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地震带第九集:传承年画 孕育生机

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历经八百年传承的绵竹年画经受住了512特大地震的洗礼,并在绵竹人民勤劳的双手下绽放出新的光彩。穿越地震带今天就带你走进绵竹,走进绵竹年画。

在绵竹市的孝德镇,家家户户的外墙上都绘上了这样精美的图画,而在一年前也许大家并不了解它,但如今它已被全国很多观众朋友所熟知它就是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代代相传如今分为南北两派,记者来到了绵竹年画南派的传承人陈兴才老人的画室,陈老一家祖孙三代都在这里做画,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目的就是为了然绵竹年画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和发扬。

陈兴才老人的孙子陈刚是绵竹年画南派的第九代传承人,但他告诉记者,在地震之前,这门民间艺术却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因为那个时候年画并不是很畅销,前景不是很好,年轻人都不是很想去学。

512大地震一度让绵竹年画陷入困境。绵竹年画博物馆被震成了危房,各个“年画村”绝大部分民房垮塌,大量订单无法按时交货,瞬间村民们的家园、产业都没了。然而,灾后重建为绵竹年画带来了新生。

年画在地震之后空前的发展,因为那时侯来赈灾的人比较多,回去后带去很多纪念品,全部都带的年画,那个时候年画卖得很火,现在也很多人在画。

绵竹孝德镇的对口援建方苏州也是中国四大年画的发源地之一,苏州援建方以“让绵竹年画走进苏州桃花坞”为主题,通过各种形式帮助绵竹年画扩大销售市场。

苏州把绵竹年画如何在苏州设立市场积极做准备,已经在苏州提供了一个免费场所,让绵竹的年画大师把他们结合起来,报成团去苏州开发苏州的市场。

离开孝德一路往西北方向走,记者一行来到遵道,这里是绵竹市重点打造的另外一个年画村。经过一年的灾后重建,新修的农房的墙壁上已经绘上了漂亮的年画,在这里,绵竹年画除了自身的传承之外还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鲜天全是遵道镇棚花村的村民,2006年老鲜办起了鲜李园年画农家乐,512大地震使老鲜苦心经营2年多的鲜李园毁于一旦。老鲜不等不靠,在政府的帮助下积极重建家园,如今崭新的鲜李园年画上墙,开门迎客。看着游客越来越多,老鲜心里乐开了花。

象农家乐老板一样繁忙的还有年画刺绣的绣女们。在当地,一幅年画绣品可以挣到200到800元钱。不久的将来,绣女们将在新建的年画传习所里集中为游客展示绝活。由江苏常州援建的集年画生产、展示、交流、销售等为一体的年画传习所目前已经初具规模,预计今年5月12号前夕将全面启用。

为拓展绵竹乡村旅游,绵竹还同援建方一道打造名为“东方阿尔卑斯”的沿山风景旅游带。不久后的将来,美仑美奂的绵竹年华与绵延的山区风景一道交相辉映,一个崭新美丽的新绵竹将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