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千年古杨梅。
  记者 徐露 通讯员 秦叙常 洪业前
  “挖掘古资源,做足土文章。”谈及发展旅游,来凤人喜欢这样说。“古”是指古代遗址,“土”则是土家文化。由于来凤是土家族聚居地,实际上便成了古土交融。
  来凤的“古”围绕酉水和盐道而兴。通过这一水一路,川滇黔的木材、盐、漆、矿便可通达山外的世界。
  因为传统民居皆为木结构,容易损毁,山中潮气又盛,再加上文革的摧残,来凤的古村寨能完整保留的几乎没有。只能从残存的遗迹和民俗,遥想当年胜景。虽有些遗憾,却也多了些寻访的乐趣。
  黄柏村就是一个“寻古”的好去处。
  正是刺槐、蔷薇飘香时节。失了粉嫩桃花和金黄油菜花的山野,色彩多少有些单一,嗅觉却得到极大满足。紫色的菖蒲和各种白色的野花时不时在山林下、小溪边跃动着人们的视线。
  充当向导的村书记杨长胜对此却视同不见。“黄柏村有价值的是八古古院坝、古盐道、古杨梅、古墓、古庙、古戏台、古驿站、古文化。”他介绍,除古文化以外,其他有形的七古散落于全村方圆约20平方公里内的山上山下。“我们现在着力打造的是古杨梅一线。”黄柏村的古杨梅群落是第四纪冰期过后保存下来的,为恩施一绝。村里光百年以上的树就有108株,300年以上的33株,最“老”的一株树龄1200年。因为树多,杨梅加工成为如今村里的“支柱产业”。
  古杨梅一线起于古院坝、古戏楼,止于千年古梅树,中间经村长李国政家,还可品尝其“娘子”的土家菜,听上几段村长即兴唱起的“挑花灯”。上山石阶为近年修葺,当中却藏有8古以外的第九古古生物化石。稍微留心,你就会觅到脚下石阶上的化石,心底泛起探秘的奇妙感。
  村里木制的百年老屋多已不在,只有古戏楼因为在土改中分给村民,还剩下一个大致清晰的框架。留存的多是与石相关的遗迹,大多集中在古盐道两边。
  杨长胜说,黄柏村村史已难考,只能从老人的口耳相传和古墓铭文中获得些许信息。“村里能读的也不多,都是外来考察的告诉我们一些片段。”从古墓碑依稀可辨的铭文,可以推断约300年前是黄柏村的鼎盛时期,文风大盛,村中连续出了京官。老人们的传述也佐证这一时期盐道繁荣,客商云集,驿站还开了大烟馆以满足客商的“烟瘾”。一块残缺的“村约”碑文,则勾勒了该村的传统产业为漆、矿。
  “古盐道这条线只怕比古杨梅更有意思哦。”记者跟老支书建议。“杨梅那一线是往生态采摘农家乐上发展,竞争对手多;古盐道寻古,另辟蹊径呵。”
  同行的几人热烈讨论起来,“办个‘黄柏村寻根’的活动,召集驴客们来寻古访古,再对照收集文献,重写村史,一举多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