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红海,经常有律师跟烟语君抱怨,如今的律师行业竞争太激烈了,特别是年轻律师,常常朝不保夕,入不敷出,不得不想着开辟第二职业才能维持法律理想。

再看看身边那些混的风生水起的律师,大多做出业绩的亮点,少有依靠法律专业,或是专攻市场营销,或是潜心社会关系,更有甚者,为了承揽案件不惜坑蒙拐骗,令知道行规法纪、司法现实者都为之捏把冷汗,大感以后如何交待、就不怕出事吗?

网上推销领域,且不说那些根本不是律师的法律公司人员,在视频里、直播里天天宣传着什么,“几万元的纠纷几百元搞定”、“离婚案件七日内立案一个月有结果”等等虚假承诺,某些实名认证执业多年的律师,也在天天发布着,“遇到冤假错案,三招解决”、“为弱者发声、伸张公平正义”、“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我作为律师不答应”之类的视频,让很多法律业者不齿,却引来不明真相者围观叫好。

记得的朋友圈有网友转发过以上此类视频时的评论,不要听他们多快时间通过诉讼解决了纠纷,自己挺身而出解决了多少冤假错案,拿出可以在裁判文书网上有着自己代理人明知的裁判文书验证一下试试。否则的话,口号喊的再漂亮,承诺说的再诱人,都是骗子!莫不是真应了那句话,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只有骗子才能满足傻子的需求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是,如此用话术骗术来承揽案件的,已经成了行业风气。曾经提过的,有一劳动者起诉用人单位的官司,烟语君听了案情介绍后,跟企业管理者说,赶紧调解了吧,官司打下去,只会越赔偿越多。

过了几天,企业负责人称,熟人介绍的某个律师称,只要给他3000元,保证劳动者打不赢官司,劳动仲裁就驳回了。过了几个月,仲裁结果下来了,裁决赔偿18000元。企业负责人很是后悔,当初调解1万元就能解决,可现在加上律师费花了2万多。

诸如此类的,还有那些开口就是自己公检法有关系的、可以有渠道搞定法官检察官的、专门处理疑难复杂案件的等等。这些律师敢于这么承诺和宣传,就是抓住了当事人遇到法律纠纷,都想着以最小的代价找到对案件结果一锤定音的渠道和方式。法律骗子就是抓住了当事人的这一心理,投其所好,大行其道。

造成的行业现实是,遵守行业规则、职业道德的正直律师,在这些骗子管用的虚假承诺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还无竞争力可言。等到当事人明白被骗之后幡然醒悟,要么是案件结果木已成舟,要么是已经彻底丧失了对法律行业的信任。

虽然道理是诚信为本、好酒不怕巷子深,可人家骗子律师就是瞅准了大多数人一辈子只打一次官司,根本不在乎口碑,大不了换一批当事人继续骗,反正有着巨大的潜在人群。看看近期不断爆出的法律公司、律师律所涉案的新闻,他们哪里会在乎什么行业形象、执业口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犹如昨天文章《律师触犯刑罚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就怕逆淘汰盛行》中写到的,近些年爆出的那些行贿律师,哪个不是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却大多没了后续处理结果,甚至有时任律协领导称,行贿法官20万元只为了让其在法庭上充分发言,案件曝光后,至今还是执业律师等等。

如此的行业监管不力,一是让社会大众知道了,口口声声强调规则、正义的律师,代理案件根本不用考虑规则法纪,影响案件结果的也得靠法律技术之外的力量;二是让更多的法律从业者明白了,即便不讲规则的代理风格即便涉及了刑事案件,也可以基本没有代价的“全身而退”。

如此的行业环境乃至社会形象,不仅带坏了行业风气,让更多的律师在突破规则的道路上跃跃欲试,而且让社会大众也相信法律规则在律师业务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助长了他们去相信那些关系律师、保胜律师?

由此,我们也就看到了律师界的撕裂,有人在据理力争不惜吵到媒体上的强调依法依规办案的重要性,告诉社会大众不要相信那些包赢律师、关系律师;也有人在公开的宣扬不取保不收费、不缓刑不收费、案件没有效果不收费,甚至在接待案件中或明或暗的宣示有特殊的影响案件结果的关系。

这样的撕裂,经典的例子是,刑事案件家属委托律师跟官派法律援助律师之争,让大多不了解法律行业内情的社会大众,该信哪一个?如此的局面,岂不是更是给骗子们提供了可以借用的例证?

“很多靠忽悠的律师,甚至是假律师,已经比专业的、真正的律师更受欢迎。”说白了,这些骗子律师,包括那些不择手段打赢官司的律师,都是在拿着法律牌照却在干着砸法律行业锅的事情。

等到大多数人苦于职业乱象而良莠不分进而对整个职业失去信任时,行业进入萧条也就不远了,只不过,那些正直的律师,也成了无辜的受害者。正是基于如此的考量,大家发现了没有,凡是行贿、虚假诉讼之类涉案的律师,在烟语君这里,从来得不到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