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15日,36氪WAVES新浪潮2024大会在北京郎园station·仓酷顺利举办。WAVES是浪潮的意思,也正是当下年轻人勇于追梦,敢于创造精神的缩影。大会以”别回头、向前看”为主题,不仅聚集了中国创投行业头部大咖嘉宾,还邀请了青年学者、科学家,年轻的创业者、创作者等多元化的嘉宾加入其中,共话时代命题。

此次WAVES大会聚焦四大板块:理想与现实、科技与人文、探索与深耕、传统与变革,每一个板块都指向年轻人关注的热议话题。都说人生是旷野,但是实践发现人生更像是海面,时而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时而巨浪滔天、风浪不止。Waver们没有在浪潮中随波逐流,而是靠自己的力量迎浪而上。

36氪作为一家和创投行业共同成长起来的商业媒体,一直和那些年轻的血脉一起探索边界、洞察未来。此次峰会,我们聚焦于创投,但又不止步于创投,我们和不同领域的人一起谈感想,和不同年龄的人聊未来,共创多元场景下的创投party,打造商界独一无二的视听盛宴。

本场话题参与者分别是:格子互动创始人凌天格、VAST创始人、CEO宋亚宸、 Aiuni AI 创始人胡雅婷、「暗涌WAVES」资深分析师黄祝熹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有浪的地方

黄祝熹:今天Panel的名字叫「去有浪的地方」,邀请到三位95后创业者来到现场。上一场最后一个问题问,AI是不是年轻人的机会?很高兴听到投资人们的回答,还是非常相信年轻人的。而我们这一桌的所有年轻人,都是投身于AI浪潮的创业者。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创业故事,你们都如何对外描述你们做的事情的?

凌天格:大家好,我是凌天格2000年出生的00后。我们现在主要做的事情是实时利用AI增强人声,全球有150多万的用户,服务ToC端,马上推出后续的两款产品,一款是油条,可以实时的改变大家的口音。还有实时的声音到声音的翻译产品。做这件事的起源很有意思,开始读书很喜欢玩剧本杀,所以先做了一个线上剧本杀的App「Halo 剧本杀」。我们当时观察这样的需求,可以基于不同的角色人物和形象做声音皮肤实时改变声音。后面发现声音变换不仅局限于剧本杀这一个场景,我们现在做的还行。

黄祝熹:你们的产品为什么命名为大饼、油条?

凌天格:大饼(dubbing)就是利用别人的声音说话,这是一个换音色的产品。油条(utell)其实也是音译的,就是“你说”就可以了,我把你的语言和口音都会修正好。其实就是好玩,好玩的同时也有一些意思。

黄祝熹:典型00后的思维方式,有趣、好玩很重要。

宋亚宸:VAST是做3D大模型的公司,大家可能听说过语言大模型、图片大模型、视频大模型、声音大模型、音乐大模型,3D是非常特别的赛道。在语言、图片和视频等等赛道,中国是属于落后的状态。3D非常的不一样,我们在3D大模型赛道是全世界最大、最好的,在海外拥有几十万的开发者使用我们的3D大模型。同时,我们也有两三百家专业的大客户,他们在使用我们的3D大模型,在游戏、动画、元宇宙、3D打印、柔性化生产、工业家居和鞋服中使用,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做这个的核心原因是自己特别喜欢打游戏,我是个游戏迷,我住校,爸妈不在就玩游戏机,后来在手机上电脑主机上玩,工作以后也玩游戏,我从小对游戏虚拟世界特别感兴趣。我后来在商汤做AI+动画和AI+游戏,后来创业做AI+3D,第一个落地场景就是游戏。

胡雅婷:大家好,我们的产品是Aiuni AI ,我是北大计算机系毕业。我一直非常喜欢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北大计算机系的时候非常喜欢图形学,一直在做图形学方面的科研,包括自己也会做3D建模和动画方向。我们现在在做的是利用AI技术生成多模态4D内容,应用在动画影视新媒体艺术等领域。目前我们已经开源3D生成的算法,产品中也在陆续上线模型场景动画分镜的生成功能。通过3D模型生成、场景生成、角色生成、动作生成,以及云端渲染合成的方式来生产端到端的CG内容。

卷、使命感与细水长流

黄祝熹:与其他嘉宾不一样的是,我们发现AI领域的年轻创业者,人均回复微信的时间大概在凌晨1-3点期间,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作息,因为年轻习惯熬夜了、还是因为创业实际非常艰辛的?我们在感叹啊,是不是太卷了!大家都是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来到创业的这条道路上,当初想过创业是这样的状态吗?

