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头快速发展的脚步中,

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在悄悄地"消失",

最后成为我们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失的建筑

南国商城

南国商城,无疑是前些年汕头人购物娱乐吃饭的首选场所,吃饭唱k看电影,再到沃尔玛、百盛购物,每每M记K记出新品肯定要来试试看。这里简直就是陪着我们长大的地方,然而现在已被拆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科所

小学时候学校组织旅游最常去的就是农科所,最喜欢玩的是湖面上的缆绳桥,必须参观的是各种动物园和植物园。还可以拿饲料进鸟乐园,所有的鸟都会飞到你身上来,又刺激又害怕。今年3月31日,由于科研用地调整,农科所正式与我们说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砂机场

汕头最早的机场是建于1956年的军用机场,而后机场设立民航专用之汕头站后转为军民两用,竣工于1974年4月,即汕头外砂机场。2011年底揭阳潮汕机场正式启用,成为粤东地区一座民用机场,而运行了37年汕头外砂机场重新恢复为军用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湖乐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龙湖乐园做为汕头经济特区建设中的一个项目与其它新兴建筑群一起诞生,她无疑是引人瞩目的。记得那时的龙湖乐园,有着园林式的绿化,果树、小山丘般起伏的绿草地,有着让人痴迷的机动游戏。龙湖乐园因城市发展而拆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ia:@ 陈奕聪、@Joe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凤城

金凤城是一座十分具汕头味道的商业区,在九十年代中非常风光,曾经有多少商铺在中经营,同时代表了当时汕头繁荣崛起的面貌,但后来由于停车不便、城内设施老化、周围商铺崛起等客观原因,金凤城作为当时“汕头乃至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市场”的地位,也就不复存在了,如今商城已不复存在,金凤城也成了一座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货大楼

1958年5月29日,汕头百货大楼在“南生公司”的基础上实行公私合营隆重开业,开业当天,2万多市民相继涌入,见证了汕头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可惜2003年3月1日,百货大楼停止营业,历经一甲子的南生公司(百货大楼)宣告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汕商场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汕头出现商业繁荣的“井喷”景象,尤其是京汕商场,在整个潮汕地区都闻名遐迩。可惜好景不长,金樟立交桥竣工通车,汽车、摩托车、公交车无法从京汕商场门前经过,加之卜蜂莲花、沃尔玛等采取大型仓储式的超市进驻汕头,城市人口逐渐东移,商场难以挽回地从辉煌走向亏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市政府大楼

位于外马路的原汕头市政府大楼,西洋式建筑风格,三层高,底层为方石砌成,气势宏伟,庄重典雅,于1930年5月奠基,约半年后竣工,1931年元旦日举行落成典礼。据说像汕头旧市政厅大楼一样造型的建筑物全国只有两座,另一座远没有汕头这一座气派壮观,因为没有汕头这一座一样有美丽的周围环境配衬。可惜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一片争议声中被列为危房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砖楼

红砖楼,曾是汕头埠的重要建筑物;它曾是同济医院、省港大罢工汕头罢工委员会、汕头沦陷时期的日本军部、国民党时期的市警察局,解放以后的军事用地、市人防指挥部等,它沉积着很多历史和故事。1987年,红砖楼被拆除,改建为金凤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友谊商厦

兴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汕头国际友谊商厦,楼高7层,面积逾2万平方米。1996年,南方友谊商场正式进驻,商厦正式开始营业。开业之初的友谊商厦是汕头商业市场一面旗帜。后来由于购物商场竞争十分激烈,常年“闭门”,如今的汕头国际友谊商厦犹如繁华商业圈中一座“孤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张照片都能勾起满满的回忆,虽然小时候没有很多电子产品可以玩,但是那时候的日子每天都过的很快乐,如果可以,你是否愿意回到那几年?

消失的回忆

双层巴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老一辈的汕头人印象中,汕头那时候还有双层巴士的,但那时候的巴士很稀有,不像现在公交车随处都是。

三轮车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以前的汕头大街小巷都是三轮车,当你独自行走在这座城市的街头,身边总会游走着那么几个身影,有一个声音关切地问:去地块?

小霸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没有电脑,玩游戏都是小霸王,人手一个小霸王,各种游戏,超级玛丽、小蜜蜂、魂斗罗、街霸、坦克大战、忍者、双截龙、沙罗曼蛇、洛克人、炸弹人、小精灵、冒险岛、彩虹岛,开机的“小霸王其乐无穷”你还记得吗?

