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了“聚力攻坚看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十一)——市商务局专场。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戴斌宏介绍了2024年以来聊城市商务工作有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斌宏介绍,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按照“聚力攻坚突破年”要求,践行市委“三提三敢”工作要求,树牢有解思维,推动商务系统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发展势头更加充沛。1—5月份,全市预计完成限上零售额149.1亿元,同比增长约13.1%;全市完成出口123.8亿元,同比增长2.1%;全市预计实际使用外资5709万美元,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32.1%。

争先创优更加强劲。今年以来,我市落地大龙网、冠青产业园等15个外贸重点项目,实现出口3.5亿元;积极争取二手车出口试点,维伟动力、北斗泰诚等9家企业获得二手车出口资质,全年预计出口6.5亿元;共4家开发区列入今年全省开发区东西合作共建名单。

开放支撑更加有力。今年3月,省政府同意我市设立保税物流中心。鲁西国际陆港海关监管场站前5个月带动出口1.5亿元,居全省内陆港首位。高效推进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持续完善,目前,平台上线企业91家,带动跨境电商出口6.4亿元。

具体来看,我市主要围绕消费市场、商贸流通、电商发展、外资外贸等方面发力,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聚焦政策引领,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围绕“消费促进年”活动主题,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促消费,着眼基本生活消费、休闲消费、大宗消费等领域,持续推出一批促消费政策;积极组织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系列促消费活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费需求。深入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畅通消费品更新消费循环堵点,推动汽车换“能”,推动家电换“智”,推动家装厨卫“焕新”,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聚焦扩大内需,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实施传统商圈提升改造,推进省级试点柳园路智慧商圈建设,通过改造提升,商圈内营业额同比增长24%,日客流量同比增长35%,商圈内空置率下降至4.6%。推荐香江路智慧商圈申报第三批省级智慧商圈试点,推荐万达广场、金鼎购物中心申报省级智慧商店。研究制定《聊城市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重点建设1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山东景阳冈酒厂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同时,印发了《聊城老字号示范创建及保护促进办法》,推进聊城老字号示范创建,夯实老字号保护体系。

聚焦数字经济,扩大电商发展规模。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省级电商直播基地8个、省级电商供应链基地8个、省级电商产业带3处、山东电商云仓1家、山东直播电商企业2个。山东金号家纺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5月份,我市累计网络零售额88.8亿元,同比增长23.7%,增幅列全省第二位。其中,实物累计网零额78.7亿元,同比增长23.2%,增幅列全省第三位;农村累计网零额42亿元,同比增长32.6%,农产品累计网零额19.8亿元,列全省第五位,同比增长41.3%。

聚焦市场主体,塑造外贸竞争优势。举办聊城市外贸政策宣讲会,梳理外贸六大领域十七方面惠企政策,面向全市600余家外贸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宣讲,取得良好成效。实施《聊城市2024年境外市场开拓计划》,组织参加大阪展、墨西哥工业展等72个境内外展会,加速聊城企业国际营销体系布局。争取各级外经贸专项资金,对51家积极应对红海危机企业的海运保险费给予扶持,对国际市场开拓、出口信用保险投保、外贸新业态培育等领域开展支持。

聚焦重点项目,提升利用外资水平。4月,我市相关部门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开展境外招商活动,召开3场经贸合作推介会,宣传推介聊城优势产业,洽谈推进项目合作。在5月份举行的2024港澳山东周活动期间,我市签约外资项目4个,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合同外资2.24亿美元。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落实好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等政策,今年以来,推动2家企业实现利润再投资1642万美元。

文/记者 林晨 图/马新涛

来源:新聊城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