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蒋介石年事已高,台湾地区主政大权逐渐移交到了儿子蒋经国手里。

蒋经国几年后,几乎以全票通过选举,成为了台湾掌门人。

在他的手里台湾不但数次安全渡过了经济危机,更是一路腾飞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在短短三年间,台湾人均GDP就翻了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让台湾迎来经济繁荣时期的蒋经国,在位时却节俭到一家人吃剩菜、剩饭,去世时,账户只有100万台币,这是为何?

青年时代

蒋经国是蒋介石与第一任妻子毛福梅所生,蒋经国还有一个弟弟叫蒋纬国,是蒋介石领养回来的。

自年幼时起,蒋经国就感受到了父亲对弟弟的偏爱,1922年蒋介石给当时年仅5岁的次子写信时提到,自己近来骑马出游很愉快,以后给你买一匹小马,天天与你游行野外。

而当时的蒋经国,只能通过熟读《孟子》《论语》来博得父亲的赞赏。

可见,蒋氏父子的关系是既亲近又疏远的拧巴的关系,这个关系也一直延续到了蒋经国的青少年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4年3月20日,蒋经国曾给父亲写信提议,在溪口建立一个免费的“平民”夜校,专门给没钱上学的人授课。

在信中详细阐述了自己对学校开课、结业方式,上课时间、授课期限等的设想。

言辞诚恳、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亲的尊敬,可是蒋介石并没有把这项提议放在心上,他很冷淡地回绝了蒋经国的提议。

1925年7月1日,国民党宣布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蒋介石正忙于政务之际,将蒋经国送到了老朋友吴稚晖在北平建立的学校读书。

在北平念书的日子里,蒋经国认识了许多共产党人,经常同他们一起到苏联大使馆看电影、谈天说地、聊理想、畅想未来,也是因为这段经历,蒋经国萌生了到苏联留学的念头。

校长吴稚晖听到蒋经国的这一想法,只觉得眼前这个少年想法天真,蒋经国以“进步的革命者”自居,可“革命,是要流血的,哪是嘴上说说的事儿”。

吴稚晖让他回去再好好考虑考虑,去了苏联可就没有人能保护你了。

蒋经国回去后深思熟虑、考虑再三,几个星期后又找到了吴稚晖,确定了自己想要赴苏联留学的想法。

至此,吴稚晖再没有阻拦,以校长的身份推荐好友的儿子蒋经国前往莫斯科留学。

那时候,苏联已建立了东方劳动者大学,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国家的革命者们提供接受军事训练和教育的机会。

1925年,苏联还专门成立了一所只招收中国留学生的“中山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5年11月底,蒋经国和一众友人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颠簸之后,顶着莫斯科冰冷刺骨的寒风终于抵达了“中山大学”,成为了学校的第一批学子。

尽管这里天寒地冻、寒风混杂着冰渣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但是蒋经国依旧情绪高涨、热血沸腾。

在中山大学,蒋经国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俄语、讲解共产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课程,以及如何领导农民运动和劳动运动的实务课程。

每天晚上,剧院都会播放“英、美帝国主义如何欺凌中国”的电影,在那里,蒋经国经常可以看到父亲和国民革命军的画面,蒋经国常常以自己身为蒋介石的儿子而自豪。

那时候的苏联对国共两党的行为都赞赏有加,但是很快,这段关系急转直下,蒋介石成为了苏联口诛笔伐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3月21日,蒋介石占领上海,对共产党员实行了残忍的迫害,甚至许多无辜人士也惨遭迫害。

消息传来,整个“中山大学”为之震动,他们没想到原本是革命先锋的蒋介石,竟然戕害同胞,把矛头转向了自己的同胞。

蒋经国更是陷入巨大的矛盾和割裂之中,年仅17岁的他不得不在一夜之间完成思想转变,在亲生父亲和革命理想之间作出取舍。

几天后,他在同学们面前大骂蒋介石是“叛徒、刽子手”,并公开发表了一篇斥责蒋介石的声明。

蒋经国有力的斥责被刊登在了报纸上,消息很快也出现在了国内的报纸上,蒋介石看到这篇报道时作何感想已不为人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即便是亲生儿子的声讨也没有让他停下反革命的步伐,仅仅过了一年之后,蒋介石已经成为了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人物。

