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整编。主要是撤消解放战争后期形成的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以及各兵团,分别与各大军区合并;将陆军整编成国防军和公安军;全国统一成立省军区、军分区和县(市)武装部;按国家行政区划重新调整为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华北、东北六大军区。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华北军区、东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西北军区等五个军区继续保留。中原军区被撤消,重新设立西南军区。华北、华东、中南、西北等四个军区的军政一把手未作调整,仍由原来的领导同志担任;东北军区的司令员兼政委改为高岗;西南军区的司令员为贺龙,政委为邓小平。

新中国建立后,各军区机关有了自己固定的工作地方。华北军区机关设在北京,东北军区机关设在沈阳,华东军区机关设在南京,西北军区机关设在西安,中南军区机关先在武汉,后迁到广州,西南军区机关开始在重庆,后迁往成都。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到七十年代末的20余年里,大军区机构几经变更。

1955年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决定将原西北、西南、华东、中南、东北、华北六大军区进行扩编,并按城市和省(区)的名字命名为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内蒙古军区。考虑到沿海地区和蒋介石盘踞台湾的特殊情况,1956年4月22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将南京军区管辖的福建、江西两个省军区划出,组成福州军区。于是,全国的大军区增加到13个。这是我军历史上大军区机构最多的时期。

此时各军区的主要领导人是,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政委周桓;北京军区司令员杨成武,政委朱良才;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政委舒同;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委唐亮;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政委陶铸;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第一政委王任重;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谢富治;兰州军区司令员张达志,政委冼恒汉;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政委李井泉;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政委谭冠三;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王恩茂;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乌兰夫;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飞。

在六七十年代,中央军委对大军区作了小幅度的调整。1967年5月,将内蒙古军区改为省级军区,隶属于北京军区。1969年12月,将西藏军区改为省级军区,划归成都军区。1979年5月,把新疆军区改名为乌鲁木齐军区。这样,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军保持有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武汉、昆明、兰州、成都、福州、乌鲁木齐11个大军区。

进入80年代后,我军又实行了几次军队体制改革和精简整编。1985年6月,中央军委决定将11个大军区合并为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兰州七大军区。至此,经历几十年变化的大军区机构已基本定型。

将乌鲁木齐军区撤消,和兰州军区合并,统一编为兰州军区。下辖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和新疆等省军区及若干集团军。

将昆明军区撤消,同成都军区合并,统一编为成都军区。下辖四川、西藏、云南、贵州等省军区和若干集团军。

将福州军区撤消,与南京军区合并,统一编为南京军区。下辖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军区和上海警备区及若干集团军。

将武汉军区撤消,分别合并于济南、广州军区,统一编为济南军区、广州军区。济南军区下辖山东、河南省军区和青岛警备区及若干集团军。广州军区下辖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海南省军区和若干集团军。

北京、沈阳两大军区未作调整。其管辖的范围也没有改变。北京军区领导和指挥河北、山西两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天津两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沈阳军区领导和指挥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盟一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到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仍然保持七个大军区的机构设置。

第二页 新中国军区划分详解

第三页: 新中国成立前军区划分情况

(资料来源: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军区领导机构编制体制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完善。为有利于我国实行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国防武装力量的建立,1955年,国务院决定,取消按一、二、三级的等级划分军区的做法,统一改称为军区、省军区。从此,全军由原来的3级军区体制,改为军区(大军区)、省军区体制。

一、13个大军区的组建

1955年2月11日,国务院和国防部根据中共中央局、中央分局的设置情况,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全国战略区的重新划分,决定将全国的6个大军区,即东北军区、华北军区、西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和西南军区,改划为12个大军区。这12个大军区大部分是以所在区的大城市命名的,计有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各军区于5月1日前按新的区划正式办公。1956年又增设福州军区。这样,全国共13个大军区。大军区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领导、指挥、管理本战区内的野战军、省军区及地方武装,并与海军、空军领率机关共同领导本战区内的海、空军部队。各大军区的成立情况是:

