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嫁给张华的时候,心里是真的满怀希望。她是农村出来的,家里穷,为了这个婚姻几乎砸了全部的积蓄。

婚礼那天,她的母亲偷偷塞给她一张皱巴巴的红票子,说:“孩子,你进了张家的门,就要好好过日子,有啥委屈忍忍,别跟婆婆对着干。”

小李紧紧攥着那张钱,泪眼婆娑地点头。她从小没爸,妈一个人拉扯大她,做梦都想着自己结婚生子后能有个完整的家,也想象着婆婆能像亲妈一样照顾她。

可惜,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有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张华家境比小李好一些,虽然也算不上富裕,但在城里有套小房子,公婆都有退休工资,生活还算殷实。然而,小李的生活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如意。婆婆王姨是个自私的人,表面客客气气的,但骨子里带着点傲气,总觉得自己儿子娶了个“乡下丫头”,心里有些不屑。

她常常对小李冷嘲热讽,说她不会做饭,连带孩子都不懂,甚至对她怀孕了也不冷不热的。张华夹在母亲和媳妇之间,每次小李受了委屈想跟他诉苦,张华就劝她:“算了吧,妈年纪大了,忍忍就过去了。”

怀孕的日子里,小李越来越感觉到孤单无助。她怀着大肚子,手脚不方便,有时候累得连站起来都困难,更别说洗衣做饭了。想着自己就快生了,小李鼓足了勇气,试着跟婆婆商量:“妈,孩子快要出生了,我能不能坐月子的时候让您帮帮忙,照顾我一下?”

谁知,王姨连想都没想就摆手道:“我照顾你?没这回事儿啊!我也老了,伺候不了你这种小年轻,累死我了。”那语气中带着满满的嫌弃和厌烦,小李心里顿时拔凉拔凉的。

她咬着牙又试图解释说:“妈,不是长期的,就是月子里这一个月……”

王姨直接打断:“那不行!再说了,照顾月子这事儿,我还真不行,还是你娘家妈更合适些。”

小李的眼圈当时就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她生完孩子后,还是自己的妈妈大老远从乡下赶过来,一边照顾外孙,一边照顾她坐月子。老母亲年纪大了,白天一刻不停地忙,晚上还得守着外孙,生怕小李照顾不过来。她看着母亲满头白发,背也驼了,忍不住偷偷掉泪。

一边是年老的母亲为她奔波劳累,一边是公婆在家里清闲度日,小李心里怎么能不难受?她试过让张华去跟婆婆提提,想着自己再说不行,让张华去劝或许能有用。可张华一向懦弱,不但没劝动婆婆,反倒回来跟小李抱怨说她“得寸进尺”,“婆婆已经退休了,伺候你一个小年轻还得了?”小李听完这话,心都寒了,感到自己在这个家里就是个外人。

时间一晃就是十年,日子虽然过得磕磕绊绊,但好在小李踏实勤快,靠着自己的努力攒下了一些积蓄,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她的孩子也逐渐长大懂事,而公婆一向高高在上的姿态,早已让她心如止水,对他们不再抱任何幻想。

直到有一天,婆婆病了。王姨检查出来有高血压、心脏病,身体明显不如从前。她觉得日子难过了,便开始对小李示好,话里话外地提到自己“老了不中用了”,暗示小李该尽孝道了。张华也跑来跟小李说:“我妈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们总不能让她自己熬着吧?”

小李当时听完这话就冷笑了一声:“当年我生孩子的时候,你妈可一点都没管我。现在让我照顾她?这话说得倒好听!”

张华一愣,没想到小李会这么直接,急忙解释:“你别这么想啊,过去的事都过去了,现在她需要你,咱们也该有点良心……”

“良心?”小李打断了他,“张华,我可记得当初我哀求你妈帮我坐月子,她怎么回绝我的?一句‘我累死我也不伺候你’,这话我记得清清楚楚!十年了,她能这么说我,我也能同样还回去。现在我没这个义务伺候她,咱们各过各的,谁也不欠谁!”

张华听了小李这番话,脸色变得难看,但一时也无话可说。小李当年的委屈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一直没当回事,觉得她忍一忍就过去了。可现在,小李的话让他明白,原来那时候的伤害早就成了她心里的一根刺,十年了,她依然无法释怀。

婆婆听说小李不愿意照顾她,气得在床上摔东西,嚷嚷着小李没良心、不孝顺。小李也不争辩,冷静地说:“妈,孝顺是相互的,当年您拒绝了我,那是您的选择。现在我只是照您当年的方式回报您,您也别觉得委屈。”

婆婆虽然不满,可她也知道自己理亏,只能把张华叫到床前,哭诉自己老了没人管,指望不上这个“外来的媳妇”。张华夹在母亲和妻子之间,两边都不讨好,最后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他请了个护工,每月支付护工的费用,本以为这样就能暂时应付过去。

可是没多久,婆婆又挑三拣四,觉得护工做得不好,非要张华和小李亲自来照顾。张华想跟小李再商量,却被她一句话顶回去:“你妈的身体和你妈的生活,我没有义务掺和!我现在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累死累活地过日子就是为了照顾你妈吗?”

张华听得无言以对,只能无奈接受护工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