胡雅婷:我当时比较相信接下来会出现新模态,不需要在互联网中内卷,我自己也比较相信内容升维的方向,所以开始做创业。当时会做很多3D元宇宙的方向,但那个时候还没有AIGC,我应该是创业一年以后就遇到了AIGC。那个时候可能刚开始是文生图,我们也关注它是否可以形成3D,以及视频动画等等。没有想到很快变成现实,我们也确实实现了这些算法。开始创业以后,可能会忙一点,我们有一些用户在海外,所以大家的作息没有那么健康。

宋亚宸:我不想创业的,因为创业打游戏的时间明显减少了很多(开玩笑)。跟两位不一样的点,我可能真的有几段不错的“厂里”工作经验。但说实话,为什么要创业呢?就是人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觉得别人都不够聪明或者说这个环境是不足以做我想做的事情,所以开始连续睡不着。我一直探索大众级别3D生成和互动内容相关的事,恰好2022年年底的时候谷歌发了一篇论文,这与我一直想做的事不谋而合,但我发现业界仍然没人做相关的事,没有办法,只能出来创业。

创业了以后,发现自己之前的心理负担比想象中的大,出来了以后真正创业了好像也还好,误打误撞的到了现在。

凌天格:我创业和基因有关,我们在团队里擅长找PMF,擅长赚钱。开始就是和同学做了一个ToC应用,剧本杀的产品,那个产品收入还可以,一下子破百万每个月。你做了一个项目挣钱了,肯定要继续做下去。做项目的过程中也持续基于用户的观察和交流发现更多需求。我们先有一个小的需求解决它,然后又发现了需求又解决,然后一步一步的往上做。

最开始对创业的想法,预期和后面是不一样的,开始觉得创业是很有使命感,很苦大仇深,很难的事情。但其实做的过程中,我们一开始也是有点苦大仇深的996的干,后来发现创业是一个事业,更多的细水长流,持续的小步快跑会更好。我想要什么,我想得到什么,现在的状态是可以给团队人支持什么,可以给他们什么帮助,会有一些小的变化。

困境中寻找共解

黄祝熹:其实作为一位年轻的创业者,不管是在创业的过程中跟合作伙伴、还是说跟投资人沟通,可能都会受到一些提问或者是质疑。你们在过程中收获到可能最多的质疑是什么,你们都是如何应对的?然后重新调整自身,继续向前?

凌天格:(笑)我来问一个:“宋亚宸,你们的壁垒在哪?”。

宋亚宸:我先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啊。我长的比较显老,所以说大家比较难猜我的年龄,一般没有怎么受到真正的质疑,尤其第一面的时候没有怎么受到质疑。我有一个优势,当不说年龄的时候,我就可以跟老同志交流;当说年龄的时候,我又可以跟咱们一起聊,我没有同辈人。这对我来说都是有优势的。

凌天格:我觉得年轻人创业要找到自己的优势,作为一个2000年出生的本科毕业生,你之前没有很好的创业经历,别人不一定相信你会做成事。你没有很多的技术深耕,那你的技术到底在哪里?怎样利用优势找到合适的人,找到钱,找到事,这就是比较有挑战的,我们发自内心确实也觉得很有挑战。

黄祝熹:你如何说服投资人和创业伙伴跟你一起坚持下去?怎么说服投资人拿到那笔钱?

凌天格:我们有收入。

黄祝熹:这个很硬核。

凌天格:其实要分阶段,最开始的时候觉得这件事本来也有收入,不要你的钱也可以干,要了你的钱会干的更好,这是要钱的理由,但不能一直用这个理由说。到了第二轮、第三轮甚至拿到海外投资人钱的时候要有不同的视角,事肯定要做的越来越大。开始是很小的点,如果不往上也没有办法。

