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式轮式步兵战车从1995年开始在解放军地面部队陆续服役,主要装备快速反应轻机械化步兵师。

研制背景

二战之后,由于冷战的压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争中得到大力发展的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很快就发展出了步兵战车。但是,大量的履带式装甲车辆耗资巨大、使用维护复杂,当年德国人面临的难题再一次摆在了胜利者们的面前,其中,苏联为了维持较大的装甲部队规模,欧洲国家百废待兴、国力尚未恢复,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当年德国人的老路——大力发展轮式装甲输送车。经过直接在军用越野卡车上加装装甲板的不成功案例之后,苏联人发展出了独特的BTR-60式装甲人员输送车,并经过BTR-70、BTR-80的持续改进,一直发展到了现在的BTR-90轮式步兵战车。欧洲各国,如德国、法国、奥地利、瑞士等也发展出了各自的轮式装甲车系列。只有美国因为国力强盛,一直坚持履带式路线,后来才引进生产了轮式装甲车,并持续到今天。

大量装备俄军的BTR-80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由于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后,只能有选择地引进生产了部分苏联的装甲战斗车辆,这其中并没有轮式装甲车。直到60、70年代,国内的军用汽车生产已经基本上满足了摩托化的需求,轮式装甲车才再次被提上日程。

中国在50年代研制的WZ521轮式装甲车,这种装甲车只是起到了部分的临时替代作用。新中国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这种轮式装甲车实际上只是一种装甲汽车,并不是真正的轮式装甲车。

研制过程

第一辆国产轮式装甲车使用了解放CA30型6×6越野卡车的底盘来改装,由于只是简单的将原车外壳改为一个装甲车体,其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最终没有定型。80年代初,国内再次重启了轮式装甲车的研制,新型的523式轮式装甲车是在东风EQ245型6×6越野卡车的基础上研制的,将发动机改为驾驶室后方布置的形式,使用了较为方正的箱式车体,样车组成的方队参加了84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但是,样车沿用的原汽车发动机功率偏低,在正式定型的车辆上,换用了进口(后引进生产)的道依茨风冷柴油机,并进行了批量生产。

64式轮式装甲输送车,其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最终没有定型。

但是,523型轮式装甲车沿用了原越野卡车的不等轴距布局,在实际的应用中,暴露出了越野能力低下的缺点,为此,国内再次开始了新型等轴距轮式装甲车的研制工作。这就是92式轮式步兵战车,外贸代号WZ551步兵战车。

523式轮式装甲车参加了1984年国庆阅兵,但该车越野能力明显不足。

总体结构

92式步兵战车沿用了523式装甲车驾驶室在前、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居中、乘员舱后置的总体布局方案,车内有效容积大,便于布置弹药和乘员工作位置。整车由火力系统、火控系统和轮式底盘三大部分组成。底盘为等轴距6×6驱动方式,具有双横壁式独立悬挂、桥间和轮间差速锁、可调气压防弹轮胎、水上推进器,以及前、中两桥转向机构。这使得92式轮式装甲车具有较高的机动性、通过性和行驶平稳性。

92式步兵战车沿用了523式装甲车驾驶室在前、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居中、乘员舱后置的总体布局方案。

92式步兵战车的车体为装甲钢制造的全封闭式浮壳结构,车体前部正面和两侧可防7.62毫米穿甲弹近距离射击和炮弹破片。车体内部分为驾驶舱、动力舱和战斗舱三部分。

驾驶室位于车辆前部(驾驶员在左,车长在右),安装有车辆操纵机构、观察仪器、检测仪表、无线电台、车长和驾驶员座椅以及三防灭火控制盒等。驾驶室前方有两片带装甲盖板的大型防弹风挡,用于平时观察,顶部各有3具潜望镜,可在战时使用,夜间驾驶时,驾驶员中间那具潜望镜可以换成红外/微光夜视仪。

92式轮式步兵战车内部驾驶舱。

动力舱位于车体左中部紧靠驾驶室后,其内装有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传动箱、传动轴、冷却系统、通风系统及灭火系统等。

