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南京生活圈去了趟石榴新村原地回迁选房现场,很有感触。现场安排得很好,各个部分逻辑感也很强。公示区、候选区、选房区、签字确认区等都井井有条,流程非常顺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也做了很多细心的设置,比如矿泉水、早餐包子、大风扇等,让居民可以安心地进行等待和选房的过程。不过石榴新村在哪?这个原地回迁项目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石榴新村的过去

01 石榴新村的过去

据我了解石榴新村的房屋大多是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非成套住房,而这些住房普遍缺乏消防、卫生等配套,居住条件差,安全隐患很突出,属于典型的“城中村”危旧房片区。根据统计有权证居民 388户,涉及常住户籍 510户、1500余人,涉及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至于为什么这一片的住房条件会如此差,这与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很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榴新村的房屋基本都是民房改造而来,当年下放回宁的人员较多。为了解决实际的居住问题,很多人家就开始不断加建,以增加居住空间。时间一长,建筑的密度就越来越高,甚至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间距只有1米左右,不仅没有采光,一旦出现火情,消防车也进不来,而且平时停车也很困难。由于密度太高街巷太窄,电动自行车转弯都很困难,更别提汽车了,下雨天就更糟糕了,生活质量可以说一言难尽。

同时房屋的结构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私拉乱接的电线更是普遍存在。所以不仅当地居民有很强的拆迁意愿,南京也希望尽早对这一区域进行更新,相当于是双向奔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此前石榴新村也经历过三次拆迁尝试,但都未成功,一方面很多房屋缺乏相关手续,另一方面住户不仅多而且还很杂,牵扯的问题非常复杂,常规的拆迁安置模式在户型上也很难匹配。多次陷入僵局没有结果,但是最后一次终于是找到了破解难题的办法。我不是当事方,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不过我从选房现场大家非常积极的行为,可以感受到居民迫切的心情,期盼的新房终于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早日实现大伙的梦想,南京决策层做了很多的工作,推出了很多创新的办法。一方面告别了过去的“一拆了之”的安置模式,而是以原地回迁为主,异地置换、货币回购、优先购买原地商用房屋相结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居民的认同感和可选择性。并按照一户一方案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充分定制化的设计。

为了得到居民的认可,据我了解这个项目,光设计方案就经过了约70轮的修改,全程居民深度参与。户型也经历很多次的调整,最终形成了20个面积段、36种户型。一般来说一个住宅项目面积段从小到大也就3-4种户型。36种户型着实夸张,但南京负责这个项目的团队做到了。为什么要做这样复杂的设计,就是为了充分匹配原有住户的需求,堪称深度定制,可见南京这项工作做得有多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看了一下户型,在保持功能完整的情况下普遍较小,充分照顾了弱势群体。而且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选到心仪的房子,公示区不仅仅提供单个户型的户型图,还完整的展示了整层的平面图,这有助于帮助大伙了解户型的位置、朝向等关键特性,相关工作团队考虑的非常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房屋的归属、继承等矛盾纠纷也是之前这一片区拆迁难以推进的原因,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南京通过各部门协同合作参与,向居民提供婚姻问题咨询、继承公证办理、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期间光协调家庭继承产权纠纷就高达558户次,这工作量可真不小,关键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耐心。

02 新家

02 新家

项目现场我们也去逛了逛,我们参观的工地是A地块。还别说这外立面看着就很不错,大飘窗、大阳台很是赏心悦目,采光很棒,整体的建筑质感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项目也是有地下车库的,只租不售,大约设置了100个。其他的各项配套也很齐全,除了居住,一些配套包括商业步行街也是具备的。我查了一下当年该地块的规划,未来的步行街长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地块就是我参观的位置,基本上已经接近尾声,目前正在收尾。内部的空间布置非常合理,疏密有序,有两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底商和住宅的关系处理的也很不错,甚至还增加了一处消防场地。相较于过去阴暗潮湿、拥挤不堪的居住空间不知道好了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片区域并非全拆全建,有部分设施还是保留下来的,比如小王府巷16号以及小王府巷清真寺。还有部分区域被规划成了街旁绿地,整个片区就显得疏密有致,古今交错。另外我注意到,小王府巷在这个过程中也被适当的拓宽了,通达性也更好,原有的市建设档案馆也将改成社区医院,整个片区在硬件配置上堪称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3 原拆原建

03 原拆原建

过去的拆迁,相对来说比较粗犷,虽然也尽可能满足了原住居民的需求,但大部分采用的还是向外迁移的模式。当然近郊建设的集中住宅区配套并不差,很多区域后来也都安排了地铁直通主城,甚至近些年不少医院的新院区也设在那里。但一方面这些配套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需要时间慢慢完善,另一方面终归是离开了很多年居住的地方,尤其对于老人来说其实是非常不舍得的,到了新的地方还得重新适应。

而原地安置,原拆原建就是非常理想的一种城市更新办法,也充分体现了城市人文和温度的情怀。而且在我看来,文化的真正载体并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只要这群人还留在原地,就意味着文化也保留了下来,人和物在一处才能有更好的传承,这是城市文化内核真正的精髓所在。令人欣慰的是这类更注重人文保护的城市更新模式不单单只有石榴村一个项目,未来还将在南京很多区域展开,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南京人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