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2024年12月27日,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彭金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主持会议。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作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彭金辉致辞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彭金辉致辞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主持会议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主持会议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彭金辉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对改革整体谋划、系统布局,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不久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课题,需要理论界深入研讨。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尹艳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鼓励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并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为此,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突出问题导向,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王昌林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探索,可以总结出如下基本经验。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三是坚持重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着力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四是坚持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全方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五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着力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体制机制;六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推进,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积极性。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研究机构与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与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有力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综合国力增强,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体制保障和动力保障。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主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赛音

新媒体编辑:张雨楠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