战斗舱位于动力舱之后,其左右两侧为乘员座椅。在动力室右侧有连接驾驶室和载员室的通道,通道的右侧有侧门,车尾有一扇单开式大尾门,可供乘员和载员上、下车使用。车体两侧和后门上都有潜望镜和球形射击孔,可供载员乘车作战。

步兵利用92式轮式战车乘员舱的射击孔对外射击。

在动力室后方中部的战斗室装有一座顶置式单人炮塔,炮长位于炮塔右侧下方,在炮长观察窗周围有4具潜望镜,用于大范围观察。

在炮塔两侧各有4具7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单排布置,可进行2发、4发、8发齐射,能在前方100米处形成长120~150米、持续时间2~4分钟的烟幕。

92式轮式步战载员舱较为宽敞,乘坐舒适度较好。

动力系统

92式步兵战车的动力装置为一台235千瓦道依茨BF8L413FC型8缸4冲程直喷式风冷增压柴油发动机。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于80年代初引进该发动机技术,并由所属工厂生产。 该发动机性能先进,结构可靠,是一种优秀的军用发动机,标定功率235千瓦(2500转/分),燃油消耗率245克/千瓦•小时。该发动机采用电起动,进气系统装有火焰加热塞,不需要附加其他冷起动装置,可在-25℃低温条件下一次起动成功。由于使用了风冷方式,该机无需像水冷发动机一样加注冷却剂,更加适合于在戈壁和沙漠地等缺水地区进行远距离机动。此外,该发动机还具有使用寿命长和质量可靠等特点。此外,发动机上还安装有3千瓦的硅整流发电机和9千瓦起动电动机。

92式轮式步战动力系统良好的适应性使其不仅在戈壁和沙漠地区能表现良好,在高原地区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图中西藏某摩步团雪域08营正使用92式轮式步战进行进攻演习。

92式步兵战车的变速箱采用德国ZF公司生产的5S-lllGPA型机械式变速箱,共有9个前进档和l个倒档,变速范围大,并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满足车辆高越野机动性的要求。主离合器为摩擦式,采用液压操纵,性能好,操纵方便。悬挂系统为独立式,并装有冷气减震器。制动系统采用气压制动。

92式步兵战车装有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可以根据地面状况调节轮胎压力,以获得良好的地面附着力,进而提高了战车的越野机动性能。轮胎为可调气压式高强度防弹轮胎,即使被击中,还可以40公里的时速行驶100公里。该车可水陆两用,在车体尾部有2个桨舵合一的导管螺旋桨水上推进装置,结构简单,操纵轻便,水上推力大。此外,该车还装有集体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等。

水陆两栖攻击登陆演习的92A式装甲人员输送车。92式步兵战车和92A式人员输送车都具有完全水陆两栖能力。

主要武器

炮塔武器为一门ZPT90式25毫米机关炮和一挺86式7.62毫米并列机枪。ZPT90式25毫米机关炮采用双向供弹,它与电气控制系统、开门转换系统和供弹系统配合,可变换弹种、变换射速和射击方式。射手可根据不同目标快速地选择弹种(榴弹或脱壳穿甲弹),射击方式有单发、3连发、5连发或连发,射速100发/分或200发/分。该炮的高低射界为-8~+52度,方向射界360度,弹药基数400发,其中弹仓内有待发弹200发,另在炮塔内备有120发榴弹和80发穿甲弹。使用脱壳穿甲弹时,直射距离为1500米。炮塔装有余弹计数器和余弹报警装置,炮手可随时观察炮弹箱内的剩余弹数。25毫米机关炮有主控和备用两套击发装置,炮塔系统高低和方向驱动也有手动和电动两种方式。