沈阳军区:1955年3月22日成立,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周桓,副政治委员杜平、甘渭汉,参谋长吴信泉,政治部主任杜平(兼);指挥所属陆、海、空军部队,下辖: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今分属河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省军区和防空军、公安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及陆军军等部队。军区机关驻沈阳市。

1985年7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沈阳军区所属部队进行调整,裁减了员额。调整后,辖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军区和旅大警备区、赤峰守备区、大连陆军学院及建制内的陆军集团军、特种兵等部队。先后任司令员的有:陈锡联、李德生,先后任政治委员的有:赖传珠、宋任穷(兼)、曾绍山、潘复生(兼)、毛远新、王辉球、甘渭汉、廖汉生、刘振华。

北京军区:1955年4月14日成立,由华北军区改编,并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京津卫戍区,杨成武任司令员,朱良才任政治委员,王近山、陈正湘任副司令员,韩伟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袁升平。辖:陆军军以及河北、山西省军区,军区空军、防空军、炮兵、装甲兵司令部和军区工程兵部。军区机关驻北京市。1959年,北京军区免兼京津卫戍区、改设北京卫戍区、天津警备区,归北京军区建制。1967年5月,内蒙古军区由大军区改为省级军区,归北京军区建制。

1979年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进行精简整编。1983年将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机关分别缩编为军区司令部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1985年,陆军军改编为陆军集团军。杨勇、郑维山、李德生、陈锡联、秦基伟先后任司令员,赖传珠、廖汉生、李雪峰、谢富治、刘格平、陈先瑞、解学恭、纪登奎、吴德(兼)、秦基伟、刘子厚、袁升平、傅崇碧、杨白冰先后任政治委员或兼第一政治委员。

济南军区:于1955年5月1日成立,司令员杨得志,1957年到职,第一政治委员谭启龙,第二政治委员王新亭,司令员由王新亭代职。下辖:辖区内的陆军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和守备部队。担负山东省以及江苏省徐州至连云港地区的防务。军区机关驻济南市。9月,军区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分别改编为军区炮兵司令部、装甲兵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1960年4月,又分别改为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

1978年5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徐州至连云港方向的防务划归南京军区。1982年12月,军区炮兵、装甲兵机关缩编为军区司令部炮兵部、装甲兵部。1985年6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合并整编大军区的命令,武汉军区分别与济南军区、广州军区合并,河南省军区和驻河南境内的部队、学校划归济南军区。曾思玉、饶守坤先后任司令员,舒同(兼)、梁必业、曾希圣(兼)、袁升平、谭启龙(兼)、王效禹、徐立清、任思忠、白如冰、萧望东、陈仁洪、迟浩田先后任政治委员。

南京军区:1955年4月1日成立,由华东军区改编,许世友任司令员,唐亮任政治委员,叶飞、郭化若任副司令员,张才千任参谋长。下辖: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军区和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空军、公安军及辖区内的陆军军等部队。军区机关驻南京市。

1978年9月,军区司令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分别扩编为军区装甲兵、工程兵。1982年11月,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机关分别缩编为军区司令部炮兵部、装甲兵部、工程兵部。1985年6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合并整编大军区的命令,南京军区与福州军区合并。丁盛、聂凤智、向守志先后任司令员,萧望东、杜平、廖汉生、郭林祥、傅奎清先后任政治委员,柯庆施、江渭清、江华、李葆华、张春桥、彭冲先后兼任第一政治委员或任政治委员。

广州军区:1955年4月15日成立,司令员李天佑(代),政治委员陶铸,副司令员文年生、梁兴初、詹才芳,副政治委员刘兴元。下辖:湖南、广东、广西军区,海南军区,军区防空军、公安军,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司令部和陆军军、院校及地方部队。军区机关仍驻广州市。原中南军区所属河南湖北军区划归武汉军区建制;江西军区划归南京军区建制。1957年4月,撤销军区公安军,其所属部队划归所在省军区、海南军区领导。

