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张扬 近期,成都军区重庆军事检察院会同驻地军事法院、保卫部门组成法纪教育服务小组,历时30天,行程6000余公里,在案件管辖单位深入开展“模范遵纪守法,走好军旅生涯”巡回法纪教育活动,受到部队官兵的普遍欢迎。教育活动中,充分运用现实思想调研、法律咨询活动、心理疏导服务等形式,结合图片、文字、影像资料等多种教育载体,通过教法条识罪名、剖案例析危害,积极宣讲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基层官兵进一步强化法纪观念、打牢遵纪守法的思想根基。
济空航空兵某师
驻地法官军营讲法

  本报讯 通讯员余伟 6月上旬,济空航空兵某师邀请驻地法院来队,进行“法官进军营”法律宣讲咨询活动。18名官兵就婚姻家庭、土地承包、家庭经济纠纷等涉法问题进行咨询后,得到满意答复,地方法官主动留下联系电话,承诺持续给予法律援助。
  增强官兵法制意识,不仅要教育官兵知法、守法、懂法,还要让官兵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及亲属的合法权益。该师积极邀请驻地4名优秀法官,就与官兵密切相关的道路交通纠纷、婚姻家庭矛盾、地方侵权责任等问题,进行法律讲座和互动式问答;针对部分涉法问题涉及隐私,专门设置一对一法律咨询平台,为官兵当场解疑,并发放与咨询内容相应的法律书籍和图册;就当前常见的8大类涉法问题,他们还邀请法院专门人员分批次向官兵讲解相关法制教育宣传内容,普及法律常识。据悉,该师还将与地方协调,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安排官兵走进法院,通过观摩案件审判流程、旁听庭审,让官兵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
成空导弹某旅
提高法律服务质量

  本报讯 通讯员许颖钰 袁海 今年以来,成空导弹某旅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营造法律文化氛围,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有效增强了官兵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前不久,上级机关转发了他们的经验做法。
  为增强学习效果,该旅坚持每月分析一次法纪教育形势,每季度组织一次法律难题会诊,定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法律读书月活动,并用官兵身边的涉法问题和典型案例构建模拟法庭,组织现场观摩,解剖法理知识。该旅还积极与军地院校联系,建立法律培训机构联系点,开办网上法律夜校,组织官兵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并鼓励各类法律骨干参加法律自考和函授。目前全旅取得自考、函授学历证书的有200余人,其中法律骨干占到50%以上。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的基础上,该旅还积极探索建立法律服务的长效机制,成立“法律咨询室”,设置“法治在线”服务信箱,开通法律服务热线,及时为官兵提供法律服务,近3年来,共帮助官兵家庭解决车辆、医疗、宅基地拆迁、子女落户等涉法问题30余起,共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新疆军区某炮兵旅
爱兵知兵处处用心

  本报讯 通讯员王传峰 聂升涛 赵俊锋 “6月13日上午,检查全营指挥班训练情况,4名新兵对指挥系统工作流程不清楚,各连要加强培养帮带。”“下午,二十连5名战士操课未带水壶,提出批评。”……这是新疆军区某炮兵旅七营营长王彤超在一个小本本上对一天的训练工作进行的讲评。
  以往,干部骨干讲评工作大都凭印象,内容不够具体、缺乏深度,战士听了不服气。营领导感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每名干部骨干随身携带一个小本本,随时随地记下兵情琐事。政工干部都说,小本本好比“移动内存”,随时存储兵情信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大有作为。指导员王巍展示了他的一篇记录:早上,刘秦楠没去饭堂吃饭;上午训练,刘秦楠不愿复述口令;午饭前唱歌,刘秦楠不张嘴。午休时,王指导员翻看着小本本,敏感地意识到,刘秦楠连续出问题背后肯定有深层原因。果然,经了解,上等兵刘秦楠母亲乳腺癌病情加重,父亲希望其回家探望,小刘考虑到义务兵按规定一般不能探家,心情惆怅。王指导员便将情况逐级上报,最后帮助小刘特批了10天假。归队后,小刘又恢复了以往的精气神,工作劲头更足了。目前,这一做法已在全旅得到了推广。

(原标题:开展巡回法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