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北京出版社
对于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来说,圆明园都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因之,如何处置它的遗址,也就成为牵动神州的“国是”之一。在这一问题上,每个同胞都有他不容剥夺的发言权利乃至义务,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机会,更不是所有人的声音都代表了真理。
80年代初以来,圆明园的整修问题开始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有关的争论也随之而兴。反对者以“国家经济力量还很薄弱”为由,把整修圆明园视为不急之务。此种认识,未能阻止圆明园整修工作的开展。今天的圆明园早已被整修成“遗址公园”了。然而公园所做过的种种“整修”,却并未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同。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面对大规模修复主张的倡议,激烈的批评意见和严厉的谴责之声也昂然而起。
一些文学界、建筑界的知名人士公开表示,他们坚决反对部分修复圆明园原有的一些景点,认为这样做无异于用自己的双手去淡化或铲平“耻辱”的痕迹,明确主张保留这块废墟的现状,以作为对于国人永远的警示。在他们看来,圆明园遗址变作现在的“遗址公园”已有了过多的娱乐性,实在是令人“伤肝又伤心”,更不用说继续修复某些景点了。这种发自文化人心灵深处的“抗议”,当然不能等闲视之。
在关于圆明园遗址的不同主张背后,实存在着对于圆明园内涵与价值的不同理解。主张全面修复者,无疑更看重圆明园原有的艺术魅力和文明价值,而不免相对忽略了其遭受毁灭本身的历史所蕴涵的巨大意义;主张完全保留“现状”者,更注重的乃是其毁灭本身的“国耻纪念”内涵,强调后人应学会从“失去中获得”的价值和残缺荒凉本身带给人的美感,但不妨说其对于“现状”的理解又略显僵硬,低估了复修极少部分景点的合理性、可能性与参照对比的现实功能。
将圆明园遗址建成遗址公园其实是完全合适的。公园并非一定就是热热闹闹的地方,它可以是人们憩息漫步、寄情凝思的清寂之区。在这里漫步,人们可以凭吊过去,沉思历史,或激发爱国之情,或强化和平之望,或感受残垣断壁的悲剧之美,或催生拼搏奋斗的进取之念。统治者的腐朽与报应,强势者的蛮横与耻辱,资本的力量与战争的罪恶,辉煌与衰弱、美与丑的转化,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乃至民族、国家与人类的命运……种种联想,都能由此生发。也就是说,圆明园不仅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更是人类文明悲剧美的教育基地;不仅是中国人的国耻地,也是野蛮侵略者的耻辱地;是人类对自身人性贪婪、残暴、无耻一面的反省地,也是各民族消除隔阂、增进理解,促进全人类共同文明的文化圣地。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圆明园遗址公园特有的、永恒的内蕴和价值所在。
就其性质而言,上述价值归根结底毋宁说就是一种文化价值。其核心所在,又可一言以蔽之曰:悲剧美。这种“悲剧美”的价值认定并非什么新发明,它恰是主张完全保存废墟现状者们的精神动源和理论依据。但我却很倾心这样一种概括本身。作为举世无匹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曾是中华传统文明特别是园林艺术的辉煌象征,其遭受毁灭之后,又成为近代中华民族历尽劫难的国耻纪念碑。但这两者之间的结合所产生的那种悲剧意味,我以为才真正构成了圆明园遗址最为震憾人心的深刻内蕴。有一位名人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将圆明园这样绝妙的艺术奇珍加以亵渎性的残酷焚毁,当然是人间最大的悲剧,何况这种焚毁本身还带有民族压迫、军事征服的政治意味和资本驱动的经济背景?因此,我以为悲剧之于今人的价值,就是圆明园遗址存在的最大意义。不仅对于中国人,而且对于欧美人,对于一切酷爱艺术、崇尚和平、祈望文明的人类。
但是如何来展现这一“悲剧”?换言之,如何通过它的“现状”来使当今的人类更好地了解、感受其所包涵的悲剧美价值呢?这就是历史给今天的圆明园遗址所提出的‘整修”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绝不是原封不动地消极保传‘现状”或“原状”所能为功。事实证明,原封不动地消极保持现状,既保持不了现状,更实现不了让更多的人尽可能充分体验那种文明悲剧涵义的目标。在遭到英法联军焚毁之后,圆明园继续遭劫至今的历史,已无声地诉说和见证了这一点。
实际上,所谓保持“现状”或“原状”,其本身亦有值得分辨之处:究竟是保持它文革前的状况,还是其毁灭之初时的惨状,抑或是它现今西部那臭不可闻的“原状”?无论是保持上述哪一种状态,我以为其可行性和必要性都颇值得怀疑。因此,我们赞成那种将圆明园极少部分景点给予修复、以收对比参照之效。大部分加以清理(像清理西洋楼残迹那样)的“整修”意见,特别是尽快清理、绿化现有圆明园西部的臭恶之区,使其保持空旷清寂、卫生清洁的总体风格。必须强调的是,景点的修复既要严格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又须精心规划和“设计”,否则,势必会使遗址公园整体上的清寂风格受到不应有的损害。
诚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坚执和充分体现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悲剧美价值,需要决策者和管理者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抗拒商业化的粗痞与低俗之侵蚀,将可能成为保护和整修圆明园遗址的一大艰巨任务。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其前提无疑是必须对圆明园的历史蕴涵、文化价值和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并将这种了解达成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然后再化作政府的合理行动。
要了解,就需要关切,就需要有所依凭。在这方面,北京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部很有价值的书,值得向大家推荐。它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王道成教授主编、方玉萍副主编的《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一书。该书两卷本近百万字,收录了有关圆明园的兴建、构造、遭劫,以及近代以来人们所提出的各种保护整修意见等有代表性的重要资料,原原本本,丰富翔实,对于人们深入了解和认识圆明园及其遗址,将会起到有益的“聚焦”和“导引”作用。
王道成教授对清代皇家园林素有研究,曾出版《颐和园》、《圆明园》和《近代京华史迹》等著作。同时,他还是热心呼吁保护和整修圆明园遗址的著名学者,在这方面提出过有影响的值得重视的意见。不过他在编辑此书时,却显示出了一种超脱一己之见的历史眼光和学者态度,避免了使该编变成自己主张的扬声筒。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所编辑的这部书,才得以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园真正的备忘录,成为能给人以启迪的、历史与现实纠葛互动之绝佳标本。
作者:黄兴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