1985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合并整编大军区的命令,武汉军区分别与济南、广州军区合并,湖北省军区及驻湖北省境内的部队划归广州军区建制。黄永胜、丁盛、许世友、吴克华、尤太忠先后任司令员,刘兴元、韦国清、赵紫阳、孔石泉、韦祖珍、任思忠、华国锋、张平化、向仲华、习仲勋、王猛、张仲先先后任政治委员或兼任第一政治委员。

武汉军区:1955年3月7日成立(兼湖北军区),陈再道任司令员,王任重兼政治委员,李迎希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谭甫仁、张广才任副政治委员,叶明任政治部主任。负责统一领导指挥河南、湖北两省军区和驻该两省境内的陆军、空军、防空军、公安军。军区机关驻武汉市。7月,组建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撤销湖北、河南两省和武汉市的公安总队番号。1956年4月29日,总参谋部命令将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扩编后兼湖北省军区。同年8月1日起,武汉军区免兼湖北省军区。1957年2月,撤销武汉军区公安军司令部番号,其所属湖北、河南两省的公安内卫团进行缩编。1960年4月,汉口高级步兵学校、信阳步兵学校划归武汉军区建制。

1985年6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合并整编大军区的命令,撤销武汉军区,分别与济南军区、广州军区合并。河南省军区和驻河南省的部队划归济南军区;湖北省军区和驻湖北省的部队划归广州军区。曾思玉、杨得志、王必成、张才千、周世忠先后任司令员,谭甫仁、钟汉华、刘丰、王六生、萧思明、吴烈、王平、李成芳、严政、刘建勋、赵辛初、陈丕显先后任政治委员或兼第一政治委员。

昆明军区:1955年4月1日成立,以云南军区为基础组建,并兼云南军区,谢富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秦基伟任副司令员,于一川任第一副政治委员,金如柏任第二副政治委员,鲁瑞林任参谋长,胡荣贵任政治部主任。下辖:贵州军区、云南省各军分区和驻两省的陆军军、公安部队等。军区机关驻昆明市。7月,云南军区公安部队改编为昆明军区公安军。1957年8月,以军区公安司令部为基础成立云南省军区,撤销公安军司令部番号。

1985年8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合并整编大军区的命令,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番号撤销。秦基伟、王必成、杨得志、张铚秀先后任司令员,阎红彦、金如柏、李成芳、谭甫仁、周兴、刘志坚、贾启允、安平生、谢振华先后任政治委员或兼第一政治委员。

成都军区:1955年4月14日成立,以四川军区为基础组成。贺炳炎任司令员,李井泉任政治委员,李文清、何正文任副司令员,阎红彦、郭林祥任副政治委员,余述生任政治部主任。下辖西康(旧省名,今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各一部)军区和四川省各军分区及公安部队等,军区机关驻成都市。7月,部分公安部队改编为人民警察,归地方政府公安机关建制。9月,西康军区随西康省撤销。1956年2月,沈阳、北京、南京军区组建的5个预备役训练师调入成都军区。6月,成立军区炮兵司令部(1957年7月撤销)。1957年6月,西藏军区干部学校改为成都军区干部学校,归成都军区建制(1958年6月集体转业,移交四川省政府)。

1985年9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合并整编大军区的命令,成都军区与昆明军区合并。黄新廷、梁兴初、秦基伟、刘兴元、吴克华、尤太忠、王诚汉先后任司令员,郭林祥、廖志高、甘渭汉、张国华、陈仁麒、谢家祥、严政、刘兴元、李大章、陈先瑞、孔石泉、钟汉华、徐立清、万海峰先后任政治委员,赵紫阳、谭启龙先后兼任第一政治委员。

兰州军区:于1955年5月1日成立,司令员张达志,政治委员冼恒汉,副司令员韩练成、杨嘉瑞、徐国珍,参谋长李书茂,政治部主任王庆生。下辖:陕西、青海军区,甘肃、宁夏两省(区)的各军分区和步兵、炮兵、骑兵、公安部队,以及步兵、炮兵等学校。军区机关驻兰州市。8月1日,公安部队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调归地方政府公安机关建制。1958年5月,以银川军分区机关为基础组建宁夏军区。1961年5月,重建甘肃省军区。