“打老虎”

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给正在与德国交战的苏联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对于彼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避免德、日两国对苏联形成夹击包围之势。

所以,他急需要蒋介石的力量将日本拖在中国战场无法抽身。

于是,蒋经国作为对蒋介石的一份“礼物”被安全送回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蒋经国已经27岁了,在苏联生活了十多年的他早已习惯这里的浓汤和全麦面包。

在莫斯科冻得人脸刺疼的寒风吹了十几年后,那身厚厚的大衣下面,蒋经国可还怀揣着一腔热血吗?

蒋经国双眼微闭,回首在苏联学习、劳作的日子,回首曾经坐在反方向的货轮上漂泊了一个多月对未来充满憧憬的自己。

如今的自己已经褪去了当时的那份青涩,对未来也有了另一番打算,他任凭苏联的巨轮载着自己缓缓驶向南方,驶向他久违的故土。

回国之后,蒋经国又重新回到了蒋介石的羽翼庇护之下,无论当初共产国际放蒋介石的儿子回国是何用意,回到祖国的蒋经国显然已有了另一番“志气”。

在蒋介石的操作下蒋经国加入了三青团,为的就是建立自己的势力,在国内站稳脚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青团全名为“三民主义青年团”,原本是蒋介石看党内大权旁落,由陈氏兄弟掌控,为了分权抗衡而建立的组织。

如今蒋介石让儿子加入三青团,不过就是为日后夺权做准备。

蒋经国在三青团期间,组织干部班培养了600名青年干部,扩大了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

不过六年的时间,三青团与国民党合并,蒋经国立马摇身一变坐上了国民党中央常委的位子。

这对于原本毫无立足之地的蒋经国来说无疑是借了父亲的风,平步青云。

1948年,在国民政府的金圆券改革中,蒋经国初露锋芒展现了他的才华,但是很可惜他的才华不足以挽救摇摇欲坠的民国经济。

最终,国民党自食恶果,在疯狂印发金圆券中走向了覆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战后期,国民党为了军饷充足疯狂印发法币导致法币贬值、物价飞涨。

为了解决通货膨胀,国民党发布“金圆券”强制老百姓将手里的黄金、银元和法币兑换成金圆券。

国民党原本寄希望于这次改革能够挽救国民政府,可没想到反被投机倒把的资本家们嗅到了套利空间。

由于资本家们囤积奇货,老百姓们兑换的金圆券成了废纸,资本家们成了平民的最大敌人。

蒋经国实行了经济管制,抑制物价疯长,矛头直指资本家们并喊出了“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口号。

蒋经国在日记中写到:

“他们(富人)的财富和洋房,建立在人民的骸骨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此番打老虎打到了上海四大家族孔家的身上,原本蒋经国二话不说就想整治孔家,但是孔家也算是蒋介石的现任妻子宋美龄的娘家亲。

于是,在宋美龄的斡旋之下,“老虎”没能打成蒋经国的信誉尽失,币制改革以失败告终。

即便蒋经国有心搞反腐,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下,币制改革能够行之有效,只是一个美梦。

蒋经国的此举本意是缩小贫富差距,可是到了10月底,反而让民心转向了共产党。

10月底,蒋经国自认无力回天之后,向民众公开道歉——他的此番雄心壮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

到11月的时候,物价已经比三个月前涨了十倍以上,这次失败的币制改革无疑加速了国民政府的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随着共产党在前线的捷报频传,蒋介石大势已去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接下来他能做的,只有思考逃往何处。

