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养老金不足120元,专家建议大幅提高,竟然有人站出来反对。

最近,经济学者朱长征发文说到2023年末,全国农民养老金最低标准不足200元/月,其中更是有6个省份不到120元/月,所以他建议大幅度调高农民养老金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到农民养老金低的不只是朱长征,今年3月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连玉明发出提议: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给每位农村老人的养老金统一上调100元。连玉明的提议,在当时就引发了很大的讨论,有人支持,但也有人反对。

这次也不例外,也有人反对给农民提高养老金,理由是农民交过养老保险吗?我发现有些人就是想把农民排除在养老体系之外,他们认为农民有自己的土地,贡献小,养老金少也是正常的。

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丧失了良心。没有农民兄弟种地,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你觉得你能过上这么安稳的日子吗?没有农民工进城参与建设,城市能这么漂亮吗?能发展得起来吗?

说实话,农民一直是被忽视的群体。咱们的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什么都是以城市优先,城市居民享受最好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等资源。

要说没交过养老保险,在养老金之前,那些拿退休金的群体,他们交过吗?养老金并轨之前,体制内的那些人用自己的工资交过吗?不都是纳税人的钱。

你看看现在养老金的差距有多大?2022年全国机关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为6100元,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为3149元,城乡居民只有205元。坐在机关单位的那些大哥们的养老金是农民的30倍,如果和那些拿上万养老金的人相比,差距都上百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05年开始,企业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连续涨了19年,而且曾经连续8年涨幅达到10%,这不就是在给富人大把的发钱吗?再看城乡居民,10年过去了,还在200元上下徘徊。大家都在一口锅里吃饭,结果农民连剩饭都吃不上,只能在地上捡米粒吃。

养老金就是贫富差距的放大器,城里的老头老太太,每天跳跳舞,下下棋,旅旅游,日子过得悠闲惬意,还有余钱支援下一代。这两天有一个热搜,广东一位妈妈心疼28岁的女儿,在外面打工压力太大,喊女儿回去啃老。父母的退休金比子女的工资高,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但农村的老人就没那么好过了,不但要省吃俭用,还担心生病,看不起病。前几年,武汉大学刘燕舞教授团队就做过一项社会调查,在一些农村地区,老年人的自杀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

所以我才说专家愿意为农民发声,是值得点赞的,毕竟专家也属于拿高养老金的人群。不过,专家的建议不一定有用,因为要给上亿的农民调高养老金,钱从哪里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我就说过,如果给每位老人的养老金都上调100元,全部由财政来负担,那一年要增加1560亿元的支出,这可不是小数目。钱从哪里挤出来?难道靠印钱吗?很明显不现实。

倒是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从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里面挪一点出来,每年给他们少涨一点,农民多涨一点,逐渐缩小差距。说白了就是改革养老金调整机制,但掌握分配权的就是机关里的大哥们,想让他们让利,有可能吗?

不管怎么说,农民朋友也为国家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他们不应该成为养老金制度变革的被遗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