1985年8月6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合并整编大军区的命令,乌鲁木齐军区与兰州军区合并为兰州军区。皮定均、韩先楚、杜义德、郑维山、赵先顺先后任司令员,刘澜涛、李瑞山、萧华、宋平、谭友林、李宣华先后任政治委员或兼第一政治委员。

新疆军区:1955年5月1日成立,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恩茂,副司令员陶峙岳、赛福鼎·艾则孜、郭鹏、张希钦,副政治委员曾涤。下辖:南疆军区、伊犁军区以及陆军部队。1958年11月,组建新疆军区干部学校(1962年11月改称新疆军区步兵学校)。1969年12月,伊犁军区改称北疆军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划归新疆军区建制(1975年其领导机构撤销)。

1982年,新疆军区将担负内卫执勤任务的部队移交公安部门,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85年6月,乌鲁木齐军区与兰州军区合并为兰州军区,同时成立新疆军区(兵团级),归兰州军区领导。龙书金、杨勇、刘震、萧全夫先后任乌鲁木齐军区司令部员;萧思明、谭友林、谭善和先后任政治委员。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第一书记王恩茂、赛福鼎·艾则孜、汪锋先后兼任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司马义·艾买提、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书记谷景生先后兼任政治委员。

西藏军区:1955年5月1日成立,由省军区升为二级军区,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司令员张国华、政治委员谭冠三,副司令员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措绕杰、陈明义、李觉,副政治委员范明、王其梅,参谋长陈明义(兼),政治部主任刘振国。下辖西藏地区的陆军师和骑兵、工兵、炮兵、公安部队以及驻四川办事处。军区机关驻拉萨市。1958年11月,张经武兼任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68年7月,曾雍雅任军区司令员,任荣任政治委员。12月,西藏军区缩编为省级军区,划归成都军区建制。

内蒙古军区:1955年于4月20日成立,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乌兰夫,副司令员刘华香、刘彬,副政治委员苏谦益,参谋长孔飞,政治部主任廷懋。下辖:呼伦贝尔、哲里木、昭乌达、锡林郭勒、察哈尔、平地泉、乌兰察市,伊克昭、河奎等军分区和1个骑兵师。1960年4月,滕海清任代司令员,吴涛任政治委员。1967年5月,该军区降格为省级军区,归北京军区领导。

福州军区:1956年7月1日成立,由福建军区改成,并兼福建军区。叶飞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皮定均、刘永生任副司令员,刘培善任副政治委员,黎有章任参谋长,廖海光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福建军区、江西军区和军区炮兵、工程兵、公安军及驻两省的陆军军、特种兵等部队,军区机关驻福州市。1957年5月,福州军区免兼福建省军区,以军区公安军机关组成福建军区机关,公安部队改编为守备部队。

1985年6月,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合并整编大军区的命令,福州军区与南京军区合并,整编为新的南京军区。福建、江西两省军区和辖区内的野战军、地方部队及院校等,划归南京军区建制。韩先楚、皮定均、陈再道、杨成武、江拥辉先后任司令员,刘培善、杨尚奎、周赤萍、李志民、江渭清、廖志高、傅奎清先后任政治委员或兼任政治委员。

大军区机关的设立,由于各军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担负的任务和领导部队的数量不同,其领导机构的设置和编制人数也不一样。各军区领导机关都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后方勤务部、财务部、军械部和军训处、防化学处、军事法院。有的军区领导机关还根据所辖特种兵部队的多少,分别设有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空部队、公安部队等领导机构或业务部门。这样,军区领导机关在体制编制上基本实现了诸军兵种的合成,初步成为合成军队的战役指挥机构。

二、省军区的设立

50年代中期,随着国内作战和剿匪任务的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与完善,特别是省级机构的正式建立和省域的调整划定,国务院决定取消原来的二、三级军区的称号,改称为省军区。对二、三级军区的领导机关进行了调整合并。决定在全国各省(自治区),均建立省军区。

