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专题是说散财之道,但是我为什么在这里提令人尊敬的基金会这个话题?其实有一个问题就是是不是你给了钱就会有人鞠躬,所以想谈一谈到底非公募基金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能让人肃然起敬。这里有一个基本的背景我想大家可以看一下,因为我这里看不见这个屏幕,就是三分天下是一个古典的命题,也是一些人的理想,就是说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一个很发达的社会,那必然是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非营利部门三足鼎立的一个社会。那么我们中国现在目前的状况大概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想象到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政府部门,就是公共部门,我们政府传统上都是很强大的。那么我们中国现在目前的状况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想象到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政府部门,就是公共部门,我们的政府传统上都是很强大的,这些年当然在收缩,在提小政府大社会,但是传统上政府部门还是非常强大的。

那么第二个就是私营部门应该是走向成熟的,简单的即使是拿中小型企业作为一个指标的话,那么中小型企业现在占到我国GDP的60%,税收的50%,城镇就业岗位的75%左右,所以也相当地强大了。那么非营利部门是一个什么状况?我们最多只能说是成长中的非营利部门,那么去年汶川地震以后有一个说法叫做公民社会的元年,公园零零年,大概是这个意思,所以说明我们非营利部门总地来说还是比较弱小的,正在成长之中。

那么最近有一个新的发展是什么?就是2008年以来非公募基金会涌动,其实我想了一下应该用什么词,到底是用大量出现、崛起还是用别的什么词,我用了涌动,也就是说已经看见、观察到很多的非公募基金会出现了,但实际上还有一个更大的基础,也许是冰山的下面,水面之下还有更多的。因为我们现在做非公募基金会的工作,经常会接到有一些咨询电话,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说,你们非公募基金会是怎么样注册的?我们就了解到,也有一些中介机构来咨询我们,你们是怎么注册的,就说明这个大量的社会资金已经在向这个方向靠拢了,所以看见的和看不到的应该说是大量的,我们现在注册的600多家,但实际上正准备注册的还有多少家呢?所以加起来的话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这是一个很新的发展,我认为这个发展里面有三个特征。

一,政府之外的,特别是来自于企业的资金进入了社会发展领域。

二,这些非公募基金会的资金相对比较充足,而且使用上相对比较便利,相对于以前公募基金会相对于国际发展组织和援助组织的资金,可能相对来说是比较简便的,前两天我们跟一个潜在的合作者谈的时候,他说你们这个钱大概什么时候可以批下来,我们谈到一个项目立项的最后了,他问大概什么时候可以批下来,我就说是两到三个月吧,已经非常保守了,实际上我们就一到两个月可以批下来,他说那么短的时间,那真的是很方便了。所以由此想到我们可能非公募基金会它确实是比较简便的。

三,非公募基金会目前以企业创立为主的基金会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说,企业家精神他必定是反映在这种基金会里面的,这种企业家精神我想可能有创业精神,有别的什么很多精神,但是我觉得很重要的特点是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因此大家现在可以看见,就是专业的人是不断地从某些机构流向了非公募基金会,而从国际机构。大家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我本人也是这个现象里面的一分子。这个可以反映了企业家非常希望看见成果,企业家花钱是要看成果的,所以他真正地做到以前我在UNDP工作,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到的,所谓的成果为基础的或者成果为导向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可能更明显地会在非公募基金会的运作里面可以体现出来。

那么我觉得这三个特征之后还有两个结果,是什么呢?

非公募基金会的涌现它打破了以前一谈到非营利部门的时候,一谈到民间组织,谈到非政府组织的时候那就是民间社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就是民非、社团,这是一个主要的构成部分。但实际上这个格局由于非公募基金会的大量出现,而且扮演一定的角色,在这个非营利部门里面已经比较明显了。

那么另外一个实际上冲击了以国际机构,特别是面对我们国内的民间组织来说,冲击了国际机构为主导的一个资助格局,这个我觉得也是一个很深刻的变化,其实不光是说他们不用写英文项目建议书了,上次有一个记者采访我的时候说,我说第一句,还没有说下去,他记下来了这一句,实际上还有很多深刻的变化,但是至少这个过程、这个交易成本是减少的。但是还有一些很深刻的变化我们都可以体会到。

所以这里就是大概我对当前这个背景的一个理解或者说一个观察吧,这个和我们的报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纯属雷同,开会之前确实没有看过这个报告。

