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公告,为更好发挥证券基金机构稳市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持续推进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落地。根据参与机构需求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并于2025年1月2日完成招标。本次操作金额为550亿元,采用费率招标方式,20家机构参与投标,最高投标费率30bp,最低投标费率10bp,中标费率为10bp。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是真金白银支持资本市场的举动,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互换便利是对资本市场最直接的支持

杨德龙告诉记者,人民银行第二次开展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下简称”互换便利“)操作非常关键,特别是在今日股市整体下跌的情形下,有利于改变投资者的预期,提振资本市场接下来的表现。

杨德龙分析,人民银行通过互换便利支持机构投资者以更多资金买入股票,这无疑是对资本市场最直接的支持,所以信号意义非常明显。

记者注意到,2024年12月31日,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公告,为支持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将于近期开展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互换期限1年,可视情展期,面向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操作,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招投标确定。即日起接受机构申报。

从互换便利的产生过程看,2024年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现场披露,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第一项便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这项政策将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功胜说,这项工作支持的是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这些机构会由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确定,可以使用他们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国债、央行票据与市场机构手上持有的其他资产相比,在信用等级和流动性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很多机构手上有资产,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流动性比较差,通过与央行置换可以获得比较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将会大幅提升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相关工作的通知》,向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各方明确业务流程、操作要素、交易双方权利义务等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委托特定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中债信用增进公司),与符合行业监管部门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开展互换交易。互换期限1年,可视情展期。互换费率由参与机构招投标确定。可用质押品包括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和公募REITs等,折扣率根据质押品风险特征分档设置。通过这项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投向资本市场,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

专家:2025年的行情或为斜率不太高的“慢牛”

杨德龙分析,从2024年9月24日,三部门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一揽子”的重磅政策,极大地改变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市场趋势得到反转。

根据2024年12月份两次重要会议的表态,杨德龙表示,未来财政政策方面更加积极,货币政策方面适度宽松。目前货币政策方面已经降息,下调了存量房贷利率等,预计2025年还会进一步降息、降准来释放流动性,同时保持中长期贷款利率LPR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杨德龙表示,仅靠货币政策不够,下一步财政政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目前财政部出台10万亿元化债计划主要是减轻地方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让地方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的资金精力来改善民生。下一步在财政政策方面可能加大中央举债的力度,通过提高赤字率,让中央通过发债来直接拉动投资,带动消费。

杨德龙进一步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九大任务,其中第一条便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说明当前解决经济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需求不足的问题。所以2025年政策力度将加大,重点在需求端拉动,这将推动经济数据出现改善。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也有望延续这轮牛市的走势,出现第二波、第三波的上涨行情。

在杨德龙看来,2025年的行情可定义为斜率不是太高的“慢牛”“长牛”,而不是“疯牛”“快牛”。所以市场的风格是多元化的,并非只有成长股涨或者只有价值股涨,成长股和价值股可能会有轮番表现。不同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去选择不同的方向,才能有较好的赚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