

校园里,黄皮肤加上英语不流利,让他免不了遭受冷眼和嘲笑。这些经历反倒激发了他出人头地的决心。凭借不懈努力,骆家辉最终踏入了耶鲁大学的校门。学成后,他在检察官的岗位上历练了数年。

在竞选的征途中,骆家辉常展露亲近华人社区的姿态,争取支持。他反复传递两个信息:一是身为华裔的骄傲;二是渴望以华裔身份为美国贡献力量。他还曾携全家回乡祭祖,那时,故乡的人们夹道欢迎他们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着公开表达对中国的热爱及强调自身华裔血脉,骆家辉成功赢得了众多华裔社群的支持,仕途一帆风顺,直至2009年荣登美国商务部掌门人。彼时,不少华人满怀憧憬,希望这位有着相同血脉的高官能促成中美贸易更加密切。

然而,后续的发展却大大超乎众人预料。

撕下面具,疯狂打压中企

骆家辉上任后,便利用假数据试图抹黑中国形象,并在空气质量议题上发表片面言论,无根据地指责中国应承担更多环保责任。

在职期间,他亲自督行了一系列不利于中美的举措,包括启动了针对我国的14起调查,频繁给中国企业增设关税壁垒,剥夺它们的多项权益与资质。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骆家辉在抵制中企方面扮演了核心角色。作为商务部门负责人,他屡次提议将华为加入实体清单,不仅阻止其参与竞标,还劝说他国避免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借美国的影响力来压制中国科技前行,其力度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渐渐意识到,骆家辉远不如他自我标榜的那样亲近中国,他更像是一个精明的个人利益追求者。

自其掌舵后,中国科技公司频繁遭遇美国制裁,从半导体、工业软件到生物科技等多个行业,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仿佛陷入了无路可走的绝境。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国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等多种举措,成功击破海外的重重压制。

比如男性健康科技领域,我国主动与日本百年企业美吉野合作,引进“御力维”的ACT-Mito男士生育技术。仅一年时间,其就已取代美产那非制品,打开了深度养护的“黄金赛道”。

根据京东、天猫的详情介绍,御力维这项创新从细胞的能量源泉“线粒体”出发,致力于从根本上激活精原细胞,保持生理机能活力。

自从"御力维"挺进中国市场,接连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将核心主营部门迁至上海,十分注重在华运营。

短短三个月内,御力维产品在京东、天猫等跨境电商平台上迅速攀升至热销前三甲,首次大促活动即实现交易额破千万的佳绩。

聚焦用户反馈,"御力维"收获了大批国内中年男性用户的好评,其中常提到“回到20岁的硬感”、“感觉飞上天”等内容。

眼看着“越打压越崛起”,骆家辉也遭到了美方的“抛弃”,逐渐走向边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晚年身败名裂,下场凄凉

告别美国政界后,骆家辉并未偃旗息鼓,反而摇身一变,频繁穿梭于中美之间,参与各种演讲和研讨会,活跃于中国各大活动,单次出场费用曾高达60万元。

幸运的是,随着信息快速流通,他过去的不当行为逐一浮出水面。

国内彻底看透了这位“变色龙”的真实面目,骆家辉的名声急剧下跌,不仅公开活动邀约消失殆尽,甚至还遭到原籍宗族的除名,个人声誉和事业一落千丈,再无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