黄祝熹:就是要更新叙事逻辑,在不同的阶段找到不同的目标,再进一步推进。

宋亚宸:我再回应一下天格的问题。我们最早拥有的壁垒的是技术壁垒,我们达到了全世界最牛的3D大模型,效果最好、速度最快、成本最低,各种各样的指标都最牛的状态。技术领先有周期性,不管看自动驾驶也好,还是人脸识别也好,大体状况是到了某个的状态,大家的技术差距不那么大。长期视角看,产品力做的好真正在场景里创造价值,真正能够在里面获得收入和利润。

我们其实是一个类似于技工贸的逻辑,你们是贸工技的逻辑。慢慢随着阶段不同,我们也在小步快跑。一方面是通过几百家付费客户积累行业know-how,一方面也逐步积累收入。所以壁垒一定是我们先从技术开始,然后再到产品和商业化。

胡雅婷:我00年本科,还是女性创业者,之前和投资人的过程中,比如说他们很多也会说,你作为一个00年的女性创业者不适合讲技术驱动的故事等等,或者说在当你说要做一些AI新模态的时候,大家不一定相信你可以做出这些算法。

确实还是得足够相信和勇敢,并且可以找到这些真正在做前沿算法的年轻人。我们最近研发出来一些算法结果,还是超越了我们研发的预期和市场现有方案,能够在更低推理算力就可以起到泛化性和超精度的效果。最近开源的3D算法在海外社区是热榜的模型,我最早做算法竞赛的时候就没有女生,所以我认为女性创业者也可以做算法。

自我认知与成长变化

黄祝熹:创业前和创业后,你们对自己的认知有什么样的改变?个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宋亚宸:两个点。第一,对工作和对公司的理解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第一次做1号位,只有自己的利益是和整个的利益完全一致绑定,当你坐1号位的时候,屁股决定脑袋。你思考的问题和你在想的方向,每天焦虑的事情,这与你真正做的行为,与之前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二,创业总是有很多的困难,我们遇到各种黑天鹅——创业会加剧人生中波峰和波谷。在波峰和波谷中持续的训练会使我面对其他的事更加从容;同时我也非常期待创业可以给我带来更深的波谷和更高的波峰,也算是一种额外的体验。

黄祝熹:体验阈值会变得宽,而你在中间可以变的更加平稳、冷静地处理问题。

凌天格:创业前和后差别不大,屁股决定脑袋是对的,但周围坐的人也决定了你。我创业之前就是和同学和伙伴一起做小的产品,创业后还是和他们一起做。屁股和脑袋以及桌子的变化不是很大,这是很幸运的事情,也是很难得的事情。至少在状态上,还是挺好的。我们开始的预期是马上暴富一下子成功,结果做的时候会发现大部分的事都不是很奏效,不奏效的同时总规会有更多的办法。我很多的同事说我有办法,总是可以想到不同的招,哪怕招不一定有效,还在一个一个的试,试的过程就是时间和人以及钱的成本。保持淡定,开心快乐,不要苦大仇深。

黄祝熹:你个人因为同伴没变所以变化不大。那你作为leader的层面来看,整个创业团队有没有跟以往不一样的气质和干劲,不同的状态?

凌天格:1号位要带团队冲,跟得上就继续带着冲,跟不上就找合适的人一起冲。公司2021年成立3年的时间,95%的公司可能活不过3年,肯定会有变化的。我认为挑战在于作为义字当头的湖南人,是如何把伙伴带着一起往前冲,这是很有挑战,也是很享受的事情。

黄祝熹:雅婷在创业之前、之后有什么个人的变化?

胡雅婷:思维方式会有很大的转变。刚开始创业会从个人的创造力出发,你想实现什么样的产品,创造什么样的模式。我后来户反复训练自己从需求和用户以及场景出发,我每天和人交互的模式会受到影响。我们投资人会培养我代入的思维,你和用户聊的时候就可以代入用户的视角。我和团队,不管是合伙人还是成员相处的时候,也会代入他们的视角想互相之间的需求是什么,我可以满足他们的什么价值。

黄祝熹:共情力的提升,以及站在别人的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

组建团队的奥秘

黄祝熹:去年开始有一个测试非常火MBTI,很多年轻人都会用这个理解自己、或者说来标签自己。不知道大家的MBTI分别是什么,以及了解自己的MBTI以后,是否会用这个分类团队小伙伴。大家都怎么筛选你们的创业伙伴,以更匹配方式组建团队、以匹配竞争激烈的创业之中。

