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日前高调报道“卧槽泥马”,编辑、记者、受访者均是糊涂蛋,竟将后人杜撰的“卧槽泥马”典故当真。该报同志的人文素质看来急需提高啊,不能被《故事会》比下去了。
“卧槽泥马”出自战国策一说,起于网络,撰者不详,其辞曰:
“《战国策.楚策四》——伯乐多良马,其有邻亚犁,曾与人言:‘我亦善识马,有一骏马,伯乐不及’。人皆疑,欲观之。亚犁恐,乃以草泥置一卧马于槽中。众人视之笑其蠢,皆曰:‘此何良驹,卧槽泥马尔’。”
察其文字,显非《战国策》之古朴味道,而“楚四”一节,也没有任何与“卧槽泥马”相关的语句。惟一谈到马的,是“汗血盐车”之典,其辞曰:
“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据我猜测,杜撰“卧槽泥马”典故的今人,很可能是因为战国策楚四中有这么一段言马的,遂将杜撰之典安排于此而出。《解放日报》是我国大报之一,犯此低级、低俗错误,应当面壁反省,长跪负荆。
相关链接:解放日报:“卧槽”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百科小子
提问者:丁莹(上海南京西路)
解答者:段凡(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
问:日前有一项调查显示,26.3%的人表示因为金融危机推迟了跳槽计划;近七成白领决定做好手头工作,老老实实地“卧槽”。请问,卧槽具体是什么意思?如何做一个不虚有其表的“卧槽者”?
答:良禽择木而栖、“良马择槽而卧”,是社会流动的必然趋势,也是职场人士依据市场规律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方式。不过,如何“跳”,怎么“卧”,能否“一马当先”抑或“马失前蹄”,值得细细思量。
跳槽,本是旧上海的一句俗话,曾频繁出现在清末小说《海上花列传》中。现在,它的引申义是指职员自愿主动地请求辞职。卧槽一词,本为中国象棋里的一杀招,指的是进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马,既可将军,又可抽车,极其凶狠。但在职场语境中,它显然与“跳槽”相对应,指的是把握市场走向,司职分内工作,拒绝轻率跳槽,精于韬光养晦的行为。
不过,卧槽与跳槽并非完全对立,否则就可能变成一匹“卧槽泥马”。卧槽泥马出自《战国策》,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即使有相应的地位,其能力也不足以胜任,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所以说,卧槽者不应成为“卧槽泥马”,卧槽也并非“卧以待毙”。职场人士大可不必草木皆兵,而要变被动为主动,视卧槽为蓄势待发、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机会。
要不虚有其表地卧槽,有必要牢记以下两点准则:一是遵守职场规则,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应在本职岗位上更加勤奋努力,以此来避免被动失业;二是找准定位,厘清自身职业目标和规划,在沉下心来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补充和更新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经济复苏和职场回暖后成为一匹“骏马”
原文地址: http://ssnly100.blog.163.com/blog/static/1156339200924102115834
作者:宋石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