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近期,北京公交警方成功破获一起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案:原本仅十元的成本,经过一系列精心的“包装”操作,竟然能摇身一变成为高达五千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过警方长时间的缜密侦查和不懈努力,终于揭开了这个产业链背后的神秘面纱。

北京警方抓获16名嫌疑人

近期,北京警方经过侦查,成功地查获了一个性质恶劣的利用假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的犯罪团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晚在线:成本11.5元“保健品”被以5000元卖给老人,北京警方:抓

诈骗团伙将进价仅仅只有 11.5 元的普通药品,通过精心的伪装和虚假的宣传,包装成了看似价值不菲、高达 5000 元的所谓保健品,并将其兜售给毫无防备的老年人。

他们还信口雌黄,大言不惭地声称这种所谓神奇的药具有超乎想象的功效,可以“逆转体内细胞”,能够神奇地治疗糖尿病、心脏病、老年痴呆、癌症等一系列严重且复杂的疾病。

这起案件的源头,是从一些看似平常的“福利”开始的,犯罪团伙以免费赠送水果、鸡蛋等小恩小惠为诱饵,吸引防范心理相对薄弱的老年人参加所谓的“健康讲座”或“养生课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别有用心的活动往往会特意选择在一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场所来开展,他们精心布置这些地方,营造出一种看似轻松、无比亲切的氛围。

活动现场可能会播放着舒缓的音乐,布置着温馨的装饰,工作人员满脸笑容,亲切地与老人们交谈,让老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关怀和温暖的环境之中。

这种氛围巧妙地麻痹了老年人的神经,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他们的警惕性,然而,老人们却未曾料到,这看似免费的丰盛午餐背后,竟然隐藏着令人咋舌的高昂代价。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为这片刻的欢愉和虚假的关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骗局犯罪团伙会进行铺天盖地的虚假宣传,将成本低廉的普通食品包装成价格高昂的“神药”,他们巧舌如簧,将这些“保健品”吹嘘得无所不能,刺激老年人的购买欲望。

为了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信任度,“讲师”们通常会伪造自己的身份,冒充医学专家、科研人员,甚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用所谓的“权威”来迷惑老年人。

他们还会精心准备一些看似专业的PPT、图表、数据,营造一种科学、严谨的假象,除了虚假宣传和伪造身份外,犯罪团伙还会安排一些“托儿”现身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托儿”通常是事先安排好的,他们会声称自己曾经患有某种疾病,服用过这些“保健品”后神奇般地康复了。

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的“康复经历”,让不明真相的老年人信以为真,深受感动,进而产生购买的冲动。

最后,犯罪团伙会以高价售卖这些所谓的“保健品”,他们会将进价仅11.5元的普通药品包装成价值5000元的“灵丹妙药”,从中牟取暴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年人往往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被这些虚假宣传所迷惑,最终付出高昂的代价,购买了这些毫无疗效的“保健品”。

江苏镇江案例

2021年12月底,72岁高龄的孟阿姨在润州区的某家饭店,怀着对健康的殷切期盼,听完了一堂所谓的养生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青年网:成本几十元,“包装”后售价几千元 上万名老人陷入保健品骗局

讲座结束后,被那些极具诱惑的说辞所打动,孟阿姨毫不犹豫地花了1万余元,满心欢喜地买回来一堆号称“御用上方”的保健品。

这些保健品从名称上看,尽显高大上的风范,仿佛有着非同寻常的尊贵与神秘,就连外包装,也是精美绝伦、奢华无比,给人一种价值不菲的直观感受。

然而,在满怀期待地服用这些保健品一段时间之后,孟阿姨却大失所望,她丝毫没有感受到当初“名医讲师”所宣传的那种神奇疗效,满心疑惑的孟阿姨,开始多次联系商家要求退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那些利欲熏心的销售人员,却一直以各种借口推诿搪塞,试图让孟阿姨放弃退款的想法。

2022年6月8日,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经过警方深入调查发现,明某是镇江某贸易公司的负责人,而昌某则为该公司的销售经理。

他们为了谋取高额的不法利润,组织了众多老年人参加保健品“餐推”活动。

他们把老年人约来,与所谓的“名医讲师”一起吃饭,“名医讲师”凭借着虚假的宣传和夸大的功效介绍,大肆推销那些根本没有神奇疗效的保健产品,让老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消费的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起案件涉及的地域极为广泛,恶劣影响不仅局限于一地,而是对整个保健品行业的市场秩序造成了极大的扰乱,使得原本正常有序的市场环境变得混乱不堪。

更为严重的是,这起案件严重侵犯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本应在晚年享受到安宁与尊重,却因这起诈骗案件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

在检察院的引导下,公安机关全力以赴,成功固定了涉案人员的聊天记录、商贸公司的原始账目等重要证据材料达20余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终,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该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诈骗套路解析

这些精心设计的骗局,往往环环相扣,让人难以察觉,这种骗局的核心便是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防范心理相对较弱的特点,步步设套,最终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虚假宣传是保健品诈骗最常用的手段,也是最具迷惑性的环节,诈骗分子往往会夸大保健品的功效,将一些普通的食品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

他们会使用一些极具诱惑力的词汇,描绘出一幅服用保健品后就能重返青春、摆脱疾病困扰的美好图景。

为了进一步增强可信度,他们还会编造一些所谓的“科学依据”。

但实际上,经专业机构检测,这些药品根本不具备任何治疗功效,更有一些不法团伙,会杜撰一些所谓的“历史渊源”,将普通的食品包装成“御用上方”,以此来迷惑老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虚构的故事,往往能够激起老年人的好奇心和购买欲望,此外,他们还会刻意模糊保健品和药品之间的界限,给老年人造成一种保健品可以替代药品的错觉。

除了虚假宣传,诈骗团伙还会精心营造一种信任的氛围,让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

为了让老年人相信保健品的功效,诈骗团伙通常会安排一些“托儿”,在活动现场现身说法,这些“托儿”往往会声称自己曾经患有严重的疾病,但在服用保健品后奇迹般地康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费领水果、鸡蛋”,“听讲座送礼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却成为了诈骗团伙吸引老年人的有效手段。

警方建议:

面对层出不穷的保健品诈骗手段,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尤其是容易上当受骗的老年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警惕“神医”“神药”等骗局:任何声称能够包治百病、快速治愈疾病的产品都应该引起警惕。

子女应该多关心老年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提高防骗意识,多陪伴老年人,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接触的信息,及时发现并制止潜在的诈骗行为。

保健品≠药品,保健品的主要作用是补充营养,调节身体机能,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购买保健品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其成分、功效和适用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被骗,要及时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购物凭证、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以便警方开展调查,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保健品诈骗不仅侵害了老年人的财产安全,也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文章信息来源:

北晚在线:成本11.5元“保健品”被以5000元卖给老人,北京警方:抓
中国青年网:成本几十元,“包装”后售价几千元 上万名老人陷入保健品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