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6月14日证监会显示,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均已获批。

据了解,两只基金对沙特阿拉伯的投资,均依托“产品互挂”的形式来实现,即通过挂钩南方东英基金的沙特阿拉伯ETF产品进行海外投资。其中,华泰柏瑞旗下为沪港产品互挂,南方基金旗下则为深港产品互挂。

而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则是亚太地区首只投资于沙特阿拉伯市场的ETF,曾于2023年11月29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同年12月和2024年3月,华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便紧随其后,分别上报了旗下挂钩南方东英的沙特阿拉伯ETF。

如今两只ETF产品的顺利获批,也意味着内地公募产品正式迈出了直投沙特市场的第一步。

具体来看,两ETF产品所跟踪的指数——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于2018年11月末发布,涵盖了包括沙特阿美在内超过50家的沙特大中型上市公司。从成分股行业分布来看,金融、原材料、能源、公用事业和通信等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南方东英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上述五大行业占比分别达41.6%、17.2%、9.2%、8.5%和7.5%,与沙特市场的经济结构高度相关。

在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的成分股中,最新的前五大权重股则分别为拉吉希银行、沙特国家银行、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均为在沙特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巨头。

近年来,中东资本不断“加码”中国资产,多只主权财富基金广泛出没于A股、港股重要流通股股东列表,又或是在一级市场以股权收购等方式参与资本市场。而与此同时,随着全球资产配置重要性的日益提升,国内投资者对中东市场的关注也愈加深入。其中在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下,沙特市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投资热土。

当前,沙特证券交易所是新兴市场第3大交易所,全球第11大交易所。在IPO市场蓬勃发展、外资持股不断增加以及机构参与度攀升的趋势下,沙特先后被三大指数提供商——MSCI、标普道琼斯、富时罗素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从而带来了可观的被动资金流入。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助理、基金经理李沐阳向记者表示,沙特阿拉伯历史上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两国的关系可以一直追溯到千年以前的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两国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互通有无建立了密切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两国正式建交,双边关系不断深化。尤其是在经济领域,沙特阿拉伯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沙特的“2030愿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

“去年9月,上交所与沙特交易所在利亚德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两地资本市场的对接与合作进入到全新阶段;今日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的获批,是中沙两国在金融领域合作上里程碑事件。”李沐阳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