那么这个问题是说,为什么要说令人尊敬的基金会这个话题,这个话题为什么要提出?实际上刚才这个报告里面也提到了,一方面政府的期待和支持,政府希望社会资金能够大量进入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领域,这是有一个期待,另外也有很强的支持,刚才这个孙局长介绍的,就是比如说这个免税资格,以前是选择性的,现在是普式性的,现在是普遍都存在支持的力度非常大,像我们基金会成立不到,就是大概刚刚一年的时候就拿到免税资格,我们的捐赠人非常高兴,有此可以省下一百多万的税收,可以支持我们的发展,所以这个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实质性的支持。

第二个就是那么有期望,它有支持一定是有期望的,希望这个基金会能做好,但是能不能做好呢?其实也在观望,我想。

第三个呢就是公众是有很多疑虑和误解的,一说基金会首先别人反应的就是我们是基金,动不动就认为我们是基金,特别是你非公募,那你跟私募基金可能是很像的,你们投什么资?你们收益怎么样,有的人问我为什么要跑去做私营基金去了觉得很奇怪,因为我在非营利事业已经做了大概九年时间。

另外有人觉得说是企业的营销策略,有的说是为了避税,有的认为是小金库,特别是以前有些基金会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的,暗箱操作,甚至还有的说得很难听,可以用来洗钱,这样的,所以这个疑虑其实是很多的,还有误解也很多,刚才说了把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和私募基金混为一谈。

那么还有一个民间组织的挑战,我们知道中国的民间组织实际上发展很多年了,1995年以来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非公募基金会才出现可能四五年,三四年,谁比谁更专业?谁来审核谁?这些非营利组织很多的都是国际组织培养起来的,他们的专业性其实是蛮强的,在某些层面上,所以这个对我们非公募基金会也提出了挑战,说你的专业能力怎么样,你能够审核我的东西吗?你有这个资格、你有这个能力吗?这也是一个挑战。

最后我觉得企业有一个决力,这么多企业出来成立非公募基金会,到底是在比大还是比好,实际上暗中应该是一个一个决力的,所以这样就提出了,为什么和怎么样要做才能做到令人尊敬的基金会。我认为如果要解决的话,我觉得是一个外部应该是一个有公信力的建设过程,内部应该是一个有问责制度的建立过程,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包括我们万通公益基金会的一些做法。

第一个道德上肯定是要自律的,就是我们一定做非公募基金会,一定是道德上要求我们有一个高地,以前有人说非营利组织是道德上占到地,手法上或者说能力上其实是在比较低的这个水准,那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在道德上占一个高低。那么在这个自律上第一个原则就是利益冲突原则,这个原则可能是用英文翻译过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公私分明,这个非公募基金会的钱进了非公募基金会的帐户就是公众的钱,能够要和私人,哪些是私人呢?包括我们执行层面的自己,包括理事,包括捐赠人,这都是私人,中间肯定利益是有冲突的,我们怎么样来避免这些?

那么其中具体的体现应该来说应该杜绝关连交易,刚才报告里面也提到了,关连交易在非公募基金会,特别是企业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里面恐怕是比较容易发生的,那我们也有和企业关系特别密切的一些申请人来申请,也有和理事关系非常密切的人来申请,我记得我们的第一个态度就是我们自己要审查是不是有关连交易,会不会产生关连交易的可能。所以一定要杜绝,那相关的企业他可以做参与者,他一定不能成为受赠人,这是一个底线。那么这个胜任原则讲的是用人的原则,实际上我们知道万通这样一个大的企业人才济济,万通集团嘛,包含万通地产和万通事业两个,还有很多上下游企业人才济济,为什么他们会用生人,我这位秘书长和前任秘书长,都是猎头找来的,我不知道其他的基金会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猎头找来的,花钱让猎头找人,两任都是这样的,所以他用生人,不用熟人,我相信冯先生和万通旗下有很多能人,他为什么不用呢?他为什么不把他的公关经理或公关总监拿来做?实际上还是要避免关连交易,达到道德上的自律,包括我们的员工都是从市场上招过来的。

那么还有一个就是公私分明,刚才其实也说了,在非公募基金会,由于他没有这个运营的利润的要求,他可能会在成本上控制不是很严,可能比较容易出现公家的东西拿来私人来用,这个应该是这个单位的开支,私人来开销。所以这个对我们的道德要求是非常严的,因为相对来说这个团队比较小,而且秘书长,特别是秘书长执行团队以上呢,这个监控没有像公司那么严格,这种情况也很容易发现,也很容易产生,其实在我们基金会还是很强调这一点,或者很注意这一点,我们反而是私弃公用,用个人出钱来开支一些机构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和员工吃饭,我们很注意这些,包括我们基金会的一些摆设,都是我们自己花钱的,避免出现可能的猜疑,甚至是猜疑都要避免。

