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是我国从2017年9月份出台的一个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当年“双一流”建设推出之后,国家先后开展了两轮“双一流”建设,遴选了一大批高校入选了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及众多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双一流”建设推行六年以来,已经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大家心目当中所认可的依然是211大学和985大学。

为何双一流认可度不如985、211?我认为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数量过多过滥是“双一流”高校受到社会认可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所在。

大家都知道,根据先后两次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名单可以发现,所有的211大学、985大学都是“双一流”高校,除了这110多所高校之外,另外还有30多所原来不属于211和985的大学也入选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两轮双一流建设之后,全国共有147所高校入选了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这个数量是非常之多的,几乎社会上你所能叫得出名字的大学都是双一流大学。

既然这么多大学都是双一流大学,那显然大家对他稀缺的观念就没有那么强了,就没有那么深的感受了。

毕竟高校入选双一流已经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更为离谱的是,在国家推出了双一流建设之后,各个省区市都纷纷推出了本地的双一流建设计划。

这个“双一流”建设更是扩大了覆盖面,将双一流高校的数量几何倍增,因此社会上就出现了很多相混淆的信息。

有的高校是国家层面的建设高校,有的高校是省级层面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但大家在对外宣称的时候都说是双一流高校,这就对社会造成了一种误解。

让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双一流高校也不过如此。

因为有的省份不仅本科高校有“双一流”建设,连专科学校,也提出了类似的“双一流”建设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考生和家长难免会对此产生芥蒂,因为好的大学也是双一流,不好的大学也是双一流,那自然对这个双一流的认可程度就特别低了。

由此就造成了双一流建设高校本身被其他的省市区的这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光环给盖过了。

第二,211、985工程实行的年份更长,在社会各界留下的印象更深,这是造成社会各界对211、985的认可程度比双一流建设高校程度更高的重要原因所在。

追溯历史可以发现,211工程从1994年就开始建设,985工程,从1998年就开始建设.

这两个计划都长达十多年、将近二十年的建设周期,这其中经历了我国高等教育,由弱小到强大,由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低,到现在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这种局面,社会各界都见证了这一历史,所以大家对211、985的认可程度深一些,感情也会更深一些。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属于社会精英的这一部分人群,包括现在很多参加高考学生的父母亲,他们都曾经毕业于211大学或985大学,因此他们肯定会对211、985感情更深,印象更深。

由此也会影响到子女对211、985大学的认可程度。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双一流”建设高校自然无法与985、211的名气来对比,毕竟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都可以得知,我们是非常讲究传承传统的一个国家,在大家普遍的心里都认为经过了历史沉淀的东西,终归是美好,而新鲜出炉的事物,终归是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第三,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依然惯用211、985高校的名头来选拔人才,这也是造成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如211、985认可程度高的原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可以看看不少企业发布的招聘公告,依然在显著的位置写着只要211大学、985大学的毕业生,这反映出社会各界对双一流的认可程度还不够。

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这个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

当用人单位的观念没转变过来的时候,考生及家长看到的都是这般景象,那显然会对211、985的认可程度更高一层。

总之,“双一流”认可程度不如211、985,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客观原因。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双一流建设不断地推进,也许若干年之后,双一流的认可程度也会超过985和211。

让我们拭目以待!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