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在全国先后共成立了27个省军区(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中央直辖市分别设立卫戍区或警备区;北京设立卫戍区,天津、上海、重庆分别设立了警备区(旅大警备区也属于军级单位)。省军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的省(自治区)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省军区隶属大军区建制,同时是中国共产党省(自治区)委员会的军事工作部门和省(自治区)政府的兵役工作机构,受军区和省(自治区)常委、政府的双重领导,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等领导机关,领导若干个军分区和一定数量的部队。负责所在省(自治区)的军事工作,主要是领导预备役、民兵、兵役和动员工作,有的还担负边防、海防守备任务。省军区下辖军分区。

军分区,是省下行政区划的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所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军分区为师级。军分区受省军区和中共地区(省辖省、自治州、盟)委员会、行政公署的双重领导。军分区设有领导机关(司、政、后),有的还辖有一定数量的部队、分队。其主要负责所在地的军事工作,主要是民兵、兵役和动员工作,有的还担负边防海防守备任务。军分区下辖县(旗)级设立了人民武装部。人民武装部属团级,实行地方和军队双重领导。人民武装部既是中国共产党县级地方委员会的军事工作部门,又是军队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部门。1969年11月15日,中共军委决定:各省、自治区机关所在城市和重庆、鞍山、青岛、湛江等重要城市均可根据需要设立警备区机构。据此,各省、自治区机关所在城市和一些重要城市,均组建了警备区。

三、7个大军区的建立

1985年5月,中国政府决定裁减军队员额100万。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到会作重要讲话。他说: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认为就打世界大战来说;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一个苏联,一个美国,而这两家都还不敢打。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第二个转变 ,是我们的对外政策。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为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适应这一新的情况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同时,鉴于现行军区体制存在战役纵深浅、独立作战能力弱、机关庞大、机构重叠、后方部署重复、浪费人力物力等弊端,中央军委于1985年7月决定将11个大军区调整为7个大军区,下辖陆军集团军、兵种部队、后勤保障部队和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如今的七大军区划分即在那时被基本确定。具体划分情况如下:

沈阳军区:领导和指挥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盟一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北京军区:领导和指挥河北、山西两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天津两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兰州军区:领导和指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济南军区:领导和指挥山东、河南两省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南京军区:领导和指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广州军区:领导和指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成都军区:领导和指挥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区)和重庆市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领导机关,是根据战略方针、作战任务、军队的现代化程度和国家行政区划等因素设置的。中央军委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曾经多次对总部、大军区、省军区等领导机关的组织编制进行调整,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军队特点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指挥系统,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警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资料来源: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诞生。与此同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也宣告成立。为了加强对各革命根据地的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的统一领导与指挥,中革军委正式决定,自1932年起,在中国工农红军里建立军区一级的机构。

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直接关心和组织下,1932年1月江西军区建立。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军区,它开了我军有军区机构之先河。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委由陈毅担任。紧接着,闽西军区、湘赣省军区、湘鄂赣省军区也相继组建成立。闽西军区由罗炳辉任总指挥,谭震林任政委;湘赣省军区总指挥是张启龙,政委是甘泗淇;湘鄂赣省军区总指挥孔荷宠,政委黄志竞。

到1934年11月止,在各苏区又先后建立了闽浙赣、粤赣、闽赣、川陕省、赣南和湘鄂川黔边省数个军区。

从以上成立的军区的情况不难看出,我军初创时期的军区机构大都是依托各革命根据地、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和群众基础较好的边界地区建立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部队的生存和发展壮大。这个时候军区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领导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担负各根据地的保卫工作,并为红军正规部队补充兵员。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共中央和中央主力红军不得不放弃中央苏区,被迫进行长征。这样,原有的军区已不复存在。但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按照游击区域又重新建立了闽浙赣、闽浙、湘赣省、湘鄂赣省、闽赣、赣南、江西、福建、赣粤等军区。这时的军区与先前的军区已不可同日而语,其任务、规模、作用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尽管如此,它在领导南方游击战争、保存南方的红军火种、牵制国民党部队、保证红军主力北上抗日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为人们所铭记和传颂。

