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Pixabay
3月26日,蒙牛乳业(2319.HK)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其收入886.748亿元,同比下降10.1%;权益股东应占利润1.045亿元,同比下降97.8%。
在公告中,蒙牛表示,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乳制品行业供需不平衡,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导致;净利润则是因为子公司贝拉米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以及应占联营公司亏损影响。
拉长时间线来看,这是蒙牛近5年时间来首次业绩明显下滑。2020年至2023年,蒙牛的营收分别为760.35亿元、881.42亿、925.93亿、986.24亿,分别同比增长-3.8%、15.9%、5.1%、6.5%;权益股东应占利润分别为35.25亿、50.26亿、53.03亿、48.09亿,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1%、42.6%、5.5%、-9.3%。
大幅商誉减值导致利润下滑后,蒙牛将如何提升业绩?
01
液态奶收入占比仍超8成
2020年,时任蒙牛总裁卢敏放提出到2025年实现“再创一个新蒙牛”的目标。在他的规划中,奶酪、鲜奶、奶粉三大业务都会上到百亿以上规模。
彼时,蒙牛液态奶收入677.51亿元,占蒙牛总收入的89.1%;冰淇淋收入26.337亿元,收入占比3.5%;奶粉收入45.73亿元,收入占比6%;包括奶酪在内的其他产品收入10.771亿元,收入占比1.4%。
然而,目前的蒙牛依旧依赖液态奶。2024年,蒙牛液态奶收入730.656亿元,同比减少10.97%,占蒙牛总收入的82.4%;冰淇淋收入51.754亿元,奶粉收入33.205亿元,奶酪收入43.197亿元,合计占蒙牛总收入不足20%。
蒙牛收入下滑与行业变化有关。据尼尔森数据,2024年全年国内乳制品整体销售额同比减少了2.7%,其中液态奶销售全渠道销售额下降了3.7%,酸奶和酸奶饮料全渠道销售下降了1.5%,两者的平均价格也分别下降了1.8%和4.6%。
在财报中,蒙牛也表示,2024年乳制品行业因原奶供给过剩及需求不及预期,供需矛盾凸显,整体市场短期内压力仍存。
但对比老对手伊利来看,蒙牛的多品类之路明显落后。2021年,伊利的液体乳收入849.11亿元,占总营收的77.09%;2023年,伊利液体乳收入855.4亿元,占总营收的68.02%;到2024年前三季度,伊利液体乳的收入比重下降至64.83%。显然,伊利的产品结构收入更为均衡。
除了依旧依赖液态奶外,蒙牛的业绩也陷入了低增长状态。2020年至2023年,蒙牛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8%、15.9%、5.1%、6.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1%、42.6%、5.5%、-9.3%。
2024年,蒙牛收入886.748亿元,同比下降10.1%;股东权益股东应占利润1.045亿元,同比下降97.8%。
02
并购未撑起多品类布局
2010年,蒙牛以4.692亿元收购了君乐宝51%的股权,彼时君乐宝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酸奶生产基地,在低温酸奶领域位列行业第四。4年后,君乐宝进军奶粉市场。
2013年,蒙牛以逾100亿港元的价格向雅士利发出要约收购,成为雅士利控股股东。2015年12月,雅士利收购了达能旗下奶粉品牌多美滋中国全部股权。
2019年7月,蒙牛宣布以40.11亿元协议转让所持君乐宝51%的股权。在公告里,蒙牛表示君乐宝在过去数年间始终保持相对独立运作,与蒙牛的协同有限。此外,董事认为,考虑到产品定位的不同,建议出售事项能令公司精简业务,集中资源加速拓展明星产品,巩固在核心品牌的市场地位。
两个月后,蒙牛发布公告称,计划以14.6亿澳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收购澳洲奶粉巨头贝拉米全部股份。
然而,收购并未让蒙牛的多品类发展顺利,反而出现多次商誉减值,拖累了业绩表现。2016年,由于雅士利年内录得亏损,并考虑雅士利近年来的近年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蒙牛确定与相关奶粉产品业务的商誉减值准备22.538亿元。这一年,蒙牛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512亿元,201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3.67亿元,由盈转亏。