同年一月,蒋经国按照父亲的指示将大量的故宫文物、中央银行的黄金、银元和外币,装进了一个个箱子里,最后成百上千个箱子被运上军舰驶往宝岛台湾。

经过清点,从大陆带到台湾的这笔财产,按照1949年的价值计算是三亿至五亿美元,按照1998年的币值换算则有一百亿美元。

但是蒋介石对此并不满意,因为蒋经国没有把存在中央银行的钻石、珠宝一并运过来。日后在台湾养军队时,每一分钱都无比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领台湾经济起飞

国民党败走台湾,政权稳定岌岌可危,蒋介石也在来台湾之际解除了自身职位。

蒋经国从情报安全入手,稳定了台湾局势,并逐渐掌握了军方系统。

1969年之后,蒋经国将权力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下行。

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自身经济纷纷筑起了“贸易壁垒”,台湾作为一半GDP都靠出口的地区来说,情况十分危急。

第二年,蒋经国决定搞“十大建设”,所谓“要发展,先修路”,大力发展重工业、交通运输,填补台湾的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步预算为五十亿美元,而当时台湾一年的财政支出,也只有3分之一,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蒋经国搞建设的态度仍然很坚决“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

这时候的蒋经国已经褪去了当时在搞币制改革时的青涩,如今的他决心搞建设并不是青年时期的靠着一腔热血和理想,把搞建设当作喊口号。

如今,历经四十多年政治生涯,蒋经国学会了踏踏实实地从台湾需求出发,以整个台湾的运行机制作为基石搞建设的道理。

到70年底,“十大建设”基本完工,台湾拥有了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并发展的重工业,在1978年的时候已经占据了台湾总GDP的5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的钢铁厂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避免了再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不但节省了外汇,还形成了链式效应,带动了全产业链的发展。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造船厂、石油化工厂、核电厂等等方面。

产业的发展又提振了劳动市场,1973年蒋经国刚刚主理台湾时,人均国民收入不过482美元。

1976年,十大建设进行了三年的时候,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一千多美元。

在蒋经国的治理下,台湾基本摆脱了落后,实现了初步的现代化。

1978年,蒋经国几乎全票通过成为了台湾地区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月后,在民众的欢呼声中蒋经国正式宣读就职宣言。

蒋经国的朴素、亲民的特点也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里,蒋经国不但不允许儿子经商,也不允许他们“蒋家人”买跑车、挥霍,给别人留下仗势发财的印象。

他还定下了家里不准铺张浪费的规矩,所以剩菜、剩饭总会被热一热再次端上蒋家人的饭桌上。

台当局给蒋经国购置了一辆新车时,蒋经国转头就把车赠给了别人。

所以每次蒋经国在公开场合露面时,蒋经国总是坐在破旧的车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1月13日,本就身患糖尿病身体状况不佳的蒋经国去世。

他留下的两份遗嘱里,一份写了自己撒手人寰后对政治方面的安排,另一份则指定三儿子蒋孝勇成为家族接班人。

蒋孝勇来到银行打理父亲的遗产时,他惊讶的发现里面竟然只有一百万台币,折合人民币不过才20多万元。

按理说,当时其祖父蒋介石来到台湾时也一起带来了许多黄金、银元和外币,至少有一百多亿美元,如今怎么蒋经国遗产只有一百万台币?

原来,当初的钱如蒋介石所说用在了安置随蒋介石一起来到台湾的老兵身上。

这些老兵来的时候身无分文,又语言不通,大多都是在很小的年纪就参加了国民党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除了打仗和干农活也没有什么别的生存技能,退伍以后只能抱团扎根在破旧的廉价房里,说着彼此的家乡话,以此抚慰思乡之苦。

蒋介石用这笔钱给退伍兵们发放了养老金,还当作新货币的准备金稳定了当地的物价。

虽然对于庞大的退伍人口来说,这点资金不过杯水车薪,不过至少给了他们一个最基本的保障。

如今蒋经国只留下了100万台币的遗产,也说明蒋经国自己没有成为“老虎”,成为年少时最厌恶的“站在人民骸骨上赚钱”的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