(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日本军国主义就发动了大规模的全面侵华战争。这时,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人不计前嫌,积极地与国民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并主动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随后,陆续在八路军和新四军辖区内设立了军区,以担负起组织各根据地军民共同抗日之大任。

据资料介绍,在八路军辖区内设立了山东军区、晋绥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察冀军区等4个大军区。

山东军区。1942年秋建立。黎玉任政委,王建安任副司令员。次年初,该军区进行改组,由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和政委。下辖胶东、鲁中、鲁南、清河、冀鲁边、滨海6个军区。抗战期间,山东军区拥有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的群众武装27万余人。

晋绥军区。由于抗日力量发展壮大,到1942年9月,晋西北根据地和大青山根据地已连成一片。于是将原晋西北军区改为晋绥军区。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分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和政委。

晋冀鲁豫军区。它是在原晋冀豫、冀南、鲁西、太行、太岳、冀鲁豫等军区的基础上,经中共中央决定于1945年8月20日调整成立的。由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任司令员,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任政委。此时军区部队发展到30万人,民兵达40万之多。

晋察冀军区。1937年11月成立。一一五师副师长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4个军分区。到1944年9月,又同时建立冀中、冀晋、冀察、冀热辽四个二级军区。这一块是华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

在新四军驻扎的南方,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分别组建了苏中、苏北、淮北、淮南、皖江、鄂豫皖、苏浙等军区,以组织和推动广大南方地区的抗日战争。

(三)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在人民解放军形成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的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建立起了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东、中南等6个大军区。这个时候的大军区,管辖的范围一般有数省,兵力也都在二三十万左右,可独立承担指挥作战任务。其各大军区的大致情况是:

东北军区。1948年1月1日建立,林彪任司令员兼政委。东北军区经历了几年的发展过程,1945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任第一政委,罗荣桓任第二政委。这年年底,又相继建立了北满、辽东、西满、吉林、锦热、辽西、辽宁、辽北、嫩江、松江、三江、龙江等12个附属军区。1946年1月,将12个附属军区调整为东满、西满、南满、北满四大军区。东北军区就是在以上军区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下辖辽东、吉林、冀察热辽、松江、合江、牡丹江、龙江、嫩江、辽吉、内蒙古等军区。

华北军区。1948年5月9日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委。下辖北岳、太行、太岳、冀中、冀南、冀鲁豫、晋绥、雁门、吕梁、绥蒙等军区。

西北军区。1948年11月建立,贺龙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委。次年11月30日,贺龙率军区机关一部和第十八兵团入川后,中央军委决定,第一野战军和西北军区合在一块,彭德怀任司令员,政委仍是习仲勋。下辖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军区。

中原军区。1945年10月30日成立,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委。下辖河南、江汉、鄂东、豫鄂陕、鄂西北等军区和第一、二、六、七纵队。到1948年5月,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重建中原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重建后的中原军区下辖皖西、豫皖苏、豫西、陕南、江汉、桐柏、鄂豫等军区。

华东军区。1947年1月21日成立,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委。所属胶东、渤海、鲁中、鲁南、苏中、苏北、鲁中南、江淮、苏南、浙江、皖南、皖北等军区。

中南军区。1949年12月,将原中原军区同南下的第四野战军组成的华中军区改名为中南军区。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委,邓子恢任第二政委。管辖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6个军区。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整编。主要是撤消解放战争后期形成的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以及各兵团,分别与各大军区合并;将陆军整编成国防军和公安军;全国统一成立省军区、军分区和县(市)武装部;按国家行政区划重新调整为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华北、东北六大军区。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华北军区、东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西北军区等五个军区继续保留。中原军区被撤消,重新设立西南军区。华北、华东、中南、西北等四个军区的军政一把手未作调整,仍由原来的领导同志担任;东北军区的司令员兼政委改为高岗;西南军区的司令员为贺龙,政委为邓小平。

(资料来源: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