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嫌你穷,你也别嫌我抠。”

如果说奶茶界有蜜雪冰城,那么航空的“蜜雪冰城”就是春秋航空,主打一个“廉价+抠门”。

一直以来,飞机票以贵著称,但在春秋航空,你可以8元飞日本,也可以99元飞韩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便宜,它的“抠”也是极致的。

没有免费餐饮,不给免费托运,连厨房都拆了,空出来的位置上安上座椅,就为了多拉6个人。

飞机上也没有商务舱,原本150座的飞机,硬是多出来30多个座位,被网友戏称为“空中绿皮火车”。

甚至为了多拉人,他还想出了站票的想法,只不过被驳回了。

虽说“抠”,但春秋航空却成了全中国最赚钱的航空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22.57亿元,而国航、东航、南航和华夏四家都是亏损的状态。

在2023年的胡润百富榜单中,春秋航空掌舵人王正华及其儿子王煜,以高达215亿元的资产,位列第243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老板王正华却比春秋航空还要“抠”:

出差随身携带泡面和榨菜、住宿选择三星级以下的酒店、一件西装穿20多年,还藏着补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抠门”的老板,之所以能够造就中国最赚钱的航空公司,王正华到底做对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正华的“抠门”哲学,源于童年清贫环境下的节俭习惯。

1944年,王正华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中有七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大。

父母微薄的收入让家庭生活捉襟见肘,王正华从小就懂得了物质的珍贵和节俭的重要性。

他不仅学会了修补衣物,还常常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高中毕业后,他顺利地在当地街道办事处找到了一份基层的工作。

由于勤奋踏实、机智过人,王正华很快便赢得了领导认可和赏识,不久便被委以重任,成为街道办的一名领导骨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70年代末,正值大批知青返乡回城之际,一时间,知青的就业问题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大难题。

街道领导解决就业重任交给王正华。

王正华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他前后创办了六家企业,其中包括汽车修理厂、货运公司、长途客运公司以及春秋旅游社。

这些企业的创办,不仅妥善安排了知青的就业问题,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也正是这些创办企业的经历,让王正华深刻体会到,在商界打拼比在官场工作更具挑战性和刺激性。

他毅然放弃众人羡慕的公务员职位,不顾领导的挽留、亲戚的议论和同事的误解,踏上了创业之路。

不过,创业对王正华而言,并不轻松。

当时的王正华面临没有资金、没有人脉,也没有现成市场的困难。

于是,他找到前领导,提出希望能从自己一手创办的六家企业中带走一家。

前领导慎重考虑之后,最终同意将最不景气的春秋旅游社给了王正华,这是一间位于中央公园旁边仅有2平方米的小亭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37岁的王正华开始正式运营春秋旅游社。

怎料,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是靠团体游,而这些业务基本被国有旅行社垄断,王正华难以接得订单。

不愿就此罢休的王正华,买来书籍,深入研究发达国家的旅游行业。

经过仔细分析与对比,他意外发现散客游在发达国家的旅游市场中占据主流地位。

这一发现让王正华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决定转向散客游市场,寻求突破。

为了吸引散客,他精心策划了多条适合散客游的旅游线路,并深入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喜好,设计出既有趣又好玩的旅游行程。

同时,他还制作宣传单派发到周边地区,一步步积累起客户。

随着宣传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春秋旅游社,并陆陆续续前来报名参团。

王正华看到这一积极的变化,继续设计出一系列新奇的、别样的旅游路线。

靠着这种错位竞争的经营思路和不断创新的劲头,春秋旅游社终于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1986年,春秋旅行社的营业额迅速攀升至60万元,次年更是跃过1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春秋旅游社正式更名为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王正华深知散客市场的潜力,决定构建强大的网络系统以推动春秋国旅的发展。

随后,他率先引入电脑操作,投资近2000万建立电脑网络体系,并积极吸引中小旅行社加盟,采用利润共享模式。

每一个旅游产品,他仅拿10%利润,其余90%利润归代理商。

到1994年,春秋国旅已在全国拥有31家分社、3000多家代理,并获得国家旅游局排名的国内旅游“全国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业风生水起的王正华发现,昂贵的机票价格已经成为百姓出行的障碍。

在中国,还有10亿多人都没有坐过飞机,王正华认为:“航空不应是非富即贵的,应该让更多家庭坐得起飞机。”

怎样才能让老百姓也能享受到乘坐飞机的便利呢?

他深思熟虑,不断探寻降低机票成本,经过无数次的推敲和考量,王正华终于产生了一个颠覆性的想法:“创立一家廉价机票的航空公司。”

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往往是严峻的。

当时受限于无法直接涉足航空业,王正华一边申请民营航空资质,一边又机智地开创了包机业务。

这种包机模式就是春秋航空不购置飞机,也不配备飞行员,而是选择承包某一时段的飞机航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正华在启动这项业务之初,便与各大航空公司进行多次深入洽谈,他成功说服了航空公司,将原本北京至上海这条热门航线的夜间航班空余座位,以优惠价格出售给王正华。

但条件就是每个月必须要包下至少5000张机票。

没想到,由于春秋国旅在旅游市场上早已积累了庞大的客户基础,特价机票一经面市,即遭抢购一空,一个月卖出了1.5万张。

很快,王正华便因这种独特的包机业务模式而声名远扬,到了2002年,春秋航空的包机已经到达了30000架次,客座率达到99%。

2004年,民营航空业曙光初现,民航总局终于同意民营企业经营航空公司,春秋国旅7年的航空梦也终于实现了。

王正华果断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正式创立了春秋航空,这年,他刚满60周岁

2005年7月,春秋航空正式迎来了其商业飞行的首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航空的低成本运营模式,使其很快成为航空业的一股清流。