胡雅婷:我的MBTI是ENTP,但我可能是E和I差不多,然后偏E一点点。但我的NTP就是90%以上的,就是纯粹的NTP。虽然可能我外表看起来很好,但ENTP是比较叛逆的,就是你会想做一些比较创新的事情,然后有一些反叛精神在。我们团队什么人格都有,我筛选伙伴的时候,除了大家都会相信AI和算法,我们团队的人可能也都比较喜欢艺术或者是我们也会看大家的气质气场是否相合,看是否真正喜欢我们生成创造这些东西。

黄祝熹:据说ENTP是非常有创造力、有审美的人格类型,例如爱因斯坦。

宋亚宸:我是ESTP。我对MBTI的理解,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火的,HR跟我说的,学习了半天也不清楚。我开始觉得这个跟玩游戏抽卡一样有P就一定要有J,有E就得有I,大家有一个搭配,比如开始建团队就想这个人是ESTP,那个人的MBTI一定得是完全不一样的。真正实践出来以后发现反而把一类人放在一起,可能产生更大的冲劲,他们的沟通会更加顺畅,而且理解的方式更加一致。如果是运营,我们一定要都是E和P。如果技术是E天天出去玩和演讲,可能也没有办法好好做算法。不要强行在团队里做搭配,如果团队是一把刀,你做到足够的极致和锋利,全部都是E人、P人、N人往前冲就可以了。

黄祝熹:思维方式一致的确可以减少很多沟通成本。小红书对ESTP解读有一句是“一个有魅力的混蛋”,你认可吗(笑)?当然更官方的描述是:很有潜力成为成功企业家的人格类型。

凌天格:(笑)准确!特别有魅力。我测试了三次都不一样,也许我就是一个多变的男人。跟做公司一样,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一直在变化也不是坏事。什么样的人合作,因为我不信MBTI,你想变成什么样,你就很容易选到。

我们招人的方式是喜欢招聘一些怀才不遇的人,但这个很难定义什么是怀才不遇,我们可以排除有才有遇和无才无遇的人,这两类不招,剩下的大概率就是怀才不遇。我的同学已经去大厂一年30万美金的应届,这样的人不好招。有的在国内大厂做出0-1有很好收入的人,他自己可以出来创业,所以怀才不遇的可以更好的选择到。

学习偶像、成为偶像

黄祝熹:创业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需要被激励的时刻,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刻。像你们在创业的过程中,有没有创业偶像或者是比较重要的人可以给你们精神力量的支持?

凌天格:我的偶像和MBTI有点像,一直在变化。大部分人小时候的偶像都是爸爸妈妈。当你读书到大学以后,偶像可能会变成某一个教授或者很成功的学者。我的偶像就是马斯克,他做了太多0-1,共识、非共识的事情。偶像就是你想变成那个人的样子,大家都应该是自己的偶像。如果从现在我们作为创业者来说,我就该说自己是自己的偶像。最近爆火的《庆余年》,自命不凡才能真正的成为不凡。年初《繁花》里,汪小姐说的一句话,要经常庆功,才能成功。你要自命不凡,相信自己是自己的偶像,你才可以真的成为偶像。

宋亚宸:我父亲也是创业者,而且在我的定义里他应该算是很成功的创业者。我从小是没有意识到他说的有些东西是有意义的,所以我在叛逆期都觉得他说的拉跨,完全不听。我自己创业以后他说的是对的,我经常找他聊,然后怎么理解创业,他之前是怎么创业过来的。我发现慢慢的不够用,尤其是今年开始慢慢不够用了。

我也看马斯克,我学别人怎么当CEO和创业者,读乔布斯传、马斯克、哈默和毛主席传等等,不断学习他们怎样一步一步的走过来创业成功。耶 稣也算是非常重要的创业者,还包括很多优秀的创业者在我们身边,包括合作伙伴。这是我最近在努力学习的东西。之前很少看成功学的书,认为都是不行的人看的书,我都看历史和文化。最近发现要好好的读一下,学习别人是怎么当CEO。

胡雅婷:皮克斯的创始人是我的偶像,我很喜欢3D动画领域,当时看皮克斯的发展过程。这是影视艺术,拿过很多奥斯卡的公司,但创始人也拿了图灵奖,最早提出了3D动画最基础我们一直在使用的算法,包括曲面细分以及材质贴图。当时真的非常打动我,前沿的技术确实可以和艺术有一个非常好的结合。我当时看他创业开始时写到,我知道现在要用计算机创作长片三维动画,这件事需要做十年,但我会坚定的实现。我们现在要利用AIGC技术生成无限的三维动画,这有很多跨模态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也会坚定做,这确实给了我很多具象化的激励。

黄祝熹:祝愿大家沿着自己偶像的道路,成为自己的偶像。

AI影响之下的未来世界

黄祝熹:最后,请大家总结一下对未来AI影响之下世界的设想吧!