安仔、镭射金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砂炮,七七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每年过年玩过的砂炮和七七彩吗?但现在似乎市面上已经很少有见过这些卖了

消失的市场

海平市场、安平集市

在1997年6月经市政府批准,安平路被开辟为“安平灯光夜市”。做为汕头最早的灯光夜市,小公园安平路的灯光夜市在潮汕地区乃至全国声名甚响,它也是上世纪汕头经济的一段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失的味道

雨伞蛋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吃的这种蛋糕吗?那时总是买一个,和家里的姐姐,弟弟一起分享,满满都是回忆。

汾煌可乐、隐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汾煌可乐、隐雪,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为许多人带来美好的回忆。然而,后来似乎再也没在商场看到他的踪影了。

老鼠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名字上实在猜测不出原料为何,从形状上看……确实那么一点像哈,据说汕头80后小时候很多都吃过这玩意,不知道你吃过没呢?

佳宝陈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经典的佳宝系列,也是潮汕早年的著名品牌了~知名度最高的应该是陈皮,你小时候吃过吗?

龙湖沟烧烤

还记得那年龙湖沟旁的黑烧烤吗?一到晚上就成为烧烤街,成为了汕头人“觅食烧烤”首选。后来,城市创文,这里当然成为重点整治对象。脏乱差的龙湖沟,转眼化身为市民休闲放松的健身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砂步行街美食

“麻辣烫”、“冰糖葫芦”、“臭豆腐”、“烧烤”、“手抓饼”、"铁板烧"、"烤面筋"、"凉皮"等二、三十个南北地区的特色美食都汇集在这条小吃街上,深受汕头小青年和学生党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平路夜宵档

每当夜幕降临,长平路就是汕头的一个“不夜城”,夜粥夜宵档营业至深夜。各种生腌海鲜、小炒、杂菜、蚝烙、卤肉、鹅肠……琳琅满目,就算你半夜三点肚子饿了,依然能够在这里喝上一口热乎的粥。尽管是深夜摆摊,人行道行人少,但是依然会留下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一个城市的环境秩序,于是你们知道的,夜宵档也收摊了。尽管不再热闹,但城市也还原了其凌晨该有的模样,挺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ia:@陆一

消失的学校

老九中

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的1860创意园是原来的老九中旧址,由于教学楼被定性为危楼,老校址停止使用,九中搬到十六中办学,对于之前读九中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文艺的拍照圣地,这还是他们的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汕头十六中

上面说到的九中借用了原十六中的校舍办学,而十六中则并入二中。如今十六中的老校友也只能到现在的九中找回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汕头八中

八中的历史可谓是崎岖,汕头八中→月眉职中→旅游中专→后并入鮀滨职中外贸中专→原校址变南海职中,现金平职业技术学校……我只想说,八中的老校友现在还找得到母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泰中学

13年锦泰中学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龙湖附属中学”,自此锦泰中学的名字也在汕头消失,除了老校友可能许多人也都忘记了他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ia:汕头青年

天竺中学

汕头天竺中学并入金禧中学,调整为金禧中学分校区。那些年读过的天竺,说没就没了,这里是否有你的回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英中学

培英中学?这个名字很多汕头人或许不是很熟悉,但说到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你应该就知道了,但其实现在的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就是培英中学。培英学校的创办,在90年代是一种超前模式,被誉为“培英模式”,在当时也被认为是贵族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华外国语

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创建于2000年,是汕头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市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是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外语特色的高品位国际化学府。在2012年正式由汕头聿怀中学接收,成立汕头聿怀实验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失的行当

理发店

小时候,在汕头街头,有不少旧式理发铺,一张报纸中间剪个洞当围布,没有那么多的理发套餐、捆绑消费,现在基本看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挽面

或许看到这个很多人都不认识。高矮两凳,一卷纱线,一副眉夹和少许水粉,“挽面娘”带着工具在大街小巷上穿行吆喝。一被叫住,陆续前来的顾客往往排成长队,挽面娘忙到天黑都不得空。但现在街头巷尾已没有“挽面娘”的踪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伞师傅

其实修一把雨伞也不算便宜,起码四五块钱,但是以前每当雨伞烂了,一定会拿去修,而不是扔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表匠

放大镜、酒精灯、镊子,还有灵巧的手是他们的兵器。小作坊里凝固了他们的人生画卷,见证了时间的游走,现在大家都有手机了,而且就算是修手表,也有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了,很少有民间修表作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补鞋师傅

以前在汕头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这样的补鞋师傅,每当鞋子坏了,他们总是很快就弄好,可是现在,已经看不到他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破烂

"啤酒樽、啤酒gong来卖,旧铜凹铁来卖,银纸乎来卖……"在小时候,汕头大街小巷里经常都会听到这样的叫喊声音,那时候收破烂的大叔都是那么亲切,如今,你又有多久没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人事物悄然改变,

甚至离我们远去…

但同时,新的事物也在不断涌现,

成为新一代人的回忆~

这就是汕头,一座正不断变化的城市

来源:深度汕头、e京网、汕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