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主持召开了第十三次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协商会议,确定了年内将重点推进40个铁路项目,含2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和20个储备开工项目。

其中新开工项目中包括9个高铁干线项目(设计时速≥200公里)。此前,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原计划2023年开工的长赣、合湛、武梅高铁则继续顺延至今年开工。

这些项目基本都是“八纵八横”高铁通道未贯通路段和加密路网覆盖面的高铁区域连接线,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区,也契合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国家重大战略。

很多项目早在数年前就完成了可研甚至初设方案的编制及审查,甚至连续多年纳入年度开工计划,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期开工,但今年基本都会有大的突破。

其中长赣高铁更是早在2022年10月可研就已批复,2023年批复未开工项目则是合湛高铁和龙龙高铁武平至梅州段。

今年,国家又先后批复了宜昌至涪陵、焦作至洛阳至平顶山、铜仁至吉首和兰州至张掖高铁武威至张掖段4个项目的可研报告。至此年内计划开工的12个高铁项目已获批7个。

另外计划年内开工、正加快可研批复的还有5个项目,分别是宜昌至常德、湛江至海口、温州至福州、石家庄至雄安新区以及合肥至宿迁高铁宿迁至泗县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项目中,只有温福高铁是在年内突然加速的,从去年底预可研评审到今年5月可研评审,仅半年时间。作为沿海通道甬广高铁的重要段落,在漳汕段已开工和甬台温段短期难以启动的前提下,其建设对打通杭州至广州时速350高铁通道至关重要。

长赣和合湛高铁这两个项目都是“十三五”铁路规划仅剩的未开工项目之一,目前离正式开工都只差临门一脚,都卡在环评批复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赣高铁长沙城区段噪声治理问题目前生态环境部、国铁集团及湖南省之间仍未达成一致,短时间项目未有可见进展,但总体还是在稳步推进中,线路方案预计也不会有大的变动。由于环评报告需总体批复,分省分段开工目前来看也不现实。

合湛高铁历经近十年,研究了时速200公里、250公里、350公里等多个不同技术标准的方案,终于在2023年5月按时速350公里获批建设。但一波三折,受广东段环评公示影响,至今年5月,项目环评报告才正式公示并上报,根据官方答复,预计要7月份底才能获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昌至涪陵和宜昌至常德高铁均是“八纵八横”高铁通道的重要项目,与其衔接的路段均已建成或在建,项目打通了沿江和呼南通道的“断头路”,在路网中起到了承东启西和连南接北的作用。

其中宜常高铁早在2017年就已完成可研方案,由于线路走向争议和与沿江高铁的衔接等问题,前期工作一度停滞,终于在2023年初湖北、湖南两省达成一致意见,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目前已进入全面定测阶段。

宜昌至涪陵高铁则是2018年《推动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中的远期规划项目,也是时速350公里沿江高铁主通道的关键段落,原计划在2025年以后启动建设,为确保沿江高铁主线2030年左右贯通,目前进展已大大提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湛海高铁作为包(银)海通道的重要段落,在2018年完成可研方案编制后就几无进展,2023年初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加快重新提上了建设议程,受之于琼州海峡过海方案和高铁码头建设影响,原有建设方案发生了重大变更,需重新审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焦洛平高铁是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和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底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2022年5月国铁集团发布勘察设计招标公告至今年5月可研获批,进展在这12个项目中算比较正常和顺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仁至吉首铁路、龙龙高铁武平至梅州段和兰张高铁武威至张掖段也均是重要的高铁区域连接线,将打通玉屏至铜仁、龙岩至武平以及兰州至武威高铁断头路问题,可形成郑州至贵阳、杭州至广州、兰州至新疆的高铁新通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铜吉铁路更是早在2017年就已完成可研审查、2021年完成初步设计,受可研批复前置要件影响连续几年都未能获批和按计划开工,今年可研批复通过后年底前开工问题已经不大。

石雄城际铁路在2020年召开过一次可研审查会,原计划当年开工,后由于投资主体调整等原因,项目由省方控股变更为国铁集团控股,受建设时序影响,前期工作一度搁置。至2022年底京唐、京滨城际开通后进展明显加快,近期二次环评已公示,即将进行初设审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宿高铁宿迁至泗县段建设则是迫在眉睫,虽然线路全长不到60公里,但对构建合肥(武汉)至青岛高铁通道至关重要。与其连接的合新高铁2025年即将通车,潍宿高铁去年已全面开工。该段受跨省协调影响,前期工作也历经了数年,如不尽快开工,则合新高铁建成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断头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