那么第二个就是说,我们尊重,我们的受益人和受赠机构是相互尊重的,我们会非常尊重他们,我们不认为我们是出钱者我们就高人一等,我们总是把他们称为合作伙伴,应该说我们从心理上是热爱他们的,比如说其他的支持,最近我们有搬家,我们的企业有一些多余的办公设备,我们马上就想到了和我们成长中的合作伙伴,办公条件很差的,能不能交给他们,后来我们就联系了我们的NGO合作伙伴,很高兴地领走了这些材料,像这些就是反映了我们在道德上我们是尊重他们,我们是热爱他们。

那么第三个就是治理上,可能我也多说两句,治理上应该是正规的,就是成员首先是独立的,构成而且是多元的,也就是说我们在万通公益基金会,在12个理事里面,只有三个是来自于万通集团的,只有三个,其他的都是来自于,像理事长是来自于相关机构的专家,环保机构的专家,我们还有其他的我们以前的前任理事长也是环保方面的专家,我们还有我们的前任理事长也是环保方面的专家,我们还有科学家,还有以前在国际基金会做了很多年的,有经验的人士,还有法律界的人士,就是多方面构成,而且他们都是独立于万通这个集团的。

那么制度建设可能也是值得介绍的,制度建设就是我们有章程,或者有条理,这是国家最基本的规定,但是我们还有理事会管理制度,这个理事会工作制度,这个工作制度它不是简单照抄章程里面关于理事会的议事规则的这些,而且我们有更多的,特别要体现这个叫做利益冲突的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避免利益冲突,第一个原则放进去,而且对这个议事规则的一些细则做了,比如说表决,怎么样表决?目前的章程里面是做得比较粗的,议事规则都要做得很细的,包括新的理事怎么样推荐产生,做了很细致的规定,包括理事的费用,哪些是可以报销,哪些是不能报销,做了很细的规定,而且我们现在还在做这个理事会手册,就是让理事了解做一个理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理事的职责是什么?那么我们还有定期会议制度,也就是我们规定每个季度要开一次会议,有些机构可能会觉得太多了,但是我们要真的让理事会能够成为理事会的话,成为真正的理事会的话,他必须要开会做决议来审核、审查秘书处,执行团队的工作,能力提升也是一个方面,我们的理事来自于各个方面,其实对于非公募基金会的治理和运作不是很了解,那我们现在已经在设计、计划一些培训课程,让我们的理事了解我们做的主业,生态社区是怎么回事儿,非公募基金会的治理到底怎么回事儿?还有我们还给理事买相关的书,让他们了解非公募基金会的运作和我们的专业领域,同时秘书长对我的监督也是存在两个方面的,第一个财务方面,就是我的所有费用是由一位指定的理事来签字的,没有这位理事的签字我是不能报销我的费用的。第二个就是在项目审核方面,我们有项目审核委员会来监督、审核项目,所以这个审核大权不放在秘书长手里,是有一个小集体来做决策。

那么下面就是我会很快地谈一谈,就是我们的团队是一个职业的团队、专业的团队,全是全职的,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适用志愿者,这个说法可能是比较绝对的,或者比较超前的,但是我们相信需要有职业的全职的员工。那么项目上应该是过硬的,特别是要设立项目技术门槛,要向企业看齐,如果你不能设立技术门槛,就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话,那么恐怕永远不会得到尊重,就是你这个行业没有技术含量,没有技术门槛,你不可能得到尊重。

那么财务透明我就不想多说了,因为大家讨论得已经很多了。

最后从基金会的定位的角度我想就是这个在战略定位上,我认为目前非公募基金会应该考虑成为国内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成长的输血机和孵化器,基金会应该把钱给出去,带着自己的价值观把钱给出去,促进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展,这样能够协助政府做社会建设工作。

那性质上可能有一个从慈善到公益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看见一些老的基金会可能用慈善冠名比较多,但新的基金会多半用公益,还是有所不同的。

那么职业定位和行业定位,我认为在非营利部门里面,非公募基金会应该成为这个专业化技术壁垒的起点和这个整个部门成长的一个旗舰。

我们的历史定位呢,其实就可以问一个问题,刚才可能很多人也谈到了,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能不能很自豪地说,非公募基金会,我曾经工作过的非公募基金会,对中国的变革和进步,对中国的社会建设,中国的社会发展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这些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