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日,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在北京751园区正式闭幕。本届大学生时装周共举办作品发布、专项展览、英才招聘、论坛讲堂、创意市集等近75项专业活动,助力52所院校2000余名毕业生以传统文化、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设计智造等为主题举行时装发布秀,展现出新时代蓬勃的设计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的文化自信

穿马面裙拍毕业照,带上唢呐去蹦迪……传统文化逐渐成为“00后”群体中的“大众文化”。本届大学生时装周上,许多年轻人主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

部分院校的毕业生将中华传统元素巧妙融入现代设计中,创造出具有独特韵味的作品,展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地域振兴设计也是他们关注的主题,通过设计创新展示区域特色文化及产业服务当地文化,展示了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的设计师则将民族元素的内涵与寓意进行深层次的提炼,来展示非遗服饰的魅力。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专场发布会“诺玛阿美”系首次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共展示了54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生的75套优秀服装设计作品。

借助元阳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瑰宝,将哈尼语中寓意“美丽家园”的“诺玛阿美”愿景融入服装设计之中,深入挖掘哈尼族、彝族、壮族、苗族等民族服饰的深层文化内涵及其生态价值。

科技与时尚融合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下,虚拟时尚成为时尚界新宠。毕业生设计师们不断在更广阔的“元宇宙”世界展露锋芒。大连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等院校的发布便实现了虚拟与现实双重耀动,带来“时尚元宇宙” 潮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届大学生时装周上,作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大连工业大学展示了26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生带来70余套服装作品。以“海韵·未来”为主题,以大连海洋文化为背景,融合数字时尚、健康时尚、绿色环保、民族民俗等设计理念,穿越海洋文明的时光隧道在充满科技、艺术、故事、情境的“精神海洋”中畅游。

毕业生们在设计中以海为根、展望未来,对海洋文化中的人文景观、自然资源、神话传说、海洋生物等进行深入解读,结合主题探寻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从材质、工艺、色彩、廓形等维度发掘时尚创意的多重可能性,将其融入设计中,传递对海洋文化、海洋时尚的独到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毕设作品发布会上,“智造未来”单元展示的是毕业生们在科技与设计融合方面的创新成果。这个部分的作品突出了先进技术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包括智能材料、可穿戴技术、3D打印以及数字化生产工艺等。

此外,环保可持续性也已经成为众多00后设计师们积极拥抱的创作理念,运用全新的生物材料、循环利用二手衣物等来展示,旨在呼吁人类爱护环境,共同保护生物链。

T台展示+线上招聘,助力学子就业

闭幕当晚,由全国54所高等院校推荐的62位毕业生设计师带来的24秋冬流行趋势发布会精彩上演,诠释了Z世代的时尚观。

本届大学生时装周获奖名单重磅出炉,2024年度女装设计奖、男装设计奖、风格与创意奖、市场潜力奖、工艺制作奖、面料运用奖、可持续时尚奖、针织设计奖等奖项逐一揭晓。同时现场揭晓了第29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评选最终结果,向获奖院校、教师和学生颁发了中国时装设计育人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小十佳“等年度奖项。据悉,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等十名同学获得第29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秀场之外,中国国际时尚论坛与时尚E课堂围绕就业指导、数智时尚、毕设交流、文化创新、专业趋势、知产保护等话题,展开深度探讨;“线上招聘专场”为应届毕业生对接职场资源,为服装企业与新锐人才牵线搭桥,助力大学毕业生开启新征程;“激发非遗活力 创新传承动能”公益对话、“妈妈的手工课"蜡染非遗体验活动,探索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

据统计,本届大学生时装周共吸引了近3万人次现场参与,呈现出一台集时尚和科技、智慧与创新、守正与变化、包容和开放的青春时尚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