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共和国走到了四十不惑的年头。

63岁的中共中央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正在考虑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据美国人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中写道,“他想成为母校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但是,他接到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命运。”

历史视频:第三代领导集体

库恩写道:江泽民接到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紧急通知,要他立即赶到北京。当他匆忙赶到机场时,发现等着他的是一架专机,但是在北京南苑机场接他的汽车却是一辆普通的大众桑塔纳。直到此时,江才被告知邓小平将在西山别墅见他……

当邓提出由他担任总书记时,江大为惊讶。他表示了他对邓的感谢和对党的忠诚,保证他会做党要他做的一切。“我担心,”江说,“我担当不起党赋予的伟大使命。”江泽民对这一任命感觉很复杂。当时,他向邓解释说,他没有在中央工作的经验是一个缺陷,在与那些已在中央工作数十年的同事打交道时更是如此。邓回答道:“我们都支持你。我们将帮助你克服任何困难,你不必担心。”当晚,江乘同一架飞机回到了上海。

这一年的11月份,北京人民大会堂,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产生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78年以来,中共中央一共产生过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新一届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由6人组成,其中三人是上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鹏,61岁,刚刚担任总理之职不到一年。乔石,65岁,时任中纪委书记兼中央党校校长。姚依林,72岁,由中央政治局委员晋升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国家计委主任。

政治局新成员中,上海和天津各贡献了一名市委书记,除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升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天津市委书记李瑞环亦升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另一名有着革命年代经历的老干部宋平出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组织部部长。

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为: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这一届组合老中青兼有,55岁的李瑞环是最年轻的一位。

邓小平提出“核心”说

邓小平在此刻提出了后来广为流传的“第三代”的概念。1989年6月16日下午,邓小平与将要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产生通过的新任政治局常委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谈话,杨尚昆、万里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中共党史上,邓小平是第一个按“代”来划分中央领导集体的。不仅如此,他提出了划分“代”的标准。他指出:“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因此,遵义会议之前的几届中央领导班子都不能称之为“代”;同样,在毛泽东逝世之后,华国锋虽然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但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华国锋只是一个过渡,说不上是一代,他本身没有一个独立的东西,就“两个凡是”。

邓小平在谈话中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

邓小平后来明确说“第三代的领导集体也必须有一个核心,这一点所有在座的同志都要以高度的自觉性来理解和处理。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也就是现在大家同意的江泽民同志。开宗明义,就是新的常委会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注意树立和维护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中的核心。”

这一讲话后来被录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这被看作是邓小平在政治交代上的嘱托。库恩在《江泽民传》中引用波士顿大学教授约瑟夫·福史密斯的观点分析称,“核心”的特点是“综合了正式与非正式的权威,它使一位领导人成为党的问题的最终裁决者——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拍板’与结束讨论的能力”。

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后来在《变化》一书中评论称“总结这一段历史,无须理解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无穷奥妙,只要稍稍回顾一下事实,就会让人感到惊心动魄。现在头发灰白、开始秃顶的一代人,那时候正是热血沸腾的青年。而现在这些已经成熟的职业政治家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第三代”,那时候还像个刚进学校的学生,等待老师的教诲。对于此前和此后共产党的执政者来说,“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说法,堪称杰作。”

此后“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说法成为国家媒体上流传最广的词语之一。

“第三代”的13年

第三领导集体的成员此后陆续有所变化,主要呈现出新旧交替。1992年10月19日,中共十四大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通过中央电视台的转播首次亮相,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把政治局常委逐一向观众介绍,当介绍到最后一位常委时,江泽民特意说:“这是一位年轻人,50岁不到,今年49岁的胡锦涛。”美联社驻京记者当日发出电讯,称胡锦涛是被选举为党的最高机构成员的一名“出人意料之外的人物”。

第三代领导集体至此渐至成形,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为66岁的江泽民,64岁的李鹏,68岁的乔石,58岁的李瑞环,64岁的朱镕基,63岁的刘华清,49岁的胡锦涛。

库恩在《江泽民传》中评析称,“到党的十四大结束时,江泽民已经建立起他的威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邓小平帮助他建立了威信:先是当年早些时候的南巡促江加快了市场改革;其次,建立了一个更具改革头脑的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其中包括副总理朱镕基和49岁的胡锦涛(这位希望人物后来成为国家元首),江很乐意和胡锦涛共事。”库恩指出,后来在2003年,即江从总书记的职位上退下来的后一年,回顾历史时,江把1992年的这段经历称为他个人的转折点。

五年之后,中共十五大召开,选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群体为江泽民、李鹏、朱鎔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新入选者尉健行66岁,为中纪委书记,李岚清67岁,为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常委成员的格局基本定型,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全国人大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中纪委书记、国务院总理、常务副总理构成主要成员,另外的人选可能是军委副主席,也可能是国家副主席。

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开始,到十六大一中全会止,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员不断有所更新,但始终坚持到底的核心人物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由此构成了中共第三代领导人集体,依次更换的则有到龄的乔石、姚依林、宋平、朱镕基、尉健行,还有下一代领导核心的胡锦涛。

在第三代执政的13年中,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成形,申奥成功、入世成功、APEC 会议等捷报频传,并且在共产党的八十年间第一次实现最高权力的正常程序的集体交接。

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江泽民的报告被《纽约时报》视为“告别演说”,因为这个报告不同寻常地对之前13年的历史作了总结性的评价。之后的中央委员全会选举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时,江泽民和第三代领导中的大部分人都退出了。

新一代中央政治局常委由胡锦涛领携,由九位成员组成。

这是一个重要时刻,集体交接班不仅顺利实现,而且中央政治局常委“到点退休制”也被写上正式的报告中,实际上还确立了“有限任期制”。党史理论专家龚育之认为,“党的最高领导层的正常化、规范化、体制化的新老交替是十六大的一项重大贡献,应当载入中共史册。”

凌志军评论称,“在此之前,党的最高领导人不是犯了错误中途下台,就是在任内去世。所以我们可以把2002年冬天的会议看作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政治开端。”

江泽民仍保留了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但两年之后他就将这一重担交移给胡锦涛。在最后真正的告别演说中,他说:“回顾我担任军委主席十五年的历程,感慨万千。事非经过不知难啊!当年小平同志把军委主席这个班交给我,我真是感到千钧重担在肩啊!”

自写历史

第三代领导人至此淡出公众视线,但是在一些重大事件来临的时候,人们还是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退体后的第三代领导人生活鲜为人知,但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却并未淡去,时至今日,关于第三代领导人的书籍正在成为国人捧读的新书,江泽民之外,李鹏先后整理出版三峡日记、核电日记、电力日记、人大日记、经济日记、外事日记。酷爱京剧的李瑞环出版了改编剧本集,也不忘“学哲学用哲学”。而李岚清的“专业”则是音乐与篆刻,已有《音乐.艺术.人生》、《原来篆刻这么有趣》等五本书问世。

2009年最新出版的一本书则是《朱镕基答记者问》,退体后一直低调的朱镕基的新书引发了人们的好奇,此书也因此即刻成为畅销书籍。

第三代的历史,正由他们自己亲自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