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对水陆两栖战车情有独钟的国家,还有日本。不过,当时日本的水陆坦克,却很有点“另类”,奇特的命名,奇特的结构,奇特的浮箱,奇特的运用方式,这一切,使它成为世界战车王国中的一个奇葩。

奇特的命名

日本是个岛国,二战期间的日本奉行对外扩张的侵略政策,妄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军方关注水陆战车的发展,就不难理解了。早在1928年,日本军方就开始了水陆装甲车辆的研制工作,由日本陆军牵头。1933年,日本的三菱重工业公司制成了2辆水陆坦克的样车,1辆样车上装有螺旋桨式水上推进装置,另1辆样车上装有喷水式水上推进装置。不过,这2辆样车仅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海军才开始对这种战车“很感兴趣”,认为它很适合“对太平洋诸岛的作战”,“具有奇袭的效果”。于是,日本海军决定继续研制这种战车,研制代号为“卡米”(日文假名カミ的音读)。在经过一些小的改进后,于1942年研制成功,并定名为“特二式内火艇”。

特二内火艇的三面图

“特二式内火艇”,实际上是用日文汉字表示的,是“特殊二型内燃机艇”的简称,有时甚至更进一步简称为“内二火”。这种简化,正像我们称“地下铁道”为“地铁”是一个道理。只是中国人不习惯这样的称呼,所以才感到很奇特。“内火艇”名义上是船(艇),实际上它“自身能浮渡,可在水上和陆地机动”,符合水陆坦克的定义,应当算作是水陆坦克。“特二式内火艇”共生产了183辆,全部装备日本海军陆战队,并用于太平洋战场上。此外,还研制成功特三式、特四式、特五式内火艇,但生产的数量很有限。

“两栖变形金刚”

美军调查团测试特二内火艇的浮渡能力

“特二式内火艇”,在结构上也有许多奇特之处。二战刚结束时,美国军方派出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意在考察日军使用的诸多武器装备。代表团的要员们对日军大量使用的97式坦克、95式坦克等,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趣,反倒对不起眼的“特二式内火艇”进行重点调查,刨根问底,足见它确实有令美国大佬感兴趣之处。

它的最突出之处是“三段式结构”,也就是说,整体由前浮箱、本体和后浮箱三大部分组成。陆上行驶时,将前浮箱和后浮箱卸下,这时它就是一辆轻型坦克;水上航行时,将前浮箱和后浮箱挂上,这时它更像一艘船。拿今天的话来讲,说它是“两栖变形金刚”,还是蛮恰当的。

“特二式内火艇”的前浮箱和后浮箱均由3毫米的低碳钢钢板焊接而成。由于钢板没有淬火,可焊性好,保证了良好的水密性。装上浮箱时,前后浮箱均由特制的卡夹固定,显得很规范。

前浮箱的形状好似船头,流线型好,内部用隔板分成6个小区,即使被子弹击穿一个小区,仍然可以保持充分的浮力。前浮箱的自重约一吨,排水容积约6立方米。

后浮箱的形状好像俄文字母П(门框型),内部分为5个小区,自重约680千克,排水容积约3立方米。这样,光是前后浮箱,就提供了9吨多的浮力储备。加上轻型坦克本身提供的浮力,其浮力储备是相当可观的。有趣的是,后浮箱顶部还有一个方向盘,方向盘的形状也很特别,不是正圆形的,有点像“8”的形状。方向盘连接一根很细的钢丝绳,钢丝绳由炮塔处伸至车内,必要时,乘员可以在内火艇的顶部操纵方向盘,控制左右方向舵,使内火艇在水中转向。其具体结构可在顶视图中大致能看清楚。这种结构形式虽然笨了点,但绝对是独特的,很实用。浮箱的装卸都由乘员来完成。

战后被收藏的特二内火艇

“特二式内火艇”有前期型和后期型两种,结构略有不同。前期型的首上甲板上有前浮箱的卡夹,用来卡住前浮箱。后期型的用装甲板盖住,并加装了前大灯,提高了夜间作战能力。但总的说来,前期型和后期型的差别并不大。其战斗全重为9.15吨(陆上行驶时)和12.5吨(水上航行时,带浮箱),乘员为5人。装浮箱时,车全长7.5米,去掉浮箱时车全长为4.8米,车全宽2.8米,车全高2.3米,显得小巧玲珑,特别是在卸下浮箱时。它采用日本95式轻型坦克的底盘,但形体上要大些,以增加浮力。装上浮箱后,车体的流线型相当好。在总体结构上和对材料的要求上,特别强调车体的密封性、耐压性以及材料的耐腐蚀性。因为它除了能在近海的盐水中航行外,还要利用潜艇或运输舰将它秘密地运到攻击目标的海岸。除车长外,其余4名乘员都通过炮塔两侧、车体顶部的两扇矩形舱门上下车。这两扇舱门为双层结构,增加了水密性。