凌天格:我们主要专注做声音到声音的AI增强,无论是说话的音色、口音、语言都可以做实时的改变,第一款产品大饼AI变身在全球做的还可以,收入养活自己团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第二款产品下半年发布,油条AI,可以实时让每个人做改变,台湾腔就可以。第三款产品就是任何人说任何的语言都可以高效的,有感情的沟通。

作为创业者先聚焦自己在做的事情,把声音的模态先做好,不是文本转语音,而是声音到声音的模态做到第一,我们认为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这已经可以改变大家交流的方式。

宋亚宸:AI是一个技术,但真正落地的时候还是看特有的场景,它赋能什么场景,做了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是做AI3D大模型,核心就是讲讲未来3D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公司开始不止是做AI3D,开始认为3D是文字、图片、视频、音乐、声音以外,唯一一个没有自己的大众级别创作者工具的平台。文字有Twitter,视频有Youtube和抖音,声音有喜马拉雅,但3D是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内容平台。

而内容平台的商业化被无数次的验证,我们开始做3D的抖音,或者说叫3D的抖音也可以,开始有几千个开发者做3-5分钟游戏体验的3D内容。3D内容的创作门槛太高,这是非常关键的事情。比如说我问大家,大家会发小红书,如果你发1个小红书收你20万,你就不发了。或者说我让你发一个抖音,然后等三年才能把视频传上去,可能你就不发了。3D面临类似的问题,就是3D的创作门槛和成本太高了,导致他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大众级别的创作。缺少大众级别的创作工具,我们做3D的抖音,但3D的手机摄像头没有被发明出来,我们认为3D的大模型如此关键。因为文字、图片、视频有特点,所谓的AIGC文字、图片、视频早就可以做了,你不能打字和拍照吗,文生图、文生视频只是多一个选择。但3D不一样,在座的各位和门口的大爷没有人会做3D的内容,我们做的就是拓展人类的虚拟创作的能力边界,这件事非常关键。

未来每一个人,包括在座的每个人,包括看直播的每个人都有能力创作虚拟的内容,而且以几乎零成本、零门槛的方式创作虚拟内容,每个人都可以消费自己想要的3D内容。大众级别的创作者工具没有达到大家都好用的状态,我们的产品是3D生成,我们达到了V3.5的水平,今年底可以达到V4-V5的水平。相信大家可以零成本的方式创作33D内容,可以带来大量的商业化价值。

胡雅婷:我们做的是多模态4D方向,也非常相信3D内容的未来一定会到达。我们最近上线了图片生成的3D产品,同时我们也想3D的下一步是什么。

我们团队很相信4D的方向,我们会为3D增加时间的维度形成4D内容,结合视频、动画、图形学的多模态算法,让它变得更加的具像化,可以交互,更加立体化,并且确实可以承载内容。我们发现很多的用户并不是真的需要一个3D格式的东西,尤其在VR、AR没有真正的到来之前。但这样的立体化表达,比如说相比AI视频,4D方案可以生成更加角色一致,场景一致,更加有叙事能力、生成时间更长的内容。

我们最近主要结合3D视频动作等等模态生成4D的内容,我们一张图生成场景,文本描述生成动作、自动化的运镜渲染合成,最终渲染成4D的动画视频,可以把传统繁琐的动画影视和特效的工作,让人人都可以使用,让这些数字内容无论在虚拟世界中创作,还是直接和现实的视频合成,都可以让大家自由的表达和创作。最终还是前沿技术和结合艺术的事情,3D和4D都是我们想探索的新模态。

黄祝熹:感谢大家的分享和畅想,也感谢大家到来,可以让我们一览95后创业者的风貌!一起期待未来AI改变世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