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地图》 2009年第4期

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是人类的天性。当人们把周边的环境用图画的形式表现_出来后,就有了地图。人类绘制地图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史前时代,但表示整个世界(包括已知和未知的)的“世界地图”,则是文明时代的产物。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现今所知最早的“世界地图”也发现于此。

泥版上的地图

在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中,藏有一块未经焙烧的楔形文字泥版文书,高约12.2厘米,宽约8.2厘米,编号为BM92687。泥版的正面,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是一幅世界地图,可以称之为《巴比伦世界地图》,上部则是相关文字说明。泥版的反面,也是与这幅世界地图有关的文字。

至今为止,考古学家发现了多幅古代巴比伦人绘制的城市地图和区域地图,但世界地图仅此一幅,所以,《巴比伦世界地图》就成了稀世之宝。国际著名地图学史刊物Imago Mundi就是以此图为刊标的。这幅地图自1889年公布后,吸引了许多学者。令人叫绝的是,到了1995年,大英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又找到了地图上的一个小缺块,从而使地图更加完整。BM92687泥版大概属于公元前7世纪或6世纪,但上面的《巴比伦世界地图》则是根据更早的地图摹绘的。根据地图上的几个地名判断,类似的世界地图最早可能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

两个同心圆

《巴比伦世界地图》由两个同心圆构成。里面那个圆,代表的是世界的中心区域,它的四周环绕着“盐海”(marratu),在古代巴比伦语言中,此词是指比无边无际的“海洋”(t mtu)要狭小一点的海域。

在地图内层的世界中心区域,不仅用几何图形来表示不同的地方,而且,还用楔形文字标明了地名。其中有的是国家的名称,例如“亚述”、“乌拉尔图”。有的是城市的名称,例如“巴比伦”、“德尔”(Der)、“苏萨”等。还有些文字则说明了当地的地理特征,例如“沼泽”(apparu)、“河渠”(bitqu)、“山地”(sad)等。

《巴比伦世界地图》北方朝上,内层最上端有文字标明是“山地”,实际上是指现在土耳其南部山地,这里也是幼发拉底河的发源地。自上而下,有两条平行线,代表幼发拉底河。与幼发拉底河交叉的长方形,则是巴比伦城。历史文献记载,古代幼发拉底河确实是穿过巴比伦城的,只不过现在的幼发拉底河已经改道了。幼发拉底河向南流淌,最后被两条平行线阻断。在这两条平行线中间,右侧有文字标明是“沼泽”,左侧标明是“河渠”。“沼泽”与幼发拉底河之间,还有一个弯月形的连接带。可惜图上的文字已经破损,无法认读,因此,我们不能确定这个弯月形地带所代表的意义。它有可能是指波斯湾,也有可能是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台流后的阿拉伯河,甚至可能是指河渠或道路。地图中的这些特点,反映了古代幼发拉底河入海口的地理状况。地图最最下方,隔着“河渠”与“沼泽”,则有“苏萨”城,其周围的地区,应当是指埃兰。

世界的中心

从《巴比伦世界地图》中可以看出,巴比伦城不仅位于中间地带,而且被夸大了,亚述则被画得很小。所以,这幅地图应当是巴比伦人绘制的,反映了古代巴比伦人的世界观。地图最中央,有个圆点(即整个地图的圆心),没有文字说明。有人认为,它很可能是指尼普尔城(Nippur),因为这个城市曾被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视为世界的中心(肚脐眼)。

《巴比伦世界地图》中的有些内容是错误的。例如,亚述虽然被正确地标绘在幼发拉底河的东侧,但被错误地标绘在与巴比伦城平行的位置上。这样,位于巴比伦北部的亚述,在地图上出现在巴比伦的东部。而本来应当位于巴比伦东面(右侧)的苏萨城,却被画在地图的最下方(南方)。此外,底格里斯河以东的哈巴(Habban),在地图上被标在幼发拉底河的西侧。幼发拉底河东侧的比特亚金(Bit-Yakin),也被误置于西侧。最奇怪的是,地图上没有出现底格里斯河。一种可能是,地图的绘制者由于突出了幼发拉底河,从而缩小了包括亚述在内的周邻地区,这样,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单独表现底格里斯河了。荒远之地

根据《巴比伦世界地图》,世界的中心区域就是位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巴比伦一带。在世界中心区的外围,是环绕的“盐海”。“盐海”的外层,残存着四个呈放射状的三角形,还有一个三角形只留下了一点印痕。根据这块泥版背面的文字,这种放射状三角本来是有8个的。不过,现在许多人都在沿用七角形的复原图。

《巴比伦世界地图》上的楔形文字,把这些三角形称为nag。在当时的其他文书中,nag这个词有时还被称为“位于海洋之中”,因此,它有“岛屿”的含义。《巴比伦世界地图》中的nag也可以印证这一点,因为它们都出现在“盐海”以远的地方。由于这幅地图上的nag实际上是指极为遥远的未知之地,所以,我们可以将此词汉译为“荒远之地”。

右上方的那个“荒远之地”上,残存着几个文字,意为“此地见不到太阳”。这就意味着,此地没有阳光,永远处于黑暗之中。其他三块泥版上,虽然也残留着几个字,但仅仅是表示距离的数字。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见不到太阳”的蛮荒之地右侧,出现了意为“长城”的文字(写在1995年找到的那片缺块上)。这里的长城,当然不可能是指古代中国的长城,而是指古代两河流域传说中的一个恶魔的诞生地。

古巴比伦人的世界观

BM92687泥版的正面,地图的上方,共残存了11行楔形文字,其中提到了“荒废了的城市”,它们应当是指地图上的两个“城市”(uru)及三个小点。此外,主要叙述了神创造世界万物的故事,还列举了一些动物。在第10行中,有古代两河流域阿卡德王国的创立者萨尔贡(约公元前2371~前2316年)等国王的名字。这块泥版的背面,残存着27行文字,主要描述8个“荒远之地”的。

BM92687泥版背面的文字,分别介绍了8个“荒远之地”的地理特征。文中说,第三个“荒远之地”是一个“连鸟儿也无法飞抵的地方”(这可能是指沙漠或高山之地);第五个“荒远之地”是一个“生长着神奇大树”的地方;第七个“荒远之地”有一种会“攻击陌生人”的巨角牛;第八个“荒远之地”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就是东方。全文最后总结了世界的“四方”,亦即东、西、南、北。

《巴比伦世界地图》及背面的文字表明,在古代巴比伦人的头脑中,世界就像是一个圆盘,浮在水面上,四周都是海洋。他们把自己生活的幼发拉底河流域视为世界的中心,距离这个文明中心越远的地方,就越是荒蛮。而且,在他们看来,世界其实并不大。就东方而言,伊朗高原已经是世界的边缘了。稍稍向东,则是茫茫无际的“盐海”以及未知的“荒远之地”。

《巴比伦世界地图》是现今所知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世界地图,它的主要目的是要直观地表现整个世界的全貌。虽然地图画得非常粗糙,比例严重失真,但它是古巴比伦人努力认识世界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辉煌结晶。西方绘制的世界地图,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作者:龚缨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