在总体布置上,它和95式轻型坦克大同小异,为发动机在后、变速箱在前的总布置方式。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一根很长的传动轴传递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再带动车体前部的主动轮,推动履带前进。不过,它还增加了一个分动箱,以实现陆上行驶和水上航行的切换。

在总体结构上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增加了车长瞭望塔和方形换气筒。这两大件仅在水上航行时才使用,陆上行驶时也要卸下来。瞭望塔的形状很像小日本的炮楼,其底部固定在车长指挥塔上,密封性好,上部有观察窗和舱盖。方形换气筒装在车体后部发动机舱的上部。装上这“两大件”后,即使海水淹没炮塔顶部,内火艇也能照样航行,适航性相当好。

它的主要武器是1门“一式”37毫米坦克炮,它是在94式和98式37毫米坦克炮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身管加长了80毫米,药室也相应加大。在1千米的射击距离上,穿甲威力由20毫米提高到25毫米。炮弹的弹药基数为132发。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重机枪,1挺是并列机枪,1挺是车体前机枪,携机枪弹4 080发。

动力装置为直列6缸风冷柴油机,最大功率115马力。有趣的是,在用潜艇海上运输的过程中,“特二式内火艇”要捆绑在潜艇的外面,为防止海水腐蚀,要将发动机和电气装置从车内卸下来,存放在潜艇内部,真够麻烦的。到达目的地后,潜艇浮出水面,再将发动机和电气装置装上车,内火艇才能开得动。好在装卸时间都只需要30分钟,不算太长。

行动装置为每侧有4个负重轮、2个托带轮,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履带板为高锰钢铸造件。陆上最大速度为37千米/小时,最大行程320千米;水上航行时,靠车体后部的2个螺旋桨式水上推进装置来推动,最大航速达9.5千米/小时,水上最大航程140千米。单从这几个数据来看,其陆地和水上的机动性并不突出。但从其水上航行的照片来看,其吃水深度很低,说明其浮力储备很大,抗风浪的能力较强。

装甲防护性能较差,炮塔的正面、侧面和后面为12毫米,顶部为6毫米;车体正面12毫米,侧面及后部为10毫米,顶部为6毫米。再加上它部分采用铆接结构,很不禁打。

奇特的运用方式

“特二式内火艇”的运用方式也挺绝,要靠潜艇或运输舰来远涉重洋,目的是达到奇袭的效果。不过,这种捆绑运输,发动机和电气装置重新装车的做法,很难达到奇袭的效果。加上它的生产数量很有限,在作战中发挥的作用很有限。

在二战的后期,日本海军在塞班岛、硫磺岛、菲律宾巴布亚半岛等地的岛屿争夺战中,曾经动用过“特二式内火艇”和“特四式内火艇”。

“特二式内火艇”参加的最后一次战役是菲律宾战役。当时,日本海军编成了“伊东海军特别陆战队”,指挥官是伊东德夫海军大尉。这个特别陆战队编有4个内火艇中队(相当于连)和1个火箭炮中队,它几乎包括了当时日军的大部分“特二式内火艇”。1944年9月12日,伊东大队奉命开赴菲律宾战场。第一波乘“铁洋丸”和“东凉丸”前往,在菲律宾海域遭到美海军潜艇攻击,连船带车全部报销。第二波乘二等运输舰前往,在吕宋岛附近遭到美机攻击而损失惨重,残存的少量内火艇登陆后被当作固定火炮来使用。由于内火艇的火力较弱,并没有对美军构成多大威胁,而日军的内火艇则所剩无几。残余的内火艇在伊东的率领下转战莱特岛,被美军全歼,被俘的内火艇成了美军的战利品。

尽管内火艇系列两栖战车火力较弱,防护薄弱,生产数量也很少,但是,也不能说内火艇一无是处。二战后的美军调查团官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除了内火艇系列,日本人在二战中设计的坦克装甲车辆,谈不上有什么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