同一航线上,春秋航空的机票售价普遍比同行低30%以上。换句话说,当其他航空公司的机票售价为600元,春秋航空仅售420元。

遇到淡季,春秋航空更推出一系列特价票,包括99、199、299元等超值优惠机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航空曾一度推出仅售1元的特惠机票,只要能够覆盖燃油附加费的成本,王正华便心满意足。

然而,因票价过于亲民,春秋航空曾因“涉嫌扰乱市场秩序”,被处以15万元的罚款,并且在售出400张1元机票后,这一特惠活动被迫停止。

尽管如此,王正华并未因此气馁,而是坚定地继续推行廉价航空的理念,并贯彻到底。

虽然因为低价,飞机上存在着无餐食、座位硬、空间窄等问题,但网友们并不在乎:“只要他不嫌我穷,我就不嫌它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而,春秋航空的机票备受市场追捧,销量异常火爆,在成立一周年便实现了盈利1000万,第二年盈利3000万,第三年盈利8000万。

此后王正华举起低价航空的旗号,越战越勇,并成功跃升为中国首家低成本的航空公司。

与此同时,创始人王正华的个人财富也同步实现大幅增长,身家达到了20亿人民币。

2011年,春秋航空的营收入攀升至43亿人民币,净利润达到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0%。

2015年1月,春秋航空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只上市的民营航空公司股票,开盘首日,市值超过500亿。

这一年,王正华7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王正华成功将春秋航空打造为廉价航空公司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好奇,他将机票价格定到如此之低,真的能够赚到钱吗?

别说,他真的能赚钱!

他的抠门哲学运用在春秋航空的经营上,得到了极致的发挥。

首先,机舱不设头等舱。每架飞机足可以比普通飞机多出20多个座位,这样算下来每个人的成本就减少了差不多14%-15%的开支。

其次,春秋航空为了提升座位数量,选择不提供航空餐,王正华甚至决定拆除机舱的厨房,以腾出更多的空间增设座位。

他曾公开表示:“假如权威部门批准,我敢售卖站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验证这一设想的可行性,春秋航空尝试了一次创新,对站票发起了一场广泛的民意调查。

超过六成受访者力挺春秋推站票:“有站票,就敢尝试!”

他们纷纷表示:预算和空间都不是问题。

另外,为了提升座位数量,春秋航空还在飞机内部设施上采取单一舱位设定,减配座位后背小桌板,取消座椅后仰调节功能,并缩减座椅间距等,从而摊薄单位成本。

春秋航空不提供免费行李托运,想要在飞机上享受服务,毛毯、矿泉水、飞机餐都得额外花钱。

当然,你可以享受春秋航空不间断的推销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降本增效,春秋航空还采取了一系列精细化的能耗管理措施。

春秋航空旗下飞机基本都是空客A320系列,机型单一,维修方便。

据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春秋航空在飞机及发动机维修一项花费的支出仅为2.96亿元。

为了节约燃料,春秋航空的飞行员们接受了高标准的培训和学习,在保障安全的同时,采取高空飞行等策略以降低油耗。

除此之外,春秋航空也绝对不会让别人赚自己的钱。

国内航空公司的机票销售,使用的是中航信开发的系统,每一张机票销售,中航信都会收取高额的系统使用费。

但春秋航空坚决不肯加入中航信,光这一项就能节省上亿的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然是“你永远不知道,春秋航空在什么地方省钱了”。

不过即便服务不好,春秋航空仍然受追捧。

2023年春秋航空的旅客运输总量显著增长至2413.3万人次,比2022年强劲增长了77.4%,其国内航线客座率高达90.3%。

正如王正华所说:“钱一半靠赚,一半靠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一半靠赚,一半靠省。”

这是王正华的母亲从小就对他念叨的话,而王正华也奉行了一生。

春秋航空位于上海虹桥的总部大楼,是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宾馆改建而成的,充满了年代感,看到它,你很难想象它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总部。

直到2020年,春秋航空才开始建设新的总部大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王正华使用的办公室不足10平米,最显眼的家具是一张用了20多年的沙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差时,王正华从来不坐头等舱,他总是自带泡面和榨菜,住最便宜的旅馆。

他的衣服能够连穿八到十年,衣物上补丁摞补丁,最大的补丁有24厘米×34厘米,但却始终干净利落。

王正华曾说:“资源有限,我们要为后代留下更多。”

他还曾给公司立下规定:领导全部不备专车,倡导合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自己抠门,王正华对员工却是非常慷慨。

他本人持股只有30%,剩下70%股份直接给高管和员工,并定下规矩,员工工资绝对不能少。

其实,早年在春秋国旅改制时,王正华已经是这样做了。

身为企业创始人,却只把20%股份留给自己,原街道、高管们分别占了5%和65%,剩下10%股份分给员工。

因而员工干劲十足,大部分员工认为,工作虽然辛苦,但企业的发展前景却给他们带来希望。

王正华更是强调说:

“财富对我来说,少一个零还是多一个零都一样,但是钱给大家了,大家就会觉得自己是公司的主人,这样对公司的发展很有好处。”

为老百姓考虑,为员工着想,看似抠门的王正华,却造就了最安全的春秋航空。

今年2月,春秋航空以连续安全飞行300万小时,被民航局授予“飞行安全三星奖”。

王正华看中的也正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准时、安全、实惠。

这也是王正华成功的秘诀。

毕竟对于老百姓和打工人而言,有没有额外的优质服务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能够买得起一张飞机票。

参考资料:

网易:《2023,这12家航司赚钱了!》

界面:《春秋航空市值400亿,一半是赚出来的,一半是“变态抠门”抠出来》

中国航空报:《春秋航空的春秋往事》

搜狐:《春秋航空王正华:40岁弃政从商,他将“春秋大梦”做出春秋大业》

作者: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