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9日电(记者雷肖霄、王淑娟、范超)数据加速跑、积分当钱花、纠纷巧化解……有“暖城”之称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作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之一,近年来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区域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径,打造了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样板。

  数字赋能,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戴着由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研发的老年人智能手环,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春山街道神华康城社区居民赵双在在药店完成了一次线上支付。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线上支付不同,这款手环并不需要老人进行任何操作,仅由店员扫码便可完成支付。

“这个手环还有检测血压、拨打紧急电话等多个功能,戴上以后感觉给老年生活上了一层‘保险’。”赵双在乐呵呵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工作人员在使用鄂尔多斯“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便民服务平台

提升老年人支付便利化,是鄂尔多斯提高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依托“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便民服务平台,鄂尔多斯积极搭建“码上生活”“码上治理”“码上服务”等功能场景,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全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菜”,探索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新路径。

依托“多多评”数字平台推行的“二维码+”智慧治理新模式,当地已为康巴什区4个街道19个社区居民定制了“一户一码”,搭建了“我的社区”“随手拍”“网格下单、全员抢单”等治理场景,基层社会治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作为该平台的研发团队,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子源介绍说,“多多评”平台目前已在鄂尔多斯市9个旗区全面推广,并成功落地青岛莱西市、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荣获中央政法委“政法融媒公共服务奖”一等奖,入选商务部全国“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平台累计注册人数突破127万人,成为鄂尔多斯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的重要抓手。

  多元共治,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走进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友谊街道联合综治中心,一块智慧大屏映入眼帘。依托这块大屏上显示的智慧综治平台,友谊街道利用智能探头、视频系统、大数据等多种智能化技术促进社区治理便利化的同时,也实现了辖区内人口信息智能采集和矛盾问题智能发现。

友谊街道所在的准格尔旗,因工矿企业多、外来人口流动性大等因素,各类矛盾较为突出。对此,在利用智能化平台实现高效化解矛盾的同时,准格尔旗紧盯基层社会治理的短板弱项,优化治理半径、统筹整合资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践行“乡安五事”工作模式,通过说事、理事、议事、办事、评事的方式,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让矛盾化解有灵气、接地气。

“我们整合平安建设办、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律师工作室等资源,联合法院、矿区法庭为涉法涉诉信访件提供法律解决途径,搭建‘一站式’解决矛盾诉求平台,推进办理法治化,今年以来已调解矛盾纠纷63件。”友谊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政府治理”变为“多元共治”。上述负责人介绍说,在街道、村社区、旗直部门、驻地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合力下,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为群众塑造了风清气正的社区环境。

  共享共富,发展基层集体经济

在位于鄂尔多斯东胜区建设街道的亿利金威社区广场西侧,一个红绿搭配的彩钢房格外引人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亿利金威社区打造的便民市场

“我们利用社区闲置空地将这里改造成便民市场,方便群众日常所需。”亿利金威社区党支部书记郭培培介绍说,便民市场里的鲜肉、果蔬、日用品等各类商品一应俱全,能够满足周边11个小区居民的日常购买需求。

小市场牵动大民生,开办便民市场只是该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第一步。2023年,亿利金威社区经过不断探索,创新成立了由居委会100%持股的鄂尔多斯市哈尼合作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招募社区合伙人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形成以便民市场、红火夜市、社区成长教育、帮办代办为主体的业务网络,持续扩大社区集体经济“朋友圈”,推动党建链、产业链、服务链深度融合。2023年,该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07万元。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区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进一步反哺社区发展,不断强化了基层治理成效。

对社区内“一老一小”开展赡养、托育服务;改造升级社区内基础设施;提供心理咨询、护理、送医上门等服务……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推动基层治理实现共享共治。

“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了,我们是最大受益者,不仅生活环境有了改善,而且在小区就能够享受到家政、养老、托幼、文化等优质服务,幸福指数‘爆表’,增强了我们对社区的归属感。”社区居民纷纷点赞道。

“经过一年的运行,我们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初见成效,很受鼓舞。我们将继续关注居民多元需求,拓宽创收渠道,不断让‘家底’更殷实,重点提供群众急需紧缺的服务,让社区居民感到放心、舒心、暖心。”郭培培说。

据了解,截至今年3月底,亿利金威社区所在的东胜区已有15个社区探索实施集体经济实体项目,为社区发挥基层堡垒作用持续注入力量源泉。(参与调研:陈冉、王正润、李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