2019年,由于雅士利的销售、经营利润的增长在下半年产生变化,以及增长不及预期。蒙牛确认与相关奶粉产品业务的商誉减值拨备22.991亿元,以及相关无形资产拨备1.731亿元。
而今,蒙牛又对贝拉米进行商誉减值。在财报中,蒙牛表示,2024年贝拉米录得亏损,经审慎考虑贝拉米近年来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并结合对未来市场的预期,蒙牛确认对贝拉米相关现金产生单位分别录得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11.547亿元及34.9亿元;以及拨回过往年度已确认的与贝拉米相关税项亏损及暂时性差异有关的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6.634亿(此影响所得税费用),综合对蒙牛乳业业绩影响为39.81亿元。
靠雅士利、贝拉米构建的奶粉业务表现不佳,蒙牛的奶酪业务也不太顺利。
2020年1月,蒙牛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2.87亿元对价受让妙可蓝多(600882.SH)5%股份。2021年3月,蒙牛通过二级市场收购妙可蓝多5%股份;2021年7月,妙可蓝多以29.71元/股的价格向蒙牛发行了1.01亿股,蒙牛的持股比例也从11.07%上升至28.46%,成为妙可蓝多控股股东。此后通过增持,截至2024年末,蒙牛持有妙可蓝多36.63%的股份。
2024年6月,妙可蓝多将以4.48亿元现金收购内蒙古蒙牛奶酪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后,蒙牛奶酪成为妙可蓝多全资子公司。此次收购主要是为了解决妙可蓝多与蒙牛集团在奶酪业务上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
2024年,妙可蓝多收入48.44亿元,同比减少8.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89.16%。但在蒙牛成为控股股东的2021年,妙可蓝多收入44.78亿元,同比增长57.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60.6%。
显然,妙可蓝多近年来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
值得一提的是,蒙牛对上游奶源的布局也出现了商誉减持。2024年,蒙牛联营公司现代牧业年内录得商誉减值亏损5.992亿元及其他额外减持亏损,因而录得归属于权益股东净亏损14.168亿元;其中有关的商誉减值亏损对蒙牛影响为3.487亿元。
在外界看来,蒙牛此次大额商誉减持,是新任管理层为了减轻过往并购带来的“包袱”。但截至2024年末,蒙牛的商誉仍有76.78亿元。
03
一年裁员超5000人
除了计提商誉外,蒙牛新任总裁高飞也在推动蒙牛降本增效。据媒体报道,高飞对内外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调节奏,主动控制发货节奏,清理渠道库存;调考核,降低KPI考核标准,不再强调100%完成,向90%努力;调投资,削减投资规模,降低成本支出,逐步减少资本支出;调结构,实行精兵简政,通过裁员、降费、技术赋能等,提高单位能效。
蒙牛在财报中表示,由于2024年销售收入下降,以及下半年强化费用投放效率,2024年销售及经销费用230.926亿元,同比减少8.3%。其中,产品和品牌宣传及行销费用71.148亿元,同比减少5.4%。由于提质增效措施,行政费用42.29亿元,同比减少10.8%。
同时截至2024年末,蒙牛雇佣员工超41000名,而在上年末,雇佣员工总数约为46064名,减员超5000名。
此外,蒙牛202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至39.6%,经营利润达72.6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8.2%。
在业绩发布会上,高飞表示,2024年原奶价格和需求下行给这个行业,尤其头部企业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去库存和喷粉的压力。公司主动调节发货节奏和发货量,调减渠道库存后,目前蒙牛整个市场上的库存压力非常小。虽然对销量的影响比较大,但经过上半年主动的调整,下半年库存的健康度是提升的,整个价盘、收入环比略有改善。
行业变化影响着乳企的盈利能力,蒙牛也再度出现营收下滑的情况,并因为商誉减值出现利润的大幅下滑,在新管理层的带领下,能否早日培育出第二增长线,并提高业绩增速,也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作者丨五仁
来源丨征探财经(ID:teccj6)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