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上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展板提出了对地打击体系的概念。

航天科工集团的SY400制导火箭弹和BR-12A导弹。中国陆军在90年代就已经广泛装备了自动化指挥系统,这两种远程武器将使陆军集团军的火力打击纵深大幅延伸。

面向出口的FT-5系列制导炸弹,中国近年发展了多款对地精确打击武器。

网易军事11月16日报道 在这次珠海航展上,有一个词相当的关键——体系。大量武器系统的介绍,都将之归于某些体系中,或者是以体系为关键字来布置展区。

以航天科工集团为例,它将各种对地打击武器归类于对地打击体系,将各种岸基反舰导弹归类于岸防体系,或者说,他们提出的卖点已经不在于具体的单件武器,而在于整个作战体系。客户的采购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整体方案,而不是自下而上的拼凑。客户先采购作战体系的标准指挥控制平台和传感器体系,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为这个体系配置需要的武器系统。这就类似于我们购买电脑一样,先选定是INTEL体系还是AMD体系,然后在主板和CPU的基础组合上,往系统内添加各种功能模块。

战场自动化指挥体系

这些体系的核心,就是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数据链和传感器等在以前看起来不太显眼的东西,或者说,就是以往宣传中的C4ISR体系。基于体系搭配的武器系统,可以实现共用传感器和指挥系统,对于作战效率有相当高的提升。以岸舰导弹为例,过去以团为单位分割使用,每一种导弹配备一套搜索跟踪雷达系统,在战时独立作战,或者由上级指挥部以人工指令方式分发指令,收到指令后号手以手动方式注入指挥仪。这样的操作方式繁琐耗时,且极不可靠,各火力单元也必须拥有自己的火控雷达系统;上级分发指令基于自身雷达产生的数据,与各火力单元的雷达产生的数据有相当大的误差,在分发-注入指令这个时间过程中更会产生相当的时间误差,这样一来对于武器的射击带来很大的麻烦。在对地打击系统中,这个问题更加麻烦,大量的前哨观察站是没法像导弹团那样配备测地车等设备的。

在现代化的自动化指挥体系内,可以建立一套庞大的共有坐标体系,通过数据链系统为各个火力单元共享数据,实现真正的发现-打击任务。我们最早看到的这一类体系的应用是美国的M109A6自行榴弹炮,该炮破天荒的将价格高昂的惯性导航系统安装到了简单粗放的陆军武器上,这样炮车就可以随时知道自己在哪里,而不需要专业测地车跟随,这样收到目标坐标以后可以迅速的单车发起火力打击。从90年代以来,这样的先进系统不断出现,特别是在GPS全球定位系统出现以后,连单兵观测点都可以进行精度在10米以内的定位,指挥系统将观测点的定位数据输入自身的大地模型中,就可以获得精确的定位坐标来指挥各种火力单元发起攻击,美国陆军现有的M109A6自行榴弹炮、M270自行火箭炮以及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等都可以实现这样的作战。在这个基础上与空军连接,JDAM等先进的智能炸弹也可以接入这个体系,直接在远处接收作战指令投放炸弹,而不需要作战飞机深入目标上空进行复杂的识别定位工作。

中国正在加快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建设,不过现阶段中国军队仍很缺乏军用卫星的有效支持。

LS-6滑翔式制导炸弹,弹翼增加了它的射程。不过它是由美国的GPS卫星提供定位和制导支持。

卫星定位和测绘技术

先进的自动化指挥体系依赖的是先进定位技术和测绘技术。美国自60年代以来,发展了两代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数十颗地球测绘卫星,建立了可靠的全球坐标系,四十年磨一剑方才成就。中国现有的北斗定位系统还在发展的初期,在测绘体系方面,中国现在只有各种航空测绘手段,所以国家测绘局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今年7月29日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中国第一颗民用测绘卫星“资源三号”的基础上,共同推进“资源三号”后续星、重力测量卫星、干涉雷达卫星、激光测高卫星等测绘系列卫星的发展,合作建立业务化运行的、独立自主国家卫星测绘应用体系。这个系统是未来战争的力量倍增器,一旦完成,中国将可以大量使用廉价的发射后不管智能武器,极大的提高武器平台生存能力和作战效率。不过与国外相比,现阶段中国军用卫星对解放军的支持作用非常有限,极大的降低了中国军队的进攻作战能力。

不过随着国产全球定位系统的快速发展,国内各科研院所、生产厂家也开始大规模进入了全球定位系统制导武器的研发之中,如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的FT系列小直径炸弹就是面向出口,采用了GPS定位、钻石背弹翼等成熟技术。

LS-6系列小直径炸弹单弹重量50-100KG,现有的各种战斗机、攻击机都可以携带数十枚,而且不用像现有的激光制导炸弹一样需要飞机在敌火力威胁下保持航向进行照射,搭配的钻石背弹翼系统使其能够在几十千米外投掷,还可以直接受领目标坐标在数十千米外直接进行攻击。现有的LS6型制导炸弹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利用,地面观测人员只需要激光测距仪和全球定位系统配合,就可以轻松的为武器装定数据,而不用像过去为火炮引导那样划方格,或者像引导激光制导炸弹那样长时间在近距离保持观测。

超美洲狮合成孔径雷达侦察直升机。

LS-6小直径制导炸弹采用了卫星定位/INS/激光多模制导模式,具有强穿透力,可打击移动目标。实际上由于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尚未建成,这种多模制导模式也提高了武器制造成本。

数据链和搜索系统

依靠全球定位系统,现有的武器系统上已经可以发展出精确打击固定目标的能力,但是要实现快速打击,数据链和先进的搜索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解放军的陆军侦察部队已经拥有了数据链传输能力,可以将目标坐标以及一些图像参数第一时间发往火力指挥系统,而新一代的无人侦察机已经可以配备卫星通信天线,实现高速率传输,第一时间为指挥员提供高清晰度战场光学/雷达图像。类似法国超美洲狮合成孔径雷达侦察直升机的Z8合成孔径雷达侦察机已经开始进行试飞,在可知的未来,类似美国E-8的中国新一代合成孔径侦察飞机,也将会出现。

相信在各个系统建设到位后,解放军的打击能力将会有质的提高,今天各种打击武器的繁荣,在未来的强大面前其实只是一个开始。但我们同样也应该看到,现阶段中国发展的诸多精确制导武器仍是由美国GPS卫星提供定位支持,这在未来战争和国际军售上难免有受制于人的隐忧。另外在天基卫星系统的建设方面,尽管中国已提出诸多计划,但在实际运作时,有限的资源却被大量投入到更具宣传价值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中去,而非急需提高的实用型卫星,这将极大的影响到中国未来精确制导武器的建设上。(文/邓肯 邱贞玮。网易军事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