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2月22日电(商意盈 魏董华)在PM2.5频频“爆表”和中央狠抓节俭之风下,今年以来,烟花大会在多地“遇冷”,正在召开的杭州两会多位代表委员也建议取消一年一度的西湖烟花大会。烟花大会何去何从,决定权还是应该交给老百姓。

作为杭州西湖博览会余兴节目的烟花大会已经举办了十余届。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璀璨的烟花腾空而起,人文与自然相互辉映,在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城区消费,打造了城市品牌。从这个角度说,烟花大会有着它的存在意义。

但是,“看上去很美”的烟花盛会,花费实在不少。去年西湖烟花大会运河分会场购买烟花和燃放的总费用大概在45万元左右,还是三个分会场中最低的。同时,出动数千警力维持秩序,5000余名环卫人员彻夜清扫,共清运垃圾260余吨,打捞河道漂浮物136吨,修补绿化2404米。

十多年前,创办烟花大会也许是一个“金点子”,但在今天,对这个金点子的“含金量”很有必要做出重新评价:通过燃放烟花以烘托“会展经济”的热闹氛围,投入产出的算账是否全面科学?时下空气污染问题尚未解决,百姓赏烟花的心情是否真正舒畅?眼下地方政府一面治理空气污染,一面大张旗鼓搞烟花大会,“治污者”与“制污者”的矛盾如何解决?

烟花大会并非杭州的传统节日,远未达到全民狂欢庆祝的境地,通过其他环保又新颖的方式取代也不存在太大的困难。当这样一个公共决策已经暴露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拥堵交通甚至还有安全隐患的时候,这种方式是否符合现实,是否讨百姓的喜欢,更需要进一步征求民意。

如今,停办各类烟花大会的做法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推行。今年广州市停办了连续18年的传统春节焰火晚会,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节省了上千万元;山东泰安市则取消了连续12年的元宵焰火晚会,取而代之的是许多既环保又新颖的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