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奎,河南某创意策划公司的创办人。1999年,刘万奎曾经策划为解放军捐建航空母舰。这一策划在军方一直无人理睬,一度陷入沉寂。但当年突然发生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捐建航母瞬间变得更加沸沸扬扬起来。

自述实录:

我是山东人,17岁到河南当兵,所以对部队一直比较有感情。离开部队后又在地方上搞宣传工作很多年,后来担任《河南青年报》的部门主任,并且创办了万奎创意公司。

捐建航空母舰这件事,是我曾经最著名的一个策划。这个策划在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发生之后,达到了高潮。但这个事情本身要稍稍早于大使馆事件的发生。

1000万捐资没人要

1990年代我刚起步的时候,创意、策划这种事情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很多人都弄不清我在干什么。但还是有很多企业找我。

1998年,山东有个很大的企业找我,要我做一个打假的方案。这个方案获得成功后,我和企业的老总卢恩光的关系变得切。

这一天我在山东和当地领导、卢恩光等企业家一起吃饭,就看到新闻联播在放美国轰炸伊拉克。飞机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

我就对卢恩光说,我有个想法,如果有人支持我,也可以扩大企业的品牌。弱国无外交,国有航空母舰,就可以欺负别的国家。我们现在生活这么安宁,但是一定要重视武器装备建设,防止被美国欺负。

卢恩光当即表示同意,并真的愿意拿出1000万,还草签了协议,要带头捐资为国家建造航空母舰。

我回到郑州后,和报社领导商量了,然后写了一封给江泽民主席的信。主要是说,一个民营企业家愿意站出来,引导全国捐资建航母的洪流。

我们还找了专家,围绕航母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论证。那年春节前,我到北京找到了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的接待部门说,你这个想法太幼稚。我们又找到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都没人接待我。

我又找到几家中央级媒体,他们说我是疯子,没有政治素质。我就纳闷了,我拿的可是真钱过来的啊!真的就没人愿意收这笔钱吗!

那时候,我们国家正在研制神舟一号载人飞船。我们又去了总装备部,想把钱捐给他们研制飞船。后来我们又去了总政治部秘书处,总算来了个少将接待我们。

少将说,要过春节了,马上又是两会。你们先回去过节吧。军队不能接收你们个人行为的捐赠,必须从地方政府走。

后来卢恩光也专门来了北京,依然捐款无门,人家非要问我们到底什么想法。我们就说,“爱国无罪”。

最后总参谋部给我们写了个证明,证明我们确实带着1000万的支票,找他们要捐资建航母等尖端武器,我们才回去过的春节。

这件事后我很兴奋,到处找报纸报道。两会前,《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河南青年报》先后报道了。报上还发表了《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致全国企业界的一封倡议信》,《倡议信》又被很多媒体转载,还加了编者按。

《倡议信》里面写道,“落后就要挨打,尊严来自实力。翻开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历史,少有‘四大发明’以及大唐盛世的辉煌,多是破国丧权的屈辱和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留给我们的血泪和愤怒。无数民族精英的探索,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终于在1949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胜利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来自于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作为炎黄子孙,我深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而感到骄傲。”

结果卢恩光的这句“落后就要挨打,尊严来自实力”成了名言,一时间被很多报纸转载。

游行学生举起《迟到的新闻》

两会期间,捐建形成了一个高潮,很多人打我的手机要采访、捐款,好多海外媒体找我。

但很多领导说我偏激、政治不成熟,要我不要再搞了。这件事就这么放下了。1000万愣是没人要,社会上对我还褒贬不一。

正当我回到郑州,正郁闷的时候,5月初,突然间传来消息说大使馆被美国人炸了。这下子事态瞬间发生了变化。

电视上,北京的大学生上街游行了,举着大牌子,围攻美国大使馆。有的学生将《光明日报》上报道我们捐建航母的新闻稿放大好多倍,贴在一个大牌子上举起来游行。我记得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镜头里面,也看到过这个大牌子。

大牌子上说我们的《倡议信》是“一条迟到的新闻”,牌子上还写着一行大字:“捐建航母,扩军!扩军!”。有报纸报道说,北大、清华的校园里,也有人把《倡议信》贴了出来。

这下子,捐建航母的事情,终于掀起了更高的高潮。我们开始在《河南青年报》组织攻势,把这条新闻重新“抬起来”。

我们重新登文章,号召全省读者捐资建航空母舰。先是在报纸版面上号召,然后派报童到公共汽车上义卖报纸,建航母。

那时候,报童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自己就已经个个激动得不得了了。他们抱着捐款箱和报纸,在大街小巷、公交车上等各种地方义卖。有的公交车专门停下来,好让乘客来买我们的报纸。公交车司机自己也下车来买。

有个老太太,来到我们报社,手帕里里三层外三层地包着十几块钱,捐给我们。我说,老太太,你留个名吧,起码给你个纪念品。老太太说,国家受欺负,要建航母,我留名干什么。

后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很多号召捐建航母的报道,成了热潮。

再后来,事情慢慢平息了,国家也不让我们再炒作捐建航母的事情了。有媒体要追踪报道我的事情,我只好躲,他们也就写不下去了。

那1000万,最终没人要,退还给了企业。报社收到的捐款,一部分给了当地国防工办。然后上级又要我们在《中国青年报》上登了一篇文章,说国家确实没收我们的钱,不鼓励企业家捐资建航空母舰,鼓励企业家产业报国。

轰动一时的捐资建航空母舰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