该炮的火控系统较简单,采用高平两用可见光潜望式瞄准镜,对地对空转换迅速。7.62毫米并列机枪与主炮同步俯仰,备弹1000发。

92式轮式步战装备有一门25毫米火炮,能发射高爆和穿甲弹药,射速100-200发/分钟。

改进和变型情况

由于性能良好,92式步兵战车现在已经有了多种变型车,例如红箭-9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车(4×4的WZ550),92A式装甲输送车(换用12.7mm枪塔,载员增加到13人),100mm轮式突击炮,武警防暴车等等多种型号,是目前国内轮式装甲战斗车辆的主力,并且已经向国外批量出口。2007年,最新的一期的《兵工科技》在封底出现了一张92轮式步战换装新炮塔的照片.这标志着92轮式步战的主炮口径已升为30毫米,并且这种炮塔还具有良好的防弹外形和紧凑的结构。现在这种改进型的92式步兵战车也已开始批量装备解放军。

由92式步兵战车基础发展的100毫米轮式突击炮。

换装新炮塔的改进型92式轮式步兵战车。

存在不足

92式步兵战车主要装备机械化部队,用于支持步兵和运载步兵作战,可遂行机动作战任务,也可协同主战坦克作战。它主要用于消灭敌轻型装甲车辆、简易火力点和反坦克支撑点,杀伤敌有生力量,具有对低空目标的自卫能力。由于92式步兵战车有良好的战略机动性,因此也非常适合成为快速反应部队的主要装备,为其提供较强的火力支援和突击能力。但是该车与世界先进的步兵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92式轮式步兵战车已经装备解放军的数个轻型机步师和机步旅。

从火力上看,92式步兵战车的25mm机炮来源于陆军的高射炮,射击循环速度较快,连发射击时对射击精度有不良影响,与国外专门设计的低射速战车机炮差距较大。而且由于我国不能像美国那样在小口径机炮上使用贫铀穿甲弹,与同类火炮相比,该炮的穿甲能力已经显得偏低。为此,我国在引进BMP-3战斗部(炮塔)之后,已经将其上的30mm机炮定为新一代通用火炮。此外92轮式步战简单的火控系统还导致92轮式步战并不具备运动中进行瞄准射击的能力,同时也使夜战能力存在明显不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作战能力的发挥。从国外轮式步兵战车的发展趋势看,加装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夜视设备已成为一种潮流。当然,轮式步兵战车不必像坦克那样装备复杂而昂贵的全套火控系统,可以简化些。

92轮式步战的25毫米机炮来源于陆军的高射炮,射击循环速度较快,连发射击时对射击精度有不良影响,与国外专门设计的低射速战车机炮差距较大。

正在进行夜间射击的92式轮式步战。实际上92轮式步战在夜战方面有严重缺失,这种射击只是观赏性较强。

在信息能力上,92式轮式步兵战车也与世界先进轮式步兵战车有较大差距。如美国的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已经将信息化能力列为该车必备的主要能力之一。法国、德国等国也在加强轮式步兵战车的信息化能力,以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艰巨的工作要做。

同时,由于92式步兵战车采用了中央轴系传动,轴系占用了较大的车体高度,一方面提高了车辆重心,影响了越野性能,另一方面由于提高了车辆高度,也导致车辆被击中的概率增加了,为此,在新一代的轮式装甲车族的设计中,已经改为使用发达国家常用的H型轴系传动。

另外,92式步兵战车采用6×6驱动形式虽然较普通越野卡车的性能好一些,但与国外常用的8×8驱动形式相比,越野性能还是要差一些,所以新一代的轮式装甲车族也采用了8×8驱动形式。

中国已经发展出的国产VN1型8X8轮式装甲车。

结语

92轮式步兵战车是中国第一种在技术上发展得较为成熟的轮式步兵战车,具有机动性好、可靠性高、维修简便、燃料消耗少等优点,在空运、船运和公路机动等方面明显优于坦克,缩短了与国外同类先进步兵战车的差距。但是该车在火控系统和信息能力方面的缺失已严重限制了其作战能力的发挥,新时期西方步兵战车已在步兵战车的各个方面飞速发展,中国轮式步兵战车还得尽快缩短相应差距。

下面是92轮式步兵战车与世界其他几款典型的轮式步兵战车的性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