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傍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跌破7.3关口,创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

最近,人民币又面临较强的贬值压力,贬值压力到底来自哪里?

1、最直观的因素就是,美元指数在上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承压。

从走势上看,也确实这样,最近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相关性很强。

美元指数从104升至106,人民币汇率从7.25贬至7.3。

同时,由于美元走强,日元兑美元汇率也一度跌破160.39,创37年新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次人民币汇率贬值,就单纯的是美元走强驱动的吗?

2、美元走强,也是“结果”

我们再看一下,美债收益率和美元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国际汇市如果是单纯的是美元驱动,或者美元指数是源动力,那么美债收益率是最核心的指标。

逻辑链条是:美国通胀、就业—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债收益率变化—美元指数变化。

在这个逻辑链条下,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有很强的相关性。

具体来说是,美债收益率上升,导致美元上升才对。

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5月底以来,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相背离,美债收益率不断走低,美元指数却逆势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背离说明,在国际汇市,美元指数的波动不完全是“因”,也一定程度上是“果”。

也就是说,近期美元指数上升,可能也受到了其他货币的影响。

所以,如果单纯的用“美元指数上升,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逻辑,不太符合实际情况,也可能是人民币贬值,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美元指数上升。

这一波人民币汇率贬值,不仅仅是美元走强的问题,也有人民币自身的原因。

3、两大因素促使人民币跌破压力位

这波人民币汇率贬值,其实始于5月初,但是尽管各种各样的因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始终在7.28压力位下方。

在此之前,人民币汇率挑战7.28压力位,已经挑战了三四次,始终没突破这个压力位。

6月中旬的时候,人民币汇率终于跌破6.28,朝7.30奔去,并于今日正式突破7.30关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中旬左右发生了什么?两件大事: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美国加大制裁俄罗斯。

我国发行特别国债,其实从5月份就开始了发酵了,巧的是,这波人民币汇率贬值也是从5月份开始的。

国债发行和汇率的关系,可以从信用角度理解,也可以从利率角度理解。

一般情况下,国债发行规模越多,汇率就越贬值。(自己体会,不展开)

另外,发行国债,一般会对市场形成抽血效应,导致利率上升。

但是我国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发行那么多期,得标利率基本上都显著低于市场利率。

这种情况下,甚至把基准利率都压的很低。

什么意思呢?

虽然美债收益率在下降,但是人民币利率也在下降,而且投资者预期人民币利率会下降更多,这就会引起国际资本的“套利”。

即卖出人民币,买入美元,以获取美元较高的利息。

所以说,人民币汇率贬值,肯定有套息交易的因素,当然国债发行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另一个重磅因素是,美国加强制裁俄罗斯,切断卢布与美元、欧元的交易,莫斯科交易所立即宣布暂停美元和欧元交易。

结果就是,俄罗斯人集体去挤兑美元,卢布汇率暴跌,虽然名义汇率还是50几,但是黑市汇率已经飙升到了130。

实际上,俄罗斯卢布汇率很早就处于崩溃边缘,这一次基本上可以宣告崩盘了。

现在,只有人民币和卢布在大规模交易。交易不是问题,问题是,俄罗斯卢布对人民币还在升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理一下逻辑,对美元来说,俄罗斯卢布就是废纸。但是对人民币来说,俄罗斯卢布就成金子了。

那么对美元来说,人民币是什么?

毫无疑问,卢布崩盘,而人民币兑卢布还按之前的汇率交易,人民币贬值压力肯定很大。

所以说,人民币汇率跌破7.3,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被俄罗斯卢布带崩的。

虽然美元降息,将会极大的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但是也得先熬到美元降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