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孔晓明

苹果种植让昔日干旱贫瘠的陇东旱区如今遍地生绿、硕果累累,小小的苹果让一方成纪故土焕发了新生机。静宁县立足当前果产业发展良好势头,提出了建设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的宏伟目标,力争实现苹果种植适宜区全覆盖,产业的巨大前景加上政策的强力推动,遍布山川沟壑的黄土地成了当下静宁投资发展的热土。优势产业带活土地规模流转,土地流转经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兴、土地活、农民富形成了静宁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

农户转包:家门口当上农场主

世代务农的治平乡杨店村农民杨永升不会想到,依靠种苹果,自己在家门口能当上农场主。杨永升所在的治平乡是静宁苹果生产的优势核心区域,杨永升也是一个普通的果农,依靠种果致富的他对苹果和苹果地有着更浓厚的农人感恩情结,用他的话说,世代耕作的黄土地让他这辈人过上了好日子,实现了祖辈人靠地富家的夙愿。

从2003年开始,村里一部分农户靠种苹果,率先致富并跳出了农门,一部分农户因劳动力不足、技术水平欠缺等条件的限制,留下了大量荒置土地和老弱果园,杨永升萌发了转包这些土地种果的想法。按照合同条款,通过转包杨永升每年每亩支付流转费25元,共流转涉及杨店村4个社160户220亩土地,并将沙化土地改良成为高标准基本农田,于当年全部新植了苹果苗木,初步形成了他的苹果农场规模。通过科学管理、规范经营,农场逐步获得收益,2012年产出苹果100余吨,实现收入30余万元。预计2015年进入盛果期,产量将达到500吨以上,产值将达到300万元以上。今年3月,杨永升正式注册成立了治平乡杨店科技示范农场,通过转包土地在家门口当上了“农场主”,成为全县首家注册成立用于发展苹果生产的家庭农场。

跨界求地:资源实现优势均衡

地处静宁县中南部的雷大乡范堡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多,但土地面积大这一优势却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一道屏障,一方面政府大力度推进果园新植,另一方面农民因无力管护只栽树不管树,最终形成了年年栽树不见树的尴尬局面。对于这一难题,乡、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作出了“筑巢引凤”走土地流转路的大胆尝试。政策出台后引起了抢地“潮”,包括范堡村、谢吕、下马3村在内的3000亩山地实现了一次流转,30年的承包合同让农户和转包经营者都吃上了“定心丸”。

“我家的十亩地全部种了果树,但近年川地果园效益明显不如山地,想扩大果园但没有土地,这次有机会就毫不犹豫转包了下来。”来自南部果乡李店镇的种果大户薛小康作为第一批异地转包经营者,对转包到手的150亩土地很庆幸。在乡、村的大力配合下,他与农户一次性签订了30年的流转协议,并注册成立了康润成林果业合作社。

而和薛小康一样通过异地转包方式承包土地的果农,用途都是用来规模化种果,转包人大部分来自该县南部苹果种植大户。据了解,该县南部李店、治平、仁大等乡镇农民目前通过种苹果纷纷步入致富快车道,扩大果园面积成为大部分果农尤其是80后、90后新生代果农的迫切愿望,但当地无地种果的现实让部分果农开始了异地求地的探索,通过土地转包的形式实现了果园规模化和效益长期化发展。

“农”头理念:土地助推产业升级

占地2500亩的威戎镇现代苹果生产技术推广示范园,是由甘肃绿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和工业化思维经营农业为理念,建设的集苹果生产、旅游观光、教学培训与一体的现代果业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苹果产业园。该园的建设,成为静宁县立足果产业发展优势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果产业现代化升级的典型尝试。

2012年3月,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甘肃绿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威戎镇6村846户农民签订租赁合同,合同期限20年,合同约定租赁费为每年每亩450公斤小麦的当年价格。良好的土地条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公司化的运作理念,让回乡创业的公司经理李晖对在家乡的土地上实现小果兴业满怀自信。而基地的用工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另一份收入,在打工中学习先进果园管理技术,同时获得不菲的务工收入。

土地搭台、产业唱戏、农民受益,通过将土地大县、农业大县、果业大县三要素的有效结合,静宁苹果实现了品牌和效益最大化,转活的土地也实现了“大泥碗里盛金果”的双赢发展。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4.53万亩,满足了果产业发展的快速扩张需求。