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5月16日电(记者叶婧 潘林青)在一方宽13米、高8米的舞台上,8名演员一面呐喊着“船长,我的船长”,一面站到桌椅上摆出遥望的姿势,动作定格,观众席上响起热烈的掌声,直到灯光渐渐暗去。

这是近日在山东济南都市实验剧场演出的小剧场话剧《死亡诗社》中的最后一幕,当天所有演员都是来自山东各大高校的学生,他们来此表演是在参加第二届“新青年”大学生戏剧节的决赛展演。

虽然“新青年”大学生戏剧节才举办了两届,却已经吸引了山东38所高校的186个大学生剧社参与,带动近万人参与其中。

事实上,无论是都市实验剧场,还是“新青年”大学生戏剧节,都是中国小剧场话剧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小剧场的成长曾相对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近两年开始,中国的二线城市中也开始了小剧场的“萌芽”。

小剧场话剧,顾名思义是相对于传统大剧场话剧而言的,其特点一是表演空间小,二是演员与观众接近,三是先锋性较强。

“对于像济南这样的二线城市,是直到《神马都是水浒》的出现,才有了自己的小剧场和剧目。”济南演员王耀告诉记者,目前都市实验剧场的会员数约为两万人,但与济南市681.4万人口相比,这个比例只能算是“萌芽”状态。

“戏剧是一种极富魅力的表演形式,而小剧场又赋予了它亲近感。”在济南念大三的北京女孩马思悦说,“就好像是上周才在你身边发生的事情,今天就能在舞台上看见,演员的每一句话、每个眼神都是真实的。”

二线城市的小剧场演出票价也相对更加“亲民”。对于像马思悦这样在北京生活过的人来说,济南相对低廉的票价让她大呼过瘾。“北京的票价均价可能都要200多元了,而济南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原价也不过是180元。”

这种在专业人士眼中的小剧场话剧“萌芽”,已经为年轻的在校大学生们所广泛接受,这些大学生觉得,自己是未来小剧场话剧最有力的消费者。

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的大二学生孙晓雪曾看过《神马都是水浒》《刁司的爱情》等多场小剧场话剧。孙晓雪觉得,欣赏话剧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交流,工作以后她打算继续保留这个爱好,票价贵点儿也无妨。

戏剧界人士认为,在二线城市,小剧场话剧既需要“本土化”,也要寻求提升戏剧质量的途径。“未来的小剧场话剧,需要的是 像酒一样 能够在观众身体里发酵的戏剧作品。”青年作家、编剧魏新说。

(原标题:小剧